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杨蕾 《公安理论与实践》2010,20(2):70-73,84
近年来,强调证人负有"作证"甚至是"出庭作证"义务已成为法学界主流话语下的应然观点,很少有质疑的声音。然而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这种理解在学理上存在矛盾之处,而且与现行法律规定也不十分契合。证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对于广义证人(知情人)来说,"作证"并不是其所负有的应然义务,而是一项权利,只有狭义证人才负有不可推卸的作证义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法律对证人的作证义务规定得过于原则、简单 ,导致司法实践中证人不知如何履行该项义务、拒不履行该项义务的情况经常出现。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也由于没有可操作的法律规范导致在调取证人证言时出现错误甚至违法。本文在剖析我国证人作证现状的基础上 ,也介绍了国外在这方面一些成熟的立法或规定 ,为完善我国相关方面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亲亲相隐”与证人拒绝作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证人与被证明人之间的某种特定关系,如夫妻关系、律师与当事人的关系、医生与病人的关系等’等,使其作证不仅损害天伦或职业道德,而且其证言可靠性也大打折扣。对此,中国古代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亲亲相隐”为核心的亲属之间的举证制度。欧美一些国家在证据制度中也确立了证人拒绝作证制度。证人拒绝作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证据法律制度,对于有效地保护公民人权,捍卫传统的伦理道德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证人拒绝作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证据法律制度,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典或证据立法中均有明确规定。在我国建立证人拒绝作证制度具有社会基础、法理基础、现实基础,也是改变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现状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5.
两大法系对于作证特免权体现了不同的立法思想,理论上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应当以公民的作证义务为基础揭示作证特免权的性质,其本质在于公民作证义务的免除,而非单纯的权利或义务.法律强制公民作证是基于该法定义务的正当性,而作证特免权是基于特殊原因所规定的法定例外.两大法系关于作证特免权的共性正是在于法律免除特定公民的作证义务.  相似文献   

6.
7.
论证人拒绝作证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两大法系的主要国家以及我国古代和港、澳、台地区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的考察 ,提出建立我国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的有关设想 ,以期对健全我国证人作证制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证人不愿作证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与其内在因素即证人个体的生理特征以及长期形成的某些心理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外在客观因素对证人是否愿意作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根据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或情感,并做出相应的回答性反映行动。侦查询问人员只有根据不同证人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合法手段,才能使证人提供其所运载的所有犯罪信息。  相似文献   

9.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利用远程视频技术进行证人在线作证被广泛应用,但因缺乏理论支撑和制度保障,其合法性、规范性受到质疑,主要体现在缺乏客观性、质证功能下降、证人主体资格认定难、未充分保障当事人行使异议权、对证人在线作证的错误认识等。从基本路径、规范性要求和配套机制三方面提出具体方案,真正实现民事诉讼证人在线作证公正高效的一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证人向公安司法部门提供证言或出庭作证是法律规定的每一个公民都应履行的诉讼义务。但在司法实践中,证人拒绝作证的问题日益突出,究其原因,证人权利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是其中之一。针对这一状况,应建立证人拒绝作证的法律追究制度;建立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和证人作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证人拒证权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事审判方式于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确立了“抗辩式”的模式 ,但事实表明 ,这一改变并没有导致审判方式的根本变化 ,表现在证据制度方面就是证人出庭作证率低下。解决这一实践中的难题 ,应该从更深的层面上找原因 ,而不应仅仅局限于表面现象。建立证人拒证权制度 ,是根治这一问题的关键。在我国建立证人拒证权制度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立法者应当在证据立法中为该制度留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诉讼制度的要求,但是在特定条件下也赋予了证人可以拒绝作证的权利,这一权利是现代法治国家对证人作证义务的一种法定免除。两大法系国家普遍规定了证人在特定情形下享有拒证权,但我国目前没有一部法律承认证人有拒证的权利。如何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的证人拒证权制度,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现代诉讼中 ,证人出庭作证是实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双重要求。在我国 ,证人出庭作证的情况关系到一直以来进行的庭审方式改革的成败。解决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低的途径是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国情 ,完善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完备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至少包括三个部分即明确的证人出庭作证范围、有效的证人出庭作证保障措施以及合理的证人出庭作证程序。  相似文献   

14.
证人出庭作证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本措施。针对我国司法实践中普通存在的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现象 ,有必要从转变司法观念 ,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完善证人保护制度 ,贯彻直接言词原则 ,建立证人特权制度等方面 ,有效解决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低,拒证问题普遍存在,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现行立法对证人及其亲属的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保护乏力,证人权利与义务严重失衡。制订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是保证证人出庭的前提,是完善我国诉讼制度的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公正高效审判目的的需要。在借鉴别国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尽快制订专门的证人保护法或将证人保护制度以专门章节列出,对证人的权利义务、保护范围、保护措施、保护措施的启动条件及运作程序、保护机关等问题都应明确。  相似文献   

16.
刑事被告质证权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可增强判决的可接受性和司法公信力。我国刑事诉讼法证人保护的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司法实践中证人及近亲属人身安全遭受侵害的现象极为严重。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件,可运用远程作证,既节约了成本,又满足了“作证质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蒙面证人”制度是一种隐匿证人身份或声音等形式的作证方式,主要目的是保护证人的人身安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证人保护制度中就包含了“蒙面证人”制度的内容,这一证人保护制度与保障被告人对质权具有刑事诉讼法价值取向上的冲突,在厘清二者关系的同时探寻一条完善我国刑事证人出庭制度的新路径应当是解决我国刑事案件证人出庭问题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规定了不动产登记查询制度,但从保证正常适用、规范操作设计,可得行使查询权的主体范围、查询范围以及相应配套制度等等相关问题均须细致探讨,并最终合理确定各种细则,否则该权利将失去操作基础和适用空间。目前,就查询主体而言,立法规定为"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就查询范围而言,立法尚未明确,众说纷纭。对此进行深入而有益的探究将有利于增强该制度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