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玉琴 《美国研究》2012,(1):113-123,5,6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开始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极大地损害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中美贸易也受到了严重冲击。1929~1932年,尽管中国货币被动贬值,但其对出口的积极效应远远小于美国进口税提高及进口需求下降的效应。1933年以后美国关税壁垒降低,美国货币贬值及白银购买导致中国货币相对升值,但有限的贸易自由化及国民收入的增加,引致进口需求扩大,并由此带动了中国对美出口贸易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特殊的条件促成了香港的中介地位 ,香港中介地位的确立又对中美港三方经贸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发挥“红色香港”这一东西交流通道的作用 ,我们有必要对香港的中介作用做一评估。  相似文献   

3.
胡加祥 《美国研究》2022,(5):117-132+7-8
现代国际贸易体制是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上的。从起初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到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美国在引领多边贸易体制构建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对外贸易政策。自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频频退出一些国际组织,还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世界贸易组织不同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包括争端解决机构做出的裁决在内,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其成员具有强制约束力。世贸组织成员任何涉及多边贸易体制和其他成员利益的举动都可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美国对其他成员采取贸易制裁措施摆脱不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约束。因此,从多边贸易体制视角研究美国贸易政策是一条可行的路径,而美国贸易政策的变化也为观察多边贸易体制的走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从"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看中美经贸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学者将目前东亚地区与美国之间的制度安排和经贸状况称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于双方在新体系下都有各自的利益,因而新体系尽管在短期内可能运转良好,但从中长期来看非常不稳定.新体系为我们思考中国的发展模式和中美经贸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中日关系就总体而言处于一种政冷经热的状态中,但是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双方均成为了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作为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两个大国,中日关系的变化将对这个区域的政治、经济形势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中日贸易对日本GDP增长的贡献率发现,中日贸易与日本的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具体来讲,虽然有较大的起伏,但是日本对华进口、出口增长对其GDP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是稳步攀升.本文还从贡献度和贡献率的变化轨迹角度,将中日贸易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关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级阶段、稳定依赖关系的形成阶段和依赖关系加深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中日贸易与日本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72年9月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双边贸易飞速发展。2005年两国贸易额猛增至1844亿美元,同比增长9.9%,比1972年增长了近180倍。据我国海关统计2006年前5个月中日贸易额就达到79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日对中出口额为431.9亿美元,同比增长22.0%;日从中进口额为359.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0%。日本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30多年来,双方致力于发展双边贸易、投资和政府间资金合作等,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可以说,中日两国经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局面。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到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和生态等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深刻变革集中到一点,就是延续三十多年的GDP增长主导型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其赖以生存的内外条件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自身结构性缺陷积累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公众-国会-政府的研究模式分析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认为公众与官僚机构的利益诉求一致之处催生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公众的贸易偏好是推崇贸易限制,它的实现有赖于国会立法者谋求连任或竞选成功的利益目标,公众与国会二者之间利益互动的过程孕育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雏芽;国会与政府在美国贸易决策过程中关系特殊,这使国会可以借助快车道授权控制政府贸易权力,政府则须考虑国会的贸易倾向,最终政府输出了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1945-1970年间,美国利用其霸权地位所缔造的国际贸易和支付体系、冷战地缘政治因素以及美国实施的战略储备计划,都对东南亚国家的对美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冷战动力的作用下,东南亚国家的对美贸易被纳入了东西方竞争的轨道,美国成为这一时期东南亚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最重要的进口国,东南亚国家也通过对美商品出口增加了财政收入和资本积累,一定程度上为其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0.
李晓岗 《美国研究》2005,19(4):76-99
1999和2000年,围绕是否批准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美国国会尤其是众议院存在明显分歧。劳工组织等团体试图通过将贸易问题政治化,阻止国会批准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工商利益集团则从维护在华商业利益出发,大力推动贸易问题的非政治化,最终促使国会批准了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工商利益集团的游说,实际上是一次美国全国范围的中美关系教育运动,对促进美国公众和国会议员对两国贸易关系乃至整个双边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密切中美经济往来,推动贸易问题非政治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影响。它反映出,工商利益集团已成为美国国内政治中维护和推动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1.
前景光明道路曲折--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0年11月于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东盟和中、日、韩"("10+3")政府首脑会议上,朱总理提出要研究中国与东盟发展自由贸易的可行性问题,东盟给予积极响应.会后,东盟与中国成立了由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和学术机构的专家组成的联合专家组,就东盟与中国之间发展自由贸易关系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东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联合研究.在2001年11月于文莱举行的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此报告被提交讨论,取得了东盟与中国领导人的一致认可,双方决定在十年内,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2.
广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广东与东盟经济合作入手,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给广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四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韩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分析了中韩贸易中存在的贸易收支长期严重不平衡的原因,提出了扭转这一局面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过去20年,中国和东盟间的贸易增长很快,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本文主要考察这一时期双边贸易的变化,对其中的贸易构成、贸易强度、行业内贸易、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article, Professor Shujiro Urata of the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at Waseda University and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various types of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RTAs), and examines the background to the growing trend towards regionalism in the 1990s. Focussing on the surge in 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 he explains why FTAs have become more popular than multilateral trade liberalization under the WTO. He describes the different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TAs,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FTAs including the static and dynamic effect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the global and Japanese economies. He concludes that if Japan does not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FTAs, and instead chooses to ''cherry pick'' from the full range of agenda items, there is a danger that it will not be considered by other countries as a worthwhile FTA partner. If so, Japan will suffer the consequences of being excluded from other FTAs.  相似文献   

16.
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障碍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宁 《当代亚太》2004,(12):13-17
作为世贸组织成员,2005年起我国将享受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一体化的待遇.多年来困扰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配额问题将得到解决.但另一方面,国际上对纺织品和服装的环保要求也日趋严格.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设置一系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了我国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了解这一领域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及其对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影响,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对我国出口企业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欧经贸关系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因应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与欧盟的经济迅速发展 ,特别是中国改革的深入进行、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欧经贸关系正面临广阔的前景。同时 ,欧盟东扩、欧盟贸易保护主义以及中国入世带来的挑战等因素也制约着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应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实施美欧日贸易平衡等战略 ,促进中欧经贸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派政治与美国贸易政策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屠新泉 《美国研究》2007,21(4):67-80
美国两党之间的博弈和竞争贯穿美国贸易政策的整个决策过程,党派政治在美国贸易政策的历史变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贸易政策上,民主党和共和党往往分别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因而政府或国会的党派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美国贸易政策的性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在贸易政策上的立场也会随着其所代表选区的利益调整而变化。民主党在20世纪70年代从支持自由贸易转向鼓吹贸易保护,而共和党则从贸易保护主义者转变为自由贸易的支持者。进入21世纪后,随着美国产业结构和政治格局的调整及美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两党在贸易政策上的固有立场有所松动,从而使美国的贸易政策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清一口通商时期,暹罗潮州籍华侨积极参与暹罗对广州和潮州的直接贸易,并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暹罗潮州华侨通过潮州“中转”,参与暹罗对广东以外沿海各省的贸易活动,这种贸易表面上为“合法”的国内贸易,其实质是“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