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天然、纯朴、极少雕饰的乡村比较,城市的风景、心情要繁琐复杂得多。比如,乡人养条狗,叫养“条狗”,听起来狗就很威猛,绝少宠物的意义,狗的作用也简单:看家护院、做人的帮手。城里人养狗,叫养“只狗”,这样的狗,听起来是乖巧、亲昵、恩宠、是宠物,虽狗还保有了看家护院的天性,但城里人一般弃置不用了,改为让狗儿们当了自己的“儿子、女儿”,赋予狗们更多的非狗的属性,成了亲爱的。所以,城里的狗就成了和城里人匆忙的脚步、闲逸的生活一样的一道风景,城里的狗就和城里的人、城里的生活一起被复杂化了,以至政府对城市养狗的事情不惜工本,出台一大堆的政策法规,以应对这种复杂化。  相似文献   

2.
狗这一辈子     
刘亮程 《法制博览》2011,(18):20-20
一条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太厉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太善解人意了均不行。总之,稍一马虎便会被人剥了皮炖了肉。狗本是看家守院的,更多时候却连自己都看守不住。活到一把年纪,狗命便相对安全了,倒不是狗活出了智慧。尽管一条老狗的见识,肯定会让一个走遍天下的人吃惊。狗却不会像人,  相似文献   

3.
巴黎狗墓园     
巴黎是富人的天堂,也是富人之狗的天堂。在巴黎除了有狗餐馆、狗医院、狗娱乐场外,还有狗墓园。狗墓园是富人们专门埋葬狗和猫的公墓。墓园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与其说这里是庄严肃穆的墓,不如说是情人幽会的乐园。  相似文献   

4.
人类认识最浮浅的生物种类是人类自己,而认识最深刻透彻的对象是狗。人类同狗打交道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我们祖先最早饲养的动物是羊,随后便有了牧羊犬。几十万年日夜交往的结果是,人类看透了狗的品性。在人类用来形容动物的俗语里,狗独占鳌头。“狗眼看人低”,人类知道狗其实是看  相似文献   

5.
章剑锋 《南风窗》2011,(26):35-35
颁奖词:有些人所致力于的本职工作,是能够改变历史的,当然前提是他们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无疑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物质贫乏的年代,能够取得伟大的科学成就,而今天中国的科学家们却陷入了一种普遍的创造力匮乏,这是一个需要集体反思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这世界不但人可以有新闻,狗也常常不甘示弱,成为新闻的主人。 继香港的“大丹”狗咬死邻居小孩轰动粤港澳之后,北京又传来消息,允许私人养宠物狗(大狼狗等凶猛类狗除外),但要为狗交“税”,款项不菲。 一时间京城内外,“狗价”大跌。 我的朋友许是位炒狗专家,家养各种狗类十几只,有专门负责生产的母狗,有价格昂贵的配种狗,还有待价而沽的小狗。许把狗叫“儿子”,一天到晚服侍“儿子”进食洗澡放风剪毛,尽心尽力毫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约有一亿只狗,每年近百万人被狂犬咬伤……中国好发'冷热病"。当城里这热那热过后,如今,养狗热也在悄然升温。养狗成了一些人的.'时髦" 狗养得多了,接踵而来的便是可怕的狗  相似文献   

8.
张鸣 《法制博览》2009,(2):26-26
眼下,写动物很流行。最具明星相的是狼,其次是狗,不是一般的狗,那种据说比狼还凶的狗——藏獒。只是,虽然号称跟这些动物生活过,写出来的狼和狗,其实都是拟人的动物,把人的某些属性注入到动物的躯壳里,本质上跟迪斯尼的玩意,米老鼠、唐老鸭、三只小猪之类,没太大区别,无非是借动物说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饮早茶     
《南风窗》1989,(6)
“北京狗”与“地老虎”“北京狗”是世界名犬之一种,在国外出版的大型名犬画册中,都有它的尊容。一个著名大学的生物系某教授正在研究野生动物,希望找一只“北京狗”,可是在国内南北奔波,东西寻觅,居然毫无所获。“北京狗”绝迹了吗?不。这位教授说,国外与香港都有的是,不过要“引进”却又要费一番功夫。他感叹地说:“国内由于防止狂犬病,这么多年一直禁止养狗,结果连名犬也趋于消亡了。香港几乎遍地皆可见狗,他们并不禁止养狗,也没有出大毛病,是否在防止狂犬病上有一些灵药呢?”这位教授呼吁重视野生动物之保护,他说他曾经建议北京某酒厂不要出“虎骨酒”,因为老虎在国内已经日渐稀少,不堪再“拆骨”了。如果  相似文献   

10.
郑贺秀 《法制博览》2011,(12):F0002-F0002
有句俗话,好汉护三邻,好狗护三村。在俺们农村,家里要是养一条好狗,外人就别想迈进院子一步,更别说翻墙入户偷摸点东西什么的了。我爷爷讲过这样一件事:说当年日本人来的时候,就因为村边的几条好狗,唬得小鬼子怎么也进不了村,只能躲在野地的破庙里吃了两天罐头饼干。从中可见狗的威力。  相似文献   

11.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蔡红英和当代的年轻人一样,喜欢仰望星空,有着自己的梦想.但是她与一些年轻人不同的是,做起工作来脚踏实地,把自己的远大理想与自己本职工作相结合,苦干加实干,细干加精干.秉承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作风,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自我既定工作目标前进.她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自然就会迎来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去年,一向低调的国家审计署出了一回风头。在朱镕基推行的多项改革的第一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他们做了一次“空降兵”。粮食流通体制要改革,必先弄清6年来2000多亿的挂账亏损是如何造成的。在总理亲自点将后,全国5万审计人员纷纷“空降”到各地粮食部门。几个月的审计查账,抓出“粮耗子”一大批。  相似文献   

13.
韩旸 《工会博览》2006,(4):28-29
今年是狗年,我想应该写篇名人与狗的故事。可写谁呢?想来想去,我把目标锁定在了马俊仁身上。这个曾经辉煌的金牌教练,退休以后成了养狗专业户,而且养的不是一般的狗,是藏獒,一种形如藏驴,吠声如狮,凶猛无比的古老犬种。于是我怀着一颗好奇心,拨通了他的电话。一位当过体育记者的朋友听说我要采访老马,拍拍我的肩嘱咐着:“老马  相似文献   

14.
梅毅 《法制博览》2009,(9):17-17
朱元璋老朱皇帝杀人,动辄以数十万人计,不想在此赘言。笔者撷取他亲自编纂的《大浩》中一则细事,来彰显这位变态君主那种猫玩耗子的残虐。皇帝诛杀大臣.屠戮功臣家属,历史上不乏事例。但是,一位九位之尊的帝王亲自审讯、刑求一个集市上面普通卖药的郎中,几乎是世界历史上闻所未闻?  相似文献   

15.
签名的故事     
权威人士不无自豪地说,人类是世界上唯一会笑的动物,也是唯一会思考的动物。据说这是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的理性判断。我微笑,我思考,但有时我免不了纳闷儿。人的微笑,不过是脸上的一种肌肉搐动。我常看到马屁股上也有类似的搐动,凭什么肯定那不是另一种微笑呢?又如,狗在高兴时会摇尾巴,我们不是狗,怎么知道狗摇尾巴不是在微笑呢?  相似文献   

16.
一家工厂的“看家秘密”被人偷拍,惹出一场轩然大波…….天机不可泄姆. 1991年11月7日傍晚。名列广州化工骨干企业之一的广州制漆厂,在黑夜来临之前显得特别的空旷与宁静。上中班的工人离开车间吃饭去了,  相似文献   

17.
<正>12月6日,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总工会组织辖区30余名职工参加了多肉植物培养的培训课。授课老师是中国农业大学的青年老师彭明智。彭老师通过实物和图片讲解了什么是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特殊结构、多肉植物的繁殖、多肉植物病虫的防治、多肉植物的养护等知识,同时还列举了多肉植物爱好者的养殖故事,使职工们记牢了多肉植物的养护原则和方法。多肉植物"万象"的不菲价格让人咋舌;多肉植物的缀化、白粉、出锦、石化使人倍感神奇;黑法师的高贵、熊童子的呆萌、桃之卵的粉润、生石花的奇异、碧光环的可爱  相似文献   

18.
在绵延千里的广西中越边境线上,数以十万计的越南人,每天络绎不绝地越过国境线,前来我境内对他们开放的八个贸易点上与中国的老百姓做买卖。这种情况,在仍旧是处于军事对峙状态的两个敌对国家来说,是否有着比民间贸易更为意味深长的历史意义呢?自去年夏季以来,越南老百姓过境来与中国老百姓做生意的热情与日俱增。他们来卖废铜、卖金边龟红边龟、卖才出生的小狗熊和法国种的哈巴狗、卖虾米和鱿鱼干、卖桂元肉。自然,还卖他们的越南盾,用一千盾买一元人民币。所有的这些买卖,都是为了从我境内老百姓的手上,买他们既羡慕又急需的日用品。  相似文献   

19.
一条狗,哪怕它整天被人踩在泥潭里,哪怕它每天都指靠乞求别人一两根沾满了口水的骨头活着;只要它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狗,只要它知道自己呆在什么地方,只要它知道自己过的是什么日子,它就有救!  相似文献   

20.
挨骂 《法制博览》2010,(14):75-75
鸭和鸡恋爱了。鸭对鸡说:“俺爱你。”鸡对鸭说:“俺也爱你。”鸭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鸡说:“不行。”鸭说:“这是为什么呢?”鸡说:“俺妈对俺说过,鸡手鸭脚——做事杂乱无章。咱们成不了的。”狗和鼠恋爱了。狗对鼠说:“俺爱你。”鼠对狗说:“俺也爱你。”狗说:“让俺抱抱你吧。”鼠说:“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