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城市、农村小康及其量化标准小康的概念及特征就内涵而言,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国家整体经济实力进入世界中等水平,居民生活质量在温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殷实但还不够富裕的一种状况。从动态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农村除了700余万人口尚未解决温饱外,大多数农民正从温饱维持型向小康型转变,部分地区正从小康走向富裕.因此,引导、帮助农民确立科学、合理的消费结构,对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具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市农村“文化小康”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文化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小康"是凝聚和激励农民奋进的重要力量;"文化小康"是提升和展现经济小康和政治小康的归宿.石家庄市农村"文化小康"建设必须以弘扬主旋律,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出发点,正确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树立文明意识,实施文化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文化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稳,国家才算稳;农民富,国家才算富;全民实现小康,最关键的问题在农村。当前,在欠发达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短板在农村,制约全面小康的瓶颈在农业,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在农民。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农村变化了、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全面小康自然就能实现。如何抓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美丽乡村托起山区群众"小康梦"。乡村美不美,事关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事关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特别强调"乡村兴则国家兴"。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的农民生存状态正面临着新的危机与挑战,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如何推动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的进步、政治权利的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构,全面实现农村的小康。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调,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三农"问题,是因为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城市。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必须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一、解决"三农"问题对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与难点在农村。平安县是一个农业县,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整体小康,农民不增收,就谈不上全县的富裕。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补八方面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强国论坛: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是文件提出的两大任务之一。应从哪些方面补上"三农"领域短板?郑风田:补短板,一方面是为实现全面小康,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八个方面的短板:一、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三、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相似文献   

10.
自从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以后,小康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国家“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中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90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目标是,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并强调:“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到本世纪末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是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重大决定,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自治区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关键就在占全疆人口70%的农村牧区能否实现小…  相似文献   

11.
<正>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即"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从一定程度上讲,只有在精神层面实现了小康,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算真正实现。全面小康应包括精神层面的小康。小康是古代思想家描述的美好社会理想,也是普通百姓对安定、殷实、宽  相似文献   

12.
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致富都离不开先富起来的能人带领.历史和现实把致富能人推向了农村经济发展"领头人"的位置.大胆起用能人当"村官",加快建设一支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农村,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难点是文化小康.文化小康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民主、政治、道德、价值观,即正确引导农民树立文明意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增强法制意识,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 :“从新世纪开始 ,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实现现代化 ,关键是要加强农民的素质建设。这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山东省威海市是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小康的新兴城市。在领导农民奔向小康、向现代化跨越的过程中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强农民素质建设作为基础工程 ,形成了以人的素质建设带动农村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良好发展势头 ,展示了我国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加强农民素质建设是农村现…  相似文献   

15.
陈锡文指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主要体现在农村发展滞后,农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低。所谓实现小康,就是摆脱温饱和贫穷,而我国还有3400万农民没有脱贫。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确定的16项小康生活指标看,到2001年没有实现的3项指标全在农村,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人民币的指标没实现,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066元;全国居民摄取蛋白质的指标在农村没有实现;在全国2000多个县建立起初级卫生体  相似文献   

16.
正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关于"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明确了新常态下推动我省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实现全面小康,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和农民,因此,必须加快我省农村发展,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才能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奠定基础。充分认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意义我省农民大多地处山区,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弱,迄今农村还有380万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发展却相对缓慢,与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很不适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贵阳市第六次党代会把“城乡人民生活提前两年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今后五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之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社会进步,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奔向小康,是九十年代农村工作的主题,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推进农村实现小康,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具有实现小康的具体目标,也具有实现小康的具体要求;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因此,研究推进全市农村提前两年实现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文化建设要从精神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来抓落实。  相似文献   

20.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社会全面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