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钟芳 《政府法制》2012,(17):49-49
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夜晚散步返回住处时,在皎洁的月光下,他发现有小偷光顾他的茅屋。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对小偷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完,他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不禁感叹道:“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第二天,禅师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自己的屋门口,他非常高兴,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相似文献   

2.
宽容的力量     
佚名 《政府法制》2010,(12):53-53
宽容的确是一种美德。温暖的宽容也的确让人难忘。不妨让我们看两个例子。公共汽车上人多,一位女士无意间踩疼了一位男上的脚,便赶紧红着脸道歉:“对不起,踩着您了。”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全球化代替一体化,价值多元化是不争的现实,这就要求人们相互尊重和宽容,才能达到和谐.本文指出宽容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起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法律的宽容     
代表人类正义的法律制度不能建立在仇恨报复的人性基础之上,这种报复惩罚的法律逻辑使人类在沉浸于过去仇恨的同时,忽视了面对真正未来的生活。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工作使得宽容的宗教价值兀立于法律世界的中央,人类未来的法律制度也应当依此构建。文章基于报复论的反思,意图阐述一种宽容的法律制度运作,以图真正化解纠纷,人类携手面向共同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宽容     
青芝 《政府法制》2008,(4):17-17
“她不可能卖得好,我敢打赌.如果超过一百万本.我把鞋子吃下去.”这是一位脱口秀主持人针对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妻子希拉里写的自传的辛辣评价。上天往往喜欢捉弄把话说绝的人.希拉里的自传没过几个星期.就畅销了一百万本。主持人该品尝鞋子的味道了.  相似文献   

6.
宽容是宪政的前提,无宽容即无多元社会进而即无宪政;宪政是宽容的准则与机制。当下中国的宪政建设需要宽容,宽容应当是宪政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7.
宽容的林肯     
姜少勇 《政府法制》2010,(22):48-48
在美国众多总统中,阿伯拉罕·林肯是唯一出身于贫民阶层的总统。他为反对奴隶制度奋斗了一生,深受人民敬仰,被人们誉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林肯的相貌并不出众,这也成为对手攻击他的托词。他跟史蒂芬生·道格拉斯一起竞选总统。  相似文献   

8.
龚义年 《法学杂志》2012,33(2):119-123
任何形式的"犯罪———被害",无一不是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二元互动的结果。事实上,被害人通过其致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地、有意或无意地参与了与犯罪人之间的互动。可以说,所有的被害人都对自己的被害亦即犯罪的发生负有不同程度的责任。既然如此,那么在对犯罪人定罪量刑时,就应当考虑被害人的过错因素,对犯罪人给予适当宽容。  相似文献   

9.
李新勇 《政府法制》2013,(27):11-11
1997年的夏天,一位年近60岁的黑人妇女,带着随从,急匆匆地走在一条由利比里亚通往几内亚的路上。离天黑还有几个小时,他们还可以赶不少路程,可是这位妇女决定停下来。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监督》2007,(5):1-1
《人民日报》有一篇“渎职犯罪为何难领实刑”的报道,以山西左云矿难12名失职渎职官员清一色被轻判来切入,揭示了中国大地上这个现实而又非常严重的问题。报道认为,矿难背后往往有渎职侵权的影子,而对渎职侵权处理偏轻和矿难背后的渎职侵权犯罪,直接反映出反渎职侵权的困局,其中,地方保护成为首要阻力。  相似文献   

11.
宽严相济政策自提出以来一直成为讨论热点,但从法理学上进行分析却略显不足。宽严相济从本质上说贯彻了认识论上的多元主义,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之中对司法机关、犯罪人、被害人各方利益都予考量,实质是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寻求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最大化。这一方面符合了法律价值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洛克在《论宗教宽容》中系统而明确的阐述了宗教宽容观念,提出宗教信仰自由原则和政教分离原则。只有正确的解决宗教间冲突才能有效的缓和国际间民族和宗教的冲突,同时,我国也需要以新型的执政意识重新审视宗教功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把他们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提交仲裁解决的共同意思表示。仲裁协议需要具备一定的有效要件,不符合有效要件的仲裁协议不能被采用。从世界各国的法律规定来看,仲裁协议有效要件经历了从严格到逐步宽容的过程。我国的《仲裁法》对仲裁协议的有效要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仲裁协议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才具有有效性。近年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开始逐步放宽仲裁协议有效性的条件。这是一种国际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刑事政策的演进历史,一般认为是逐步轻缓化的过程,其实也可以说是宽容因素逐步增加的过程.所谓宽容是指行为者对于他(或她)所不赞成或不喜欢的人及其行为和信仰,无论从行为意义上讲还是从态度或德性意义上讲,有能力制止却不制止的一种有原则的克制.而正因为犯罪是不可消灭的社会正常现象,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罪犯回归社会和人类理性的相对性,都使我们不得不对犯罪有所宽容,来达到追求"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类的力量"这个人类永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宽容思想发源于宗教,《圣经》、《古兰经》、儒教和佛教的学说都包含有内在深刻的宽容思想。宗教宽容的政治化和法律化主要开始于17世纪洛克和培尔等学者的倡导,最终在美国的宪法及其修正案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但是,这一进程在伊斯兰国家和中国却长期未能得以顺利实现,宽容的实践仍然主要停留在宗教的层面。这是导致我国、伊斯兰国家和西方在政治、法律等领域出现本质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宗教宽容在我国和伊斯兰国家仍然需要世俗化的主要理由。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对科技宽容进行了规范,确立我国的科技宽容制度,旨在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和社会氛围。对于从事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研开发项目的科技人员,只要符合两个标准——原始记录证明以及勤勉尽责证明,若其研究开发活动最终未能取得成功,也不应以此追究其任何责任。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形成学生能够有自己的道德准则、会自己进行判断、能够进行自律的过程。德育是用美好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相似文献   

18.
宽容为怀     
宽容为怀,是现代人应具有的一种风度。做人要学会宽容。人活着,谁不期盼一个宽容以待、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呢?是的,尘世间最能宽容一切的,就是大自然。不是么?有了大地的宽容,才有了万物的生机;有了峭崖的宽容,才有了瀑布的壮丽;有了蓝天的宽容,才有了雄鹰的潇洒;有了雪雨的宽容,才有了森林的茂密。  相似文献   

19.
宽容:和谐社会的宪政之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宽容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和谐社会的宪政之道首先是宽容之道。宽容的宪政建设要求我们勘正忽视公民基本权利“基本”属性的错误认识,确立宪政民主观的民主思维。  相似文献   

20.
启程 《检察风云》2010,(9):66-67
宽容是一种美德。但当宽容精神与正义原则相遇,在两者之间如何排序,却成为需要我们仔细考虑的问题。只有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正义原则才能真正实现,而宽容精神也才不会沦为那种不分是非的乡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