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九八三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二大召开以后,我国理论界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对加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有些理论问题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问题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这是我们都知道  相似文献   

2.
一、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理论基础、产生标志及与其它相邻科学的关系。l、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传统的观点有五种,一、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阶级斗争规律的科学;二、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三、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  相似文献   

3.
《新视野》1985,(1)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重点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的具体条件。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八大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概括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历史性飞跃。这是我们党90多年来坚持正确理解和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结晶。这一理论概括最显著特点是,突破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条化学理化理解,依据理论与实践创新概括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最大公约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和逻辑,同时又深深扎根于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和丰富经验之中。这个理论概括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最锐利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的与时俱进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芳 《求实》2003,3(7):28-3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的结果,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随着时间的延伸和空间的扩展,随着革命斗争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严书翰 《新视野》2004,3(4):12-14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成果。邓小平理论从多方面创新了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执政党建设理论等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冀维纳 《世纪桥》2011,(9):37-39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观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具有历史局限性。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观提供了实践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观,深刻反映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内涵、根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系统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其蕴含的科学真理对研究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仍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越发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科学社会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即科学社会主义正确指导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充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科学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发展》,是山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宋士昌同志,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提高教学效果而写的一本较好的辅助教材。将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胜利,离不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算起,大约半个世纪,俄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观了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由一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揭示了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前的金融危机又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只有坚持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变革,是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发展的重要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坚实的事实依据。无产阶级日益发展壮大,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牢固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巨大发展,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条件。以此为视角和依据,马克思恩格斯还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等,大大丰富了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党校教育正规化的需要,华东地区党校于七月六日至十日在庐山召开第二次科学社会主义教育座谈会,研究党校教育正规化后,如何搞好科学社会主义教学和讨论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注入新的原创性内容,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全面分析当今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创造性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明确提出共产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源和逻辑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当代现实体现和实践形态,科学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战略安排,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的基本依据与准则,规定着社会主义的本质、立场和方向,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我们党在90余年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始终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经过艰辛理论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  相似文献   

15.
辛向阳 《前线》2017,(3):4-9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处处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闪耀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光芒,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历史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立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理论,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  相似文献   

16.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现实基础和理论结构1、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理论界一直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许多同志还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恩格斯在1885年关于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思想,是特别强调无产阶级的解放的,这同他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有关。但这一研究对象似显狭窄,还应包括无产阶级以外的广大  相似文献   

17.
李雪 《理论研究》2023,(1):74-80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意在理论上研究人类社会形态的一般规律。而作为具体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在实践上建设有特殊规律的社会主义国家。两者在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旨归的演变过程中鲜明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主义。追根溯源两者的关系是源与流、根与叶、标与杆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辟提供了根本原理、实践动力和价值归属,反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形态、制度模式和价值动能。在新时代树立起理论标杆和理论自信,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文明提供强大理论支撑,为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与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变革,是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发展的重要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坚实的事实依据。无产阶级日益发展壮大,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牢固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巨大发展,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条件。以此为视角和依据,马克思恩格斯还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等,大大丰富了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论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领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思为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周祥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是一部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光辉文献。《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在当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受到了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检验。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中冲破缺口,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根据苏联的国情,强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必要;苏维埃政权的中心任务是搞经济建设,既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又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捍卫并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