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高对比度、节能等诸多优点,是新一代显示器件。维信诺公司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OLED厂商,是中国企业参与新一代显示器件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对维信诺公司的专利申请态势及其布局状况进行分析,为国内0LED产业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继电子管、半导体集成电路后,形成的又一个规模庞大的电子器件产业。OLED具有自发光、低功耗、宽视角、高亮度、超薄化、可卷绕、高分辨率、响应速度快以及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一系列优点,被业内人士广泛认为是最有可能在未来显示器件市场上大有作为的新一代显示器件。目前全球OLED产业还处于产业化初期,国内OLED产业化进程与国外企业差距不大,还有可追赶空间。通过检索在全球主要国家和组织所申请的OLED相关专利申请,对检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国内OLED产业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前言 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是一种利用有机材料制成的薄膜发光器件,由ITO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OLED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的直流电压驱动下,来自阴极和阳极的静电子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激发发光分子,经过辐射而发出可见光。OLED因其具有超薄、主动发光、高亮度、高对比度、宽视角、宽工作温度范围、低功耗、低成本、全固态等优点,迅速吸引了业内人士的目光,甚至被认为是LCD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相似文献   

4.
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组件,能够把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LED照明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的特性,最近几年得到国家的大力推广.2000年以后我国LED照明技术专利申请迅速增长,以实用新型专利居多,半数以上为职务发明专利申请.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苹果新品发布会再次引发热潮,其新推出的iPhone X的亮点之一在于显示屏采用了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名为"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和液晶屏相比,AMOLED屏除了色域更广、色彩更鲜艳、屏幕更薄、能耗更低等特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高柔韧度,可以进行弯曲、折叠等设计,不仅适合作为智能手机的屏幕,车载显示  相似文献   

6.
基于专利分析透视OLED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WPI数据库中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介绍OLED技术的发展过程、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说明OLED显示技术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7.
吕立波 《刑警与科技》2010,(Z1):168-171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是我国安防领域最早采用的探测器之一,防盗报警产品发展到现今,其技术应用依然是以红外技术为主。虽然后来陆续发展出激光、超声波等新技术,但是红外技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处于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8.
AM—OLED技术专利申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LED技术被业内人士广泛认为是最有可能在未来显示器件市场上大有作为的新一代显示器件.AM-OLED正逐渐成为OLED领域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在检索2008年6月30日以前七国两组织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所公开的专利申请的基础上,对AM-OLED领域专利生态状况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进行判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技术措施界定的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志文 《知识产权》2003,13(2):11-14
技术措施的科学界定具有重要意义,它应体现版权法的利益平衡精神。技术措施不是独立的,它往往和版权作品结合起来,以便对作品的使用、接触需要“版权人许可”或“授权”。技术措施受法律保护应满足三个条件:(1)技术措施的有效性,一是技术措施控制版权作品的有效性,二是技术性措施本身的有效性,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2)为版权人(作者、邻接权人和其他版权持有人)所主动采取;(3)其使用目的之合法性。因此我国在法律上应借鉴而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10.
《检察风云》2011,(7):65-65
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经、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主动适应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的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技术本科院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