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司法鉴定改革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充分认识设立司法鉴定机构的困难和矛盾设立司法鉴定机构的主体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现在的情况,法人应排除国家机关,主要指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也应是独立法人。因此即将设立的司法鉴定机构是社会化、民间性的单位,其公益性、服务性的职能淡化,自负盈亏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无法掩饰的指导思想。这样我们有必要结合司法鉴定的特征讨论设立司法鉴定机构的困难。(一)司法鉴定的中立性决定鉴定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对立性司法鉴定的中立性是由司法鉴定的科学性所决定的,换言之,司法鉴定的结论不可能完全满足委托人(主要指当事人委…  相似文献   

2.
陈玉林  冯宗美 《证据科学》2007,14(3):225-228,237
鉴定的实体真实是基础,鉴定的程序规范是保障。有瑕疵的鉴定主体作出的鉴定结论必然会弱化其证明力。故法医学鉴定机构及鉴定人主体的定位,既关系到鉴定结论的公正程度,又关系到诉讼效率,以避免刚从“自审自鉴”中走出来,又进入与回避制度、中立原则相背离的“自医自鉴”中去。为确保法医学鉴定的客观、公正、公平,应逐步建立以民办非企业性质的法医学司法鉴定机构为主体,以医学院校、医学科研部门设立的鉴定机构为辅助的模式。从体制层面去克服目前医疗法人设立法医学司法鉴定机构的种种弊端,从而使法医学鉴定结论更具有权威性、严肃性,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司法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七条规定:“侦查机关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不得设立鉴定机构。”保留了侦查机关的鉴定机构,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检察院为侦查工作需要进行的司法鉴定活动具有合法性,其出具的司法鉴定依然可以当作证据使用,并具有法律效力。《决定》实施后,检察机关应加强对司法鉴定的文证审查;应当告知鉴定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要注重落实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谈法院执行工作中的几个问题□马升对法人设立银行帐户应做统一规定目前,法人设立银行帐户非常混乱,毫无约束。一些单位和企业,为逃避法院的查询、冻结和扣划而多头立户,分散隐藏存款。有的法人甚至设立地下帐户,“公款私存”,逃避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许多银行也出于...  相似文献   

5.
陈俊生 《中国司法》2008,(11):96-98
建设高质量的司法鉴定机构,既是司法鉴定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司法鉴定机构自身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的鉴定机构设立、职责和管理监督等制度框架下,鉴定机构的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同时,也不同程度存在着“硬件”不硬、“软件”不强、能力不足、公信度不高等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深入探索鉴定机构建设的规律和路径,对于司法鉴定丁作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六条规定:“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这是继2000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复司法部《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方案》中的“改制的公证处应成为执行国家公证职能、自主开展业务、独立承担责任、按市场规律和自律机制运行的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法人”之后的成文法律规定。从“非营利的事业法人”到“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证明机构”,诚然是要把我国的公证机构作为近些年学界热衷谈论的“非营利性组织”、“非政府组织”的特殊品种来对待的。说“特殊”是指公证…  相似文献   

7.
事业单位型司法鉴定机构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立的司法鉴定机构,其接受设立单位和司法鉴定主管部门的管理.具有鉴定硬件、软件、人才方面的显著优势.是我国司法鉴定主体发展的主要对象,也是司法鉴定实践、科学研究、制度研究的主要力量,对我国的司法鉴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其特点的探讨,目的在于确立其地位,发挥培养人才和科学技术创新的优势;规范质量管理,发挥在司法鉴定发展与实践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司法鉴定》2014,(4):F0003-F0003
云南云通司法鉴定中心,经云南省司法厅批准。于2005年成立(许可证号:530105042)。该中心是云南省第一家专门从事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的社会中立专业机构。自成立以来,中心一直秉承“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司法诉讼、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坚持“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关和其他组织或当事人的委托,依法从事司法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司法鉴定》2011,(2):F0003-F0003
河北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于1996年1月经河北省司法厅批准成立.是首批获得司法厅颁发“司法鉴定许可证”的单位,是河北省高校面向社会服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综合性司法鉴定机构。  相似文献   

10.
《商务与法律》2005,(1):27-27
为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制度,2005年2月28日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将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我国现存的司法鉴定机构种类多、多方鉴定干扰司法公正等问题,有望通过立法的统一管理得到解决。该决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根据司法鉴定活动的性质,除侦查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及检察机关负责自侦案件的部门)为侦查犯罪提供技术鉴定支持,在内部设立的鉴定部门外,其他从事司法鉴定的机构都应是独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社会服务性组织。各鉴定机构之间互不隶属,没有高低之分。  相似文献   

11.
目前司法鉴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司法鉴定机构设立分散。我国的司法鉴定机构阵容庞大。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均设有各自的鉴定机构,地区以上的检、法机关也都设有鉴定机构,有些司法行政机关及专业学会也设立鉴定机构,都具有独立的鉴定权。这样,在司法鉴定过程中势必...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中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健全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应采用以双边与单边并存的混合投资保险模式;投资保险审批机构与业务经营机构应分别设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应为合格主体;对于暂时未与我国签订双边投资条约的国家,应视具体情况也认为是合格东道国;政府违约险应纳入承保范围。  相似文献   

13.
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加强对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的管理,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诉讼、仲裁等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国务院《司法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办发  相似文献   

14.
一、建立四级司法鉴定机构,实行两级终鉴制。笔者认为,在司法鉴定组织体系中。司法鉴定机构应分级设置。建立四级鉴定机构,即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司法鉴定机构。考虑到大量的一般性司法鉴定案件在基层诉讼中产生,从方便组织鉴定、提高办案效率、降低鉴定成本、加强属地管理等角度出发,县级、地市级司法鉴定机构的存在符合我国国情。同时考虑到司法鉴定的严肃性、专门性和高技术性,对于一些在本地区、本省、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1日施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7条规定:“侦查机关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不得设立鉴定机构。”由此打破了公、检、法三家为主.医学院校、医院为辅的法医鉴定局面,转变为公、检负责自侦案件的法医鉴定,其余鉴定由注册的社会鉴定机构承担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论医疗法人设立法医司法鉴定机构的正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的实体真实是基础,鉴定的程序规范是保障。有瑕疵的鉴定主体作出的鉴定结论必然会弱化其证明力。故法医学鉴定机构及鉴定人主体的定位,既关系到鉴定结论的公正程度,又关系到诉讼效率,以避免刚从"自审自鉴"中走出来,又进入与回避制度、中立原则相背离的"自医自鉴"中去。为确保法医学鉴定的客观、公正、公平,应逐步建立以民办非企业性质的法医学司法鉴定机构为主体,以医学院校、医学科研部门设立的鉴定机构为辅助的模式,从体制层面去克服目前医疗法人设立法医学司法鉴定机构的种种弊端,从而使法医学鉴定结论更具有权威性、严肃性,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司法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17.
对法人行政违法的“两罚”处罚杨解君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单称为法人)是由不同的个人成员组成的集合体。法人违法同自然人违法一样,也应受到法律制裁,但由于其不同于自然人的特性,行政机关在对法人适用行政处罚时也应有别于对自然人的行政处罚。一、法人的行政违...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这是因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法律后果的承担者,行政关系的相对人,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但是,现行许多行政法规对行政关系相对人的表述,与行政诉讼法不一致。如环境保护法规、资源管理法规、商业行政法规都没有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规定为该行政关系的相对人,而是把“单位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规定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法律后果的承担者。  相似文献   

19.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当事人申请公证,希望借助公证行为满足自身的目的和需求.其得到满足的程度决定了当事人对公证处的选择。根据《公证法》的立法精神。“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要争取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证机构,形成一个规范、有序、适度竞争的公证执业环境”,那么处于“适度竞争”下的公证机构又该如何应对当事人的需求和选择?  相似文献   

20.
吕洪涛 《山东审判》2007,23(2):87-89
所谓“私贷公用”,是指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以个人名义在金融机构贷款,所贷资金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使用的现象。单位经营形势好,及时偿还了贷款,各方相安无事,然而一旦单位经营亏损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