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曹立明 《法制博览》2023,(24):148-150
口供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法定证据,在我国的整个刑事证据理论体系中有着一个极为重要且特殊的地位。从长期的司法实践来看,不难发现非法口供是导致冤假错案的主要原因,在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口供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受诸多因素限制,公安机关的侦查方式多为“由供到证”,这样很难从根本上排除非法证据。因此,在法治建设环境下,本文从审判中心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同时结合公安机关侦查行为特点和现实条件,进行侦查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贾子豪 《法制博览》2023,(15):148-150
禁止以欺骗的方法取得证据早已被《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理论上,侦查讯问中允许使用讯问策略,包括具有一定欺骗性的讯问策略。但是对于如何确定合法与非法的讯问标准一直难以统一。采用欺骗的非法收集证据方式与采用合法的侦查策略存在着一个相互交集的区域,只有对该区域界限做出明确的认定才能更有利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一直以来国内学者都在试图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认定标准,但由于司法实务的复杂性,很多判定标准都过于抽象,难以有效实施。所以如果将抽象的认定标准与具体的欺骗类型划分相结合将更有利于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认定标准道路。  相似文献   

3.
马青  李颀 《法制博览》2015,(7):29-32
一、引言随着新的刑事诉讼法的出台,非法证据的排除一时间又成为人们的热议,而对"沉默权"的研究也一石惊起千层浪,对沉默权的研究再一次成为法学界的学者们的热门话题。中国是否应该有沉默权也再一次引发广大学者的争议。沉默权一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香港警匪电影或者欧美的一些大片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话:"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将作为成堂证供。"这句话是著名的Miranda Warnings(米兰达警告)。而米兰达事件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刑诉法的通过,非法证据特别是非法口供的排除日益受到各方的重视,对完善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人权保障、实现程序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司法实践中案例的考察,我们也发现现存非法口供证明方式的严重不足。为此,我们通过对非法口供证明所存问题的分析,提出对完善相关机制的建议,以期实现司法实践中对非法口供的有效排除和非法口供证明方式的完善,使司法机关慎守法定程序,在维护程序正义的前提下发现真实,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保障司法的公正、纯洁。  相似文献   

5.
梁晓莹 《法制博览》2015,(3):138-139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施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在审判的过程中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仍面临很大的困难。本文从审判阶段该程序启动主体的权限、启动标准的要求、启动结果的说明三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为更好地施行非法证据排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中频现非法证据,这是一个旧话题。随着各国法治发展,以及人们对公民权利愈发重视,学界和司法界对非法证据有了新的认识和处理方式。《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颁布,为我国刑事司法机关审查非法证据提供了思路和操作依据,但这个规定并不完善。在这样的法制背景下,本文试着对非法证据的审查程序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够针对现在在非法证据审查程序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健 《法制博览》2015,(4):123+122
根据我国2012新刑事诉讼法,法律新增加了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定,其实之前已经出台了两部证据规则,而这一次在新刑事诉讼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这一规定,对于程序正义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进步是有的,但是还不够完善,笔者认为关于需要排除的非法证据应该只限于控方提供的证据,而如果是辩方提供的证据,即便是非法取证,只要经过法庭核实,具备真实性,法庭就应该予以采信。排除非法证据的价值在于维护法治、捍卫人权、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而不是助长冤假错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胡征南 《法制博览》2013,(3):106-107
新刑事诉讼法的顺利出台取得了一系列的立法成就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应。它进一步明确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并补充、修改和完善了各种配套的制度。本文以新刑诉法引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一亮点为视角,先分析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合理性,再来探讨新法在引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过程中凸显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问题,以求抛砖引玉,引得学界对此展开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汪波平 《法制博览》2013,(6):211-212
检察机关的侦监部门在审查逮捕阶段排除非法证据,应当拓宽发现非法证据的渠道,对非法证据线索及时调查核实并作出正确处理,对于处理有异议的还应设置相应救济机制。如此才可以有效运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  相似文献   

10.
我国虽然在立法上严禁以非法手段取得证据,但是并没有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明确规定,相关解释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并且我国在2012年3月14号通过的刑事诉讼法最新修正案也对非法证据排除做出了相关有效规定,这证明我国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的构建在慢慢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