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想信念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发动机、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决定着人们的前进方向和精神状态。高等院校在培养现代化事业接班人的同时,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育人的首位、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这是当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是新时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漫谈宗教信仰文化思想平顶山市河南第一绢麻厂赵旭儒古往今来,在人类发展史上,不少睿知明哲之人,都在探索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怎样?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和人生的价值这类命题经常困惑着人们,吸引着人们,使人们对诸如:“善恶”、“正义”、“荣誉”“幸福”...  相似文献   

3.
在“5·12”这个黑色的日子里,灾难降临到了人们面前。恐惧、希望、困惑……牵动着13亿中国人民的心,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从自然经济——农业社会向商品经济——工业社会的历史过渡,中国近代经历了一场深刻而又曲折的价值观念的变革。“五四”时代无疑是这场变革的关键时期,它以百家争鸣的文化革命形式提供了新的理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五四”运动的产物,对“五四”价值观念作出了特定的选择。70年以后的今天,人们返顾这一历程,为解决当今普遍存在的价值迷失的困惑,必然会对“五四”理想作一次新的选择。这种历史的回旋表明,“五四”理想至今仍然是可供社会选择的一种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教育是培养一代跨世纪的建设人才。21世纪的教育给受教育者的基本能力就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培养创造精神尤为重要,这已成为世界教育界的共识。而别学和实践证明,人们对美的认识和追求往往构成科学创造力的动力。人们的审美能力往往直接成为科学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或为研究提供必要的手段。审美教育发展着人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操作力,这本身就在促进着学生智能结构的完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与熏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  相似文献   

6.
最近,京城流行着一本您所写的《中国社会的困惑》(以下简称《困惑》),尽管是一本严肃的学术专著,也很厚,但是,因为它反映的是当前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人们爱读,也很受社会关注,因此想就此书的一些问题向您请教。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当今中国社会会出现这么多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回总体来说,《困惑》一书中所研究的诸如社会风气的滑坡、腐败的泛滥、犯罪态势的居高不下、国民心态的失衡、人的精神疲软等问题,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之间失衡的产物。为什么两者会失衡?我想,它由来已久,成…  相似文献   

7.
一、要摆脱思想上的“困惑”,增强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心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给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从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有些做思想教育工作的同志,面对这股强劲、深刻的变革潮流产生了种种“困惑”和失落感,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信心不足。有的感到当前的“大环境”负作用太大,不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感到人们现在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不再信“务  相似文献   

8.
电子阅读器,让纸质书永远消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9,(12):30-31
英文单词“Kindle”的意思是“引燃、点亮、煽动”,做为全球第一大网络书店公司亚马逊(Amazon),用这个名字来命名其推出的电子阅读器可谓给予了厚望。按照历史看来,亚马逊的确一直在颠覆着传统,改变了人们的购书方式,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这次,它则想依靠Kindle电子阅读器来改变出版业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适逢“六一”国际儿童节,特别邀请诸位参加我们的座谈会,共同探讨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除烦恼、困惑,同时也帮助成年人学习到一些正确的教育方式,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此作为我们奉献给“六一”国际儿童节的礼物。我们发现目前有许多研究机构、媒体在研究、探讨如何培养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问题,孙云晓老师就提到:“习惯是人生之基,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很  相似文献   

10.
“去中国化”的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编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7年“解严”后,台湾的历史研究逐渐渗入本土主体性问题。李、扁上台以后,开始有步骤地将其导入中学教育,并将台湾“本土主体意识”当做培养“台独意识”的工具,以台湾“教育部长”杜正胜提出的“同心圆理论”为依据,在1994年、2002年、2004年分别进行了“去中国化”的中学历史教育大变动。通过一系列压缩中国史、增大台湾史的教纲修汀,逐渐将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台湾史”与中国史分离开来,并将“台湾史”作为中小学历史教育内容的主体。这种隐匿着“台独”意洪的“青少年历史思想改造运动”,其最终目的是培养与形塑台湾青少年新的民族与国家认例。  相似文献   

11.
满炫 《群众》2009,(12):74-75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以暂时的不公平换取公平教育上海师大教授李培栋“教育公平”就实际情况而言,是一句空话。因为社会的每个成员收入、住房、医疗不公平,何来教育公平?当然,“教育公平”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事实上目前存在着不公平,我们就得承认它,争取在一个足够长的历史阶段中去否...  相似文献   

13.
“三观”教育:思想建设的一个深层次问题董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涉及人们精神世界的内核,是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深层次问题。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认识或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的信仰、思想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效果。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4.
看了《民主与法制》杂志2011年第23期的《“民意”“上意”与“法意”》一文,我觉得,无论李昌奎“死缓”的最后判决如何,人们看到的是在公开透明的司法环境下去审视它的审判历程,并期待着见证刑事司法的再一次公正。但从历史上看,死刑的废除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刑罚现象演进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安院校担负着为公安机关培养合格人民警察的重要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各公安院校都把“政治建校”、“政治建警”作为办学宗旨,并对学生实施警务化管理。因此,公安院校在办学性质、教育教学内容、管理方式等方面与地方高校有较大区别。它不仅要求学校必须始终将“两课”放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第一位,而且要求“两课”教育教学自始至终必须围绕着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育与管理、实(见)习等教育教学活动展开。上述方面决定了公安院校的“两课”教育教学必然呈现出一种与普通院校不同的特点。根据教育部社政司…  相似文献   

16.
郑金凤 《前沿》2006,(2):100-101
在当今我国道德教育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活动中,以受教育者个体“私德”的培养为目的的教育体系和由其决定的教育实践活动还居于主流的地位,它决定着人们思考道德教育的方向,决定着道德教育活动的方式、途径、方法和道德教育的最终效果。以“公德”优先为道德教育目的的选择是适应我国现代社会转型的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这一道德教育目的的建构有着现实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条件,是有效处理“私德”和“公德”之间关系,实现当代道德教育重振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尽显女性风流本刊记者王秀英“仓廪实而知礼义”。随着物质生活的丰裕,精神文明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渴求。精神文明博大精深,它既包含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也内涵着人与环境的优化,人际关系的优化。人们在构建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也在创造性地营造着一种与之...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一词源远流长,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才得出的概念。文化是一种悠久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多年来它一直是中外学者比较关注、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尚未统一定论的概念。西方“文化”一词主要源于拉丁文“Culture”,它的原意是指经过人们加工、培养、教育等产生发展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例如天然的燧石不是文化,但经过人打制成的石刀、石斧等石器则为文化。 英国文化人类学者爱德化·泰勒(E.Tyloy)在其1887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第一次赋予了文化概念的现代…  相似文献   

19.
学校德育担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德治教、依法治教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奏响了学校德育的主旋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如何落实?我认为,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涵盖这一切的基础。“最基本的往往是最重要的”,增强公民意识的教育,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培养公民意识是“以德治教”的基础公民意识首先是一个德育范畴。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世纪之交的特殊历史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高校教育定位的目标,各高校实行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就是为培养出具有多方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采取的举措。大学生在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不仅要掌握自己本专业知识,还要通晓和熟悉艺术和人文学科。音乐教育作为美育,它的作用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