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学亮  邢金环 《求知》2004,(10):26-27,32
武清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6月,是国家首批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规划总面积24.8平方公里。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建立12年来,区委、区政府依托自身区位、交通优势,始终把开发区发展建设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坚持“以招商为中心”,不断创新机制、完善功能、创造环境、广纳贤才,促使开发区迅速成长壮大,成为扩大招商引资、提高城市化建设水平、提升区域竞争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相似文献   

2.
《求知》2013,(2):50-52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991年被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5年来,天津高新区高举自主创新大旗,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创新发展之路,并已成为天津和滨海新区重要的科技资源密集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天津高新区始终坚持依靠科技发展经济,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1991年天津高新区拥有企业为228家  相似文献   

3.
钟书明 《求知》2008,(8):26-27
武清开发区于1991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建立16年来,武清区委、区政府依托自身区位、交通优势,始终把开发区发展建设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紧紧围绕招商这个中心。不断创新机制、完善功能、打造环境、广纳贤才,促使开发区迅速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4.
《求知》2016,(6)
正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88年建立,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4年12月,天津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总体规划面积超过230平方公里,由华苑科技园、未来科技城·南区、未来科技城·北区、塘沽海洋科技园四个核心区组成。天津高新区始终瞄准世界产业前沿趋势,培育产业生态,区域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  相似文献   

5.
自1988年正式组织实施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宗旨的“火炬计划”以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据国家科委“火炬办”研究员李临西介绍,目前,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2个,包括1.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1500亿元。计划到的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年产值5000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在进入全面发展时期,面临着资金紧缺、技术水平滞后等多方面的难题,怎么办?李临西  相似文献   

6.
《求知》2013,(8):2-3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滨海高新区")于1988年经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核心区包括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以及未来科技城拓展区(宁河七里海附近区域),总规划面积200余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6):F0003-F0003
成立于1992年11月的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54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以新能源和能源设备制造产业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和发展辐射区,全力打造的“中国电谷”品牌,已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影响和声誉,品牌效应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0,(5)
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6年3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1997年7月授牌的省级高新区,一期面积3.4平方公里。高新区以新城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武进高新区是省政府批准的最后几个开发区之一。建区之初正处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持续趋紧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双重夹击。面对困难,武进高新区不等不靠,克难求进,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投资软环境建设,本着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的原则,不断完善“四个一”的优质服务:即提供…  相似文献   

9.
称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为“中国西部的硅谷”,似乎名不副实,但这条以陇海铁路亚欧大陆桥陕西段为轴线的走廊地带,已聚集了西安、宝鸡、杨凌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示范区)和咸阳、渭南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集中了陕西80%的科技和工业力量。目前开发带内建成的2500多家企业中,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586家。尽管这些高科技公司中,还没有像美国硅谷中的英特尔、苹果那样的产业巨人,但这些不知名却更富创造性的小公司,在这里悄悄酝酿着21世纪的高新技术神话。1992年,陕西省提出“建设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努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示范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截止2000年6月底,示范区从国内外征集产业项目400多项,批准入区112项。已注册的入区企业303家,注册资金突破10亿元,现开工建设企业31家,建成投产22家,95%以上为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他们在增加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市场经济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示范区新的最大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如何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发挥领导、监督保…  相似文献   

11.
当前,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是资金。在增加政府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性”投入,大幅度增加企业对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主体性”投入,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融资机制之外,加大金融部门的支持力度尤为重要。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为此组织专门调查组,就金融部门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深入到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其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作实地调查。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金融部门与高新技术产业“联姻”不仅给高新产业注入动力,也为经济和金融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调查显示金融部门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15,(8)
<正>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高新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4年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总体规划面积近300平方公里.由华苑科技园、未来科技城南区、未来科技城北区、塘沽海洋科技园四部分组成,是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也是承担京津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合作示范区。建区以来,天津高新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科学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2014  相似文献   

13.
历经十年奋斗,地处长江下游的江苏,以密集的开发区为核心的沿江火炬带,已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大聚集效应。在这片4.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密集分布着10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千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00多万各类科技人才。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入世新挑战,沿江火炬带大力实施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二次创业”引导和带动全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成为一种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给这一外向型的现代化工业城区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开发区在国家级开发区中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 1984年12月 6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诞生。前来开发区投资的外商,大多数来自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至今累计批准三资企业3315家,其中投资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216家,世界财富500强中的30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在开发区投资。区内形成了以电子、生物医药、机械、新型建材、食品为主的现代化工业体系。随…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2,(11):70
盐城开发区位于盐城市区东南部,成立于1992年,1993年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生态优美、交通便捷、产业完备、资源丰富、功能完善。现有辖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万人,企业519家,外资合作领域涉及欧美、日韩、港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盐城经济开发区集中国东部沿海汽车城、新能源产业基地、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建设于一身,承担着全市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盐城经济发展的重任。开发区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我国利用外资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9-1983年以颁布第一个中外企业合资法为开端,以1980年8月国家同意批准开辟四个经济特区为契机,出现了我国吸引外资的第一次浪潮。1984年4月以国家批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开端,以1985年国家批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为沿海开放地带为契机,出现了我国吸引外资的第二次浪潮。在这两次浪潮8年多的时间内,国家批准三资企业1万多家,协议金额206亿美元,使我国利用外资初具规模。1988年对外开放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田巧娣 《理论导刊》2004,(12):52-53
一、我国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信息产业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活力的产业。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区域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密集地区。2004年(第十八届)珠江三角洲的电子百强企业有26家,营业收入占百强总体30%,其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7家。珠江三角…  相似文献   

18.
李宁剑 《求知》2010,(4):30-31
<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创建以来,就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9.
刘茜  杨越 《瞭望》1993,(39)
近年间,在广东省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个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破土而出,一家家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着。高新技术在这里正迅速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据了解,目前,仅在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拥有从事高技术产业的企业就达200多家,高新技术产品6500多种;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年总产值145亿元,在全国遥遥领先。1993年度国家级的“火炬”项目总产值中,广东就有72亿元(不含广州、深圳),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在高技术含量较高的地区,如深圳,高新技术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10%。广东省的高新技术产业,每年正以50%的高速度递增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技术革命高潮的兴起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解决现代工业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与破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大力推进环保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支持环境质量建设,使治理污染。保护生态成为提高经济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事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环保产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执法力度,使环保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环保产业有900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170多万人,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