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盘毅 《法制与社会》2011,(25):141-1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和谐社会法制建设应立足当前实际,从制度、思想等一系列问题上着手,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推进和谐社会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2.
董必武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探索者和奠基人之一,其法治思想内容丰富而睿智。董必武的依法办事、法制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法制建设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法治思想现在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对于我们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郭跃军  张东梅 《河北法学》2004,22(4):157-160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密切联系中国法制建设的实际,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认真总结我国过去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探索并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思想;江泽民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法制理论,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马曰全 《山东审判》2013,(4):118-119,115
中国的法治文化博大精深,从春秋战国时孔孟的法治思想,到明清时法治文化的进一步升华,再到近代法治从动荡中成熟的历练,已经逐渐形成一个体系。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法治文化中,最为突出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其中的法治文化源远流长,对中国的法制建设起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新  白萍红 《法制与社会》2012,(31):132-133
马新白萍红摘要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是从法律的角度上对经济进行描述,它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核心思想。,市场经济必须在法制建设基础上运行,如果法治不健全,市场经济也不可能获得成功。国际上一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法治建设都很完善。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一起产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就是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和健全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刘丹丹  倪娟 《法制与社会》2011,(24):151-153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本质上批判的革命的精神,在新中国法制建设中也有所体现,主要概括体现为法制建设初孤立的肯定进程、法制建设中静止的否定进程和法治建设中的否定之否定进程.这种辩证精神对当代法治建设,以及在中国社会法文化的冲突融合中发挥着重要意义扫作用。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科学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领域中诸如社会主义国家的法的本质、民主与法制的关系、"依法治国"、法的功能与价值、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等重大理论问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论述,是邓小平法律思想的核心内容。在纪念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法治的建设和法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时政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江泽民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德法相济(德治与法治的辩证统一)是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区别于传统“德治”思想的最显著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治国新方略的精髓。全面体认“以德治国”思想,加快提升政法队伍的道德素质,必须坚持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坚持“德治”与“法治”并举。  相似文献   

10.
崔艳 《法治与社会》2012,(10):55-56
延安时期是新民主主义法制建设的辉煌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共中央、各抗日根据地和各解放区制定并颁行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开展了卓有成效新民主主义司法实践,这些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直接的历史渊源关系。回顾延安时期法制建设的光辉历史,总结其经验教训,尤其是深刻阐发和准确揭示延安时期法制建设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仍具有重要意义。(一)实事求是的法制思想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