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保障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需要认真总结国内好的做法,也要借鉴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经验。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刊发中央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有关同志撰写的关于国外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稿件,供广大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2.
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各国政府对其国有资产管理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制度及管理措施,这些政策与措施由于国情不同差异很大,但也有一些相同或  相似文献   

3.
以控股机构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在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意大利、奥地利、新加坡等国家采取国有控股公司这一组织形式,即在中央政府部门和基层企业之间,根据所管理资产的数额和分布设立若干国有控股公司。这些控股公司一般为企业法人,受政府部门委托经营受托范围内的国有产权。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境外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家境外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保障境外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国有资产评估行为,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国有产权有序流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9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统称所出资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以下统称企业)涉及的资产评估,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其所出资企业的国有资产评估监管工作。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管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令第36号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浅谈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国有资产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加强和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是高校管理中一个新的课题。文章从高校国有资产的状况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些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8.
[文(令)号]第36号令[公布日期]2006·5·30[类别]经济法·财政[施行日期]2006·7·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9.
关效融  陈爽 《经济与法》2003,(11):4-5,7
一、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与《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建立提供了保证。(一)2003年4月7日,众人瞩目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它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是在整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指导国有企业改革和管理的职责.原中共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的职责。财政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职责.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中央企业经营的部分分配改革职责的基础上成立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范围是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企业)的国有资产。它的成立,标志着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得以明确定位。国有资产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 为了加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健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以下简称产权登记),是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政府对占有国有资产的各类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产权状况进行登记,依法确认产权归属关系的行为。 第三条 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持有国家股权的单位以及以其他形式占有国有资产的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产权登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公司制企业的资本中必将出现大量的国有资产股份,与此相应必然产生各级国有资产的股份代表。加强对各级国有资产股份代表的监控约束,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产权不受侵蚀,成为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构,直接代表人民利益,因此,如何运用各级人大的监督职能建立对国有资产股份代表的监控约束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是一项急待研  相似文献   

12.
赵立韬 《河北法学》2007,25(8):199-200
WTO反补贴相关判例规则,要求国有企业私有化必须是通过"公平交易和支付公正的市场价值"的方法来完成.我国的国有资产流失,为国外采取反补贴措施埋下了伏笔.2007年3月,我国<物权法>草案审议通过,确立了保护我国国有资产原则.制定相关细则,对保护国有资产及有效应对国外滥用反补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是国有企业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物质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必须进行改革,必须转变经营机制、增强活力,进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也必须进行相适应的改革,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最根本的就是要依法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法制建设。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膛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一要求深刻说明了加强国有资产相关法制建设对于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重要性,同时也进一步强调了在法制轨道上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已迫在眉睫,本文拟就如何建立国有资产法律法规,加强国有资产法制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委托代理论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据该理论,参与管理国有资产的各方主体之间形成了“六层级五委托”的双向多级委托代理链条。然而,当我们细致分析国有资产管理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时却发现,不同主体之间或表现为代表关系,或表现为信托关系,或表现为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这要求我们务必理顺各方管理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文(令)号]第35号令[公布日期]2006·5·30[类别]经济法·财政[施行日期]2006·7·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行政单履行职能,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以下统称行政单位)的国资产管理行为。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各级行政单位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称,即行政单位的国有(…  相似文献   

17.
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国家所有与分级所有相结合。国有资产管理的切入点是理顺政府和企业的产权关系。政府出资人制度应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管理委托代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托代理论在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据该理论,参与管理国有资产的各方主体之间形成了“六层级五委托”的双向多级委托代理链条。然而,当我们细致分析国有资产管理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时却发现,不同主体之间或表现为代表关系,或表现为信托关系,或表现为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这要求我们务必理顺各方管理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监督蔺翠牌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也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搞好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并使之规范化、法制化,这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怎样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国有...  相似文献   

20.
谢栋材 《法制与社会》2012,(16):201-202
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受到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我国目前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还处于变革的进行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尚需进一步进行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