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奥运文化必然会给中国青年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爱国热情、公民责任、国际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健康向上的工作生活方式等;必然会使中国青年更加活跃、更加开放、更加负责、更加向上;必然会促进中国青年更好更快成长。  相似文献   

2.
青年公民意识是影响国家发展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中国的发展需要青年具有以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责任意识为主要内涵的公民意识。目前我国青年公民意识呈现理性与偏激共存、热情与冷漠共生的两个特征。充分认识青年公民意识的形成中的三种力量,从教育、社会实践、和自我修养三个方面着手,以培育合格公民为最基本目标,形成青年公民意识培育的轴心。  相似文献   

3.
流行体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动态和青年的文化心态,它是青年语言秀的主要符号表征。从"流行体"这场青年语言秀的盛宴可以窥探出背后的青年意识,主要表现为:从青年在社会中生活的体验来看,以流行体为代表的语言秀反映出他们使用隐喻式表达的理性务实;从青年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来看,以流行体为代表的语言秀是他们确立符号资本的身份识别;从青年的生存状态和诉求来看,以流行体为代表的语言秀是他们谋求话语权力的政治想象;从青年意识的发展态势来看,他们的群体参与意识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4.
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立法保障青年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增强青年的维权意识和能力,有利于有效化解社会内部矛盾,有利于进一步营造青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于推进青年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尽快制定<青年权益保障条例>,促进青年健康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国家意识作为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性爱叙事,其中所体现的国家意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性爱叙事表现国家意识的功能方面有一个从写实到象征意味逐步加重的过程;在具体的国家意识表现中,存在一个从强调国家神圣到消解国家神话的过程;而对国家概念的理解也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国新的时代课题。公众参与特别是青年参与是社会管理的基础。现阶段,我国青年公民意识呈现理性与偏激共存、热情与冷漠共生的现象.不利于青年自觉、理性参与。提升青年公民意识是事关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工程之一。基于此.青年公民意识培育应以主体意识、法治意识和民主意识为基本内涵,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互联网等载体,以教育、实践和自我修养的方式展开。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开启了现代文明,唤起了中国青年和广大民众的觉醒。五四精神,一直是百年来中国人民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五四精神对中国青年依然有着强烈的感染力。用五四精神培养当代青年的时代意识,对于正确引导青年文化的发展方向,发挥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意义重大,应当成为中国青年工作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鸟巢一代"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志愿者也被称为“鸟巢一代”,他们在服务期间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能力受到世界的赞誉。“鸟巢一代”身上体现出中国青年和现代青年的双重特点,具体则表现为理性爱国意识、文化交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国际视野、平等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随机整群抽取的378名济南青年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 当前济南市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表现出更多的个体价值取向,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人生价值手段上,表现出更多的自我取向和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具有"意识"和"政治"两方面的内在一致性,编辑作为生产、传播与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给受众的主要媒介,在作出文化选择之时必然会将其所具有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融入其中;同时,国内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形势和国际和平演变进一步加剧的形势也要求编辑具有政治意识。编辑必须在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础上,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正面建设引导为主,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1.
当代青年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无论是社会、学校、家庭还是他们自身都对这一点有充分认识。当代青年并不单单是个时间概念,更多地表现在观念、意识和与即将面对的时代挑战所需要的能力结构上。笔者就近年来团干、青年培训的感受,对这一课题作一探讨。1.网络意识和交际意识马克思讲:“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代青年置身于一个高度分工、高度合作的社会,更能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密切联系。荣格心理学提出“团体人”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一个现代意义的“我”和传统意义上的“我”,加上…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在本质上对应并区别于臣民意识.实现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必然.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任务就是要使公民意识与我国社会制度的先进性和现代化相适应.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推进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创新教育模式,营造培育条件,让公民意识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3.
创新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国家的繁荣富强诸方面意义重大。当代青年创新意识的社会培育重点在于努力培养青年与创新意识相适应的现代意识,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超越传统的思想羁绊,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4.
合群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本能,也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合群意识教育就是通过匡正大学生对合群的认识、增强大学生对合群的向往,进而深化大学生的合群意识、提高大学生向善合群的自觉主动性。大学生合群意识教育主要包括协作意识教育、互利意识教、奉献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其标志就是实现由人民向公民的转变,并使之具有公民意识.目前占全国青年人口大多数的农村青年,由于受社会、历史、文化、体制的影响和教育的缺失,普遍存在公民意识淡漠的现象.扭转这种现象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公民意识发展的经济基石;大力推进公民文化建设,建立公民意识发展的价值导向;大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公民意识发展的社会保障;大力推行公民教育,做好公民意识发展的思想启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公民意识”写进大会报告,同时明确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其公民意识水平攸关国家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决定中国能否以强国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何将当代青年人培育成为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科意识对于学科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意识的建构值得探讨.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意识是指研究者从本土女性社会学学科建设出发,自觉遵循本学科内在发展规律、规范进行学术研究、对自身与学科的依存关系以及与研究共同体保持统一所应该具有的知觉状态.学科意识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前学科意识时期和学科意识建构时期,经历觉醒、形成、深化和确立阶段;学科意识的未来走向会面临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18.
赫雅书 《理论前沿》2008,527(14):30-31
在新时期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不应该仅仅从个体政治道德的角度和层面界定公仆意识的实践意义。应当指出,在更深层面上,强化公仆意识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虽然当代青年社会主体意识主流健康,但仍在价值观、道德观、责任感的认识与实践上存在某些偏差.基于社会适应理论视角,破解青年社会主体意识错位的关键,就是通过培育青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观体系、弘扬青年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道德建设模式、创新青年以社会主义公民责任感为关键的责任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从周恩来的早期文集(1912·10—1924·6)来看,青年周恩来关于人的现代化意识和社会现代化意识非常强烈,其中人的现代化意识主要体现在开放性、创新性、进取性及既独立又贯穿于其中的科学理性精神;社会现代化意识主要体现在政治现代化上,他有革新、改造社会的强烈动机,希望通过"革新",实现现代化。但是由于他希冀的"革新"这座桥梁受到了太大的阻抑,才使他走上了通过革命来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道路。青年周恩来现代化意识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第一,重视自我主体的现代化诉求;第二,重视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全面协调发展;第三,能够自觉地做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