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瑞 《法制博览》2015,(4):11-13
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的设立初衷是为了增强决策行为的科学理性,而这一功能的实现取决于风险评估制度能否保障评估主体的独立性话语权,我国当前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的不足关键就在于评估主体的独立性缺失。本文将对独立性原则的基本内涵进行重新梳理,阐述在增强行政决策科学理性方面独立性原则之功能,对比分析我国和欧美国家风险评估制度,提出行政决策风险评估独立性原则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杨娜 《法制博览》2014,(2):105-106
行政决策的形式和实体正当性决定着决策能否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顺利推行。尤其在涉及限制行政相对人财产权时,更要注重决策的合法性、平等性及公开性。本文以广州"限外令"草案为背景阐述行政决策正当性的一系列规则和程序,核心是提倡注重行政决策的形式和实质合法性、公平性以及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3.
刘金姣 《法制博览》2013,(3):195-196
行政强制评估制度在我国是一项新生事物,其能被写入《行政强制法》中也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及深刻的历史背景,虽然这项制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仅仅是处于开创、试验和探索阶段,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在将来定将发挥着重大作用。本文首先从行政强制评估制度的现状入手,然后就其价值及模型构建上,提出了一些浅显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行政监管不力是主要原因,法律法规滞后,行政主体职权交叉,执法不严都阻碍了保健品市场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应完善相关行政法律法规,明晰行政主体职责,拓宽监管内容,加大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5.
张春荣 《法制博览》2013,(2):179-180
行政强制制度是我们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制度。它对于保障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行政权力的有效的行使,以及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法律制度的安排是否合理,以及运行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公民、法人、其他社会组织的基本权利。很多的行政行为中,行政强制直接影响公民的财产权和人格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很重大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是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举措,能有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从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6.
行政合同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高于行政合同相对方享有行政优益权,这种天然不对等性权利容易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我们有必要规制行政优益权,优化行政优益权的救济途径,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7.
唐晓龙 《法制博览》2013,(11):72-73
行政裁量的治理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西方社会一直都被作为行政法的核心问题。但裁量权控制在我们国家理论界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从"行政裁量"的正本清源出发,理清裁量理论的学术脉络,从而提出行政裁量自我治理的思路,尤其强调"裁量基准"和"行政程序"在行政自我约束、自我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行政监管不力是主要原因,法律法规滞后,行政主体权责交叉,执法不严都阻碍了保健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完善相关行政法律法规的建设,明晰行政主体的职责,拓宽行政监管的内容,加大行政监管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五个特点了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取得的效果和未来走向,首先需要了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三十多年前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从那时起,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其进程。总结三十多年走过的路程,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中国改革的突破始于农村,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取得突破。三十多年前,从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复议法、诉讼法等等法律文件,都对行政主体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行政行为规定了明确的救济方式和程序。然而,在事务中关于行政救济的实施与保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摆脱行政救济的困境,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笔者试图探求解决当前行政救济困境的出路,从而达到行政主体与相对人权力与权利的稳态平衡。  相似文献   

11.
钟雪丹 《法制博览》2014,(1):120-121
我国法律规定的高等学校民事主体身份,造成了我国高等学校行政主体的地位不明朗。西方国家均将高等学校作为行政主体来对待,因此,行政法治的精神都能得到充分体现。而在我国,由于高等学校行政主体地位不明确,造成高校行政行为难以界定,出现了大量侵犯学生权益的现象。高等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行使的是公权力,应当符合行政法治精神,因此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应当法治化。  相似文献   

12.
行政调解制度作为一种行政救济途径在现实的纠纷处理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行政调解是在行政主体的主持之下,通过合意的方式解决争议的行政行为。但现实中,行政调解在制度设计和实践运作等层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笔者将从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现状出发,提出自己的措施完善我国的行政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3.
王芳 《法制博览》2013,(7):114+113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自然灾害较多发生并且成为影响牧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从给付行政入手,对牧区自然灾害行政救助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强对牧区自然灾害行政救助的措施,从而保障牧区人民灾后基本生活,维持牧区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李政刚 《法制博览》2013,(3):318-319
公益类科研机构是我国科技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主体,公共产品供给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双重属性,使公益类科研机构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主体,但我国行政法并未对此作出回应。公益类科研院所能否确立行政法地位,其是否具备行政主体资格至关重要。为此,有必要重新探讨行政主体的有关概念和理论,厘清公益类科研机构的行政主体属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之争由来已久,至今仍莫衷一是。新近颁行的《行政强制法》基本沿用了原有模式,即以法院强制执行为主,以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为辅。该模式与现行宪法权力体制相背离,依此建立的强制执行法律制度在实施中亦遇到了不少困境和问题。实践表明,由法院作为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力量已经不适应中国行政强制执行的现实需要,必须建立新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经验做法,根据宪法原则精神,结合中国行政与司法实际,采用以行政机关执行为原则、以人民法院执行为例外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是最佳选择。对于法院执行的例外情形应当进行严格限制,同时还应对行政强制执行权的分配标准和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行政主体在信息化的今天所要面对的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行政管理的信息来源更广泛、信息准确度更高,只有这样行政主体才能实现最有效的行政管理。行政调查是行政主体用来收集信息最主要的方法,并且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行政调查对于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得到彰显。但是行政调查的法律规制却并没有随着法治社会的建立而完善,在行政调查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行政主体肆意侵害公民个人权益的现象。本文围绕着行政调查法律规制的现状和解决措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致力"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通过跟踪健康码在当今时代的动态,结合腾讯和支付宝对健康码的一系列设置和操作,笔者发现健康码不仅促进了行政机构间关系的交流联结,而且增强了公共服务的属性,拓展了更多行政领域下的民生应用场景.故本文将从健康码生成和利用角度剖析其行政合法性,涵盖智能行政...  相似文献   

18.
李富成 《南风窗》2012,(16):29-31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某个前沿地带尝试由地方先行先试,也许能够为"越改越难"的行政审批改革,找到一个"越难越改"的新突破口。今年3月份,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在全国"两会"上畅谈"从政府头上开刀",对行政审批实行"减"、"转"、"放"。时隔4个月,《南方日报》7月拉开有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系列报道。结合这前后两波公开报道来看,"两会"上有关领导同志的说法并非应景清谈。  相似文献   

19.
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主体,对于其相关活动和政策等情况的公开一直是我国在处理政府与公民之间关系的关键。但在行政信息公开的现实情况当中,公民的知情权与隐私权,行政单位对其掌握的某些行政信息保密权等出现了一些矛盾,加上我国在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方面还没有一部统一完整的部门法,因此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林黄娟 《法制博览》2013,(12):117-118
本文拟以房屋拆迁立法司法变迁为视角,从房屋拆迁实行"行政强拆"与"司法强拆"双轨制——"司法强拆"单轨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与"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的双轨制——"行政强拆"为主导的单轨制,通过认识、总结、反思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变更提出"裁执分离"模式的具体架构,希望对稳定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模式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