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存权作为首要人权早已被写入我国人权白皮书,但对生存权的理解和论述依然是众说纷纭。要发挥其人权保障之价值意蕴,必须确立生存权为个人享有的基本人权之地位,同时确认生存权的法律性质和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与生存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矫波 《政法论丛》2002,(3):59-60
生存权在人权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 ,生存权在主体、基本内容和实现条件方面获得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当代人权法学界对于生存权内涵的界定众说纷纭,日本学者大须贺明先生作为国家积极保障说的集大成者较为全面、准确地阐释了生存权作为首要人权的底线性特征;而东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龚向和教授则集各家观点之长,析取出生存权质的存在性并总结出符合我国人权现状的生存权含义,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本文倾向于大须贺明生存权内涵之中轴,但对其文化性的最低限度生活的权利的表述存有疑义,借此简评并与龚向和教授商议。  相似文献   

4.
生存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生存权应是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生活"者生存的权利,而不应是"请求"生存的权利。生存权作为一个特定"概念"是第二代人权建立的,但其"内容"是从第一代人权那里继承发展来的。生存权作为一个权利群,其内部、外部的关系均错综复杂。我国目前仍处于争取实现生存权的时代,此时不宜对生存权仅作狭义理解,否则易形成对国家权力的新一轮"依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国内追讨公民生存权、发展权第一案,澄清现今社会公民生存权的含义,以及区分生存权和生命权并对此权在立法和司法救济上加以完善,这有利于我国今后公民生存权乃至人权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土地征用呈增长趋势,由此造成大量的农民失地。农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不仅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时也失去了与生存权息息相关的各种权益。本文从失地农民生存权的概念入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障失地农民生存权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农民利益保障,顺利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村居民在依法取得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并对宅基地进行占有、使用和有限制处分的权利。其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这既影响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需要分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权利宪法保护始于近代国家,并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考察美国"权利法案"等宪法性文件确立的人权保护理念和宪法性权利可诉制度,所展现的是程序正义的价值取向.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权利的同时也设置有诉讼权利特殊保护条款,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需进一步完善司法制度,在审慎借鉴中逐步调整刑事诉讼权利宪法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国家中,有了宪法,并不当然意味着人权就可以得到保障。尽管人权是自然权利,是与生俱有的,但在我国的宪政下的保护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我国建立健全的司法保障和司法救济体系,是保障人权的一条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郑尚元 《清华法学》2012,6(3):80-9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所规定的一项新的权利,长久以来,民法学界针对该权利进行了“物权说”和“债权说”的理论论争.在中国,农村土地具有特殊的功能,土地承包经营权从权利属性分析,属于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因此,该权利的保障须站在生存权的高度,运用生存权保障的方法,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余计灵 《法制与社会》2013,(14):290-291
从宪法跟行政法关系角度上来看,宪法是行政法的母法,是基础前提、是概括的、是静态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而行政法是宪法的子法,是宪法的具体化实施,是运动着的宪法,具有普通法律效力,不能与宪法相抵触。政府作为行政法的执行主体,应该通过完善生存权保护的法律规定、促使宪法行政法化、转变职能与加强监督、赋予司法对生存权的有效救济等手段和方法来保护人们的生存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2.
财产权和生存权对人类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权利,离开两者中的任何一个,人们将无法生存、然而我们现在对生存权的保护还远远不够。在面对财产权和生存权的冲突时,我们应该适当牺牲财产权以保护生存权。本文将从什么是财产权,如何保障财产权;什么是生存权,如何保障生存权;财产权与生存权的关系以及如何协调财产权与生存权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诉讼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经过修改的新刑事诉讼法符合了我国法治建设的需要,促进了我国人权保障制度的发展。我国刑事诉讼法着重从被害人与被告人的角度进行了人权保障措施的架构,体现了我国人权保障的现代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在实现刑事司法公正的过程中,救济程序扮演着重要角色,科学严密的救济程序作为刑事诉讼活动的有机组成,能够有效地预防和纠正冤、假、错案。无监督则无公正,刑事救济同样需要检察机关的监督。对包括审前程序在内的刑事诉讼活动全过程中存在的刑事救济程序进行研究,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域外相关理论、实践特别是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具体情况,提出改革我国刑事救济法律监督程序的基本构想,为刑事司法救济程序的研究以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视角阐明检察机关对刑事救济法律监督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卢艳红 《法制与社会》2012,(32):144+150
我国检察机关拥有的法律监督权是一种独立的国家权力,既非行政权亦非狭义的司法权,它超出了西方传统的宪政思想和法治理论的分析术语范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在权力结构配置中的特殊存在、发挥的特殊作用以及运行的特殊机制都根植于我国权力结构模式中,对这一权力的属性进行深入研究,是进行检察活动实证研究的出发点,有利于纠正对检察机关定位与职能的不正确认识,推动司法改革朝着符合中国国情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杜春霞 《法制与经济》2008,(20):107-108,110
我国西北贫困地区农民的生存权现状非常严峻,很多农民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上还没解决温饱问题,健康水平也非常低下。为此,中央和地方政府作出了许多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了更好地保障西北贫困地区农民的生存权,必须完善相关的制度、更新观念、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17.
宪政的设计和运行程序集中表现为权利保障与权力控制二者之间的张力。宪政与检察行为的内在逻辑在于人权保障,宪政的基调决定着检察行为的品质。在宪政环境下,检察机关应当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以保障人权为终极价值,通过规范、创新检察行为,避免对公民个体权利的侵犯,最大限度地保障各刑事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后WTO时代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光明 《现代法学》2007,29(3):148-157
现有的WTO范式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危机,需要寻找新的范式来代替旧的WTO范式。后WTO时代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要在价值层面实现对基本人权保障的追求;在制度建设层面实现战略构建;在实践操作层面对知识产权平行进口等突出现实问题作出回应,从而促进后WTO范式的新旧更替。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北贫困地区农民的生存权现状非常严峻,很多农民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上还没解决温饱问题,健康水平也非常低下。为此,中央和地方政府作出了许多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了更好地保障西北贫困地区农民的生存权,必须完善相关的制度、更新观念、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20.
流浪乞讨人员生存权及其实现方式的确认和保障,是我国行政法治研究的重要课题。承认流浪乞讨人员生存权具有公共性,并基于对生存权公共性的认知,从法律规范和制度操作层面对流浪乞讨行为的界限、社会救助机构的强制救助权及救助管理制度做出系统安排,是完善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制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