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家齐  陈萍 《台声》2022,(21):76-79
<正>我来自台湾,是一名“80后”青年。25年前,父亲生意发展到上海,我因此来到上海读幼稚园,从那时起便爱上了大陆。12年前,参加高考时,我特意报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并顺利被录取。毕业后回到台湾读硕士,偶然机会认识了一个美丽的武汉女孩,初次见面便一见钟情。为了能和心爱的女孩经常见面,我在服兵役期间想方设法留在台北。后来她要回大陆发展,我又果断离开台湾的亲人,陪她一起回到大陆。经历了6年恋爱长跑,  相似文献   

2.
中国腾飞     
自1970年以来,像中国这样迅速地或者引人注目地发生变化的国家寥寥无几。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已经完全使其经济市场化,并从生产质量低下的和简单的出口品变成生产复杂的高技术商品,与此同时孕育了活跃的私营部门并吸引了近5000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已变成一台巨大的出口机器。虽然这种空前成功引起中国的邻国和贸易伙伴的不安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应该成为担忧的理由。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18)
<正>这是我第一次来大陆。一直以来,我对大陆的印象都停留在台湾新闻报道或台湾本地人口中所言的"没落"地区模样,具体来说,即是经济条件没那么好,并且还不时会有人在马路边解手等现象的发生。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使我赴大陆前感到些许不安。不过,我又想,既然来的是首善之都"北京",那么人民的素质应当不至于过低,所以我就又安心了许多。我7月23日下午抵达北京。即使  相似文献   

4.
台湾的经济增长率在 2 0世纪 6 0年代年平均增长 9 1 %、70年代 1 0 2 %、80年代 8 1 % ,持续保持了高速增长 ,90年代也保持了 6 4 %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亚洲金融危机后 ,台湾经济所受危机的影响在亚洲地区中属最小 ,台湾经济素有“亚洲优等生”的誉称。为此 ,台湾第一次经历了较严重的经济衰退在台湾居民心理上引起了很大的不安 ,企业界又掀起了往中国大陆投资的高潮 ,台湾居民对中国大陆方面所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支持率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对安全保障也有影响。为此 ,自 2 0 0 1年夏季以后 ,经济复苏问题便成为了台湾执政党与在野党的…  相似文献   

5.
起步     
我是属于那种走路较早的孩子,听妈妈说:“8个月时我就能撒手稳步走路了。可是一夜的高烧后便陡然将欢跳行走了一年的我瘫去了双腿。病瘫后,带给双亲的不安、焦虑和一切不易我都记不得了,只记得在父母奔走医治中我渐渐可以站一会儿了。 5岁的时候,父亲常将我靠在  相似文献   

6.
2002年11月,在台北,我参加了一个大陆新娘抗议待遇不公的记者会。当得知我是北京《人民日报》的记者,一位大陆新娘竟激动得和我热烈拥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20)
<正>215.我是一个大四学生,明年即将面临毕业。继续深造或者步入社会、回归家庭或者远行奋斗、勇敢创业或者安于稳定......我面临着太多选择。虽然偶尔也会烦恼,会对未来感到担忧,但是我想对所有和我一样的大四学生说一句:年轻就是我们最大的本钱,年轻便有无限的希望与可能!——首都师范大学林之凡216.回望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体验当今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我发自肺腑地感到骄傲与自  相似文献   

8.
《春秋》1997,(1)
我父亲华朝清,是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由济南机场经郑州随国民党部队到台湾去的。赴台前后,他在部队开车,有一手好本领。在50年代,蒋介石视察金门岛时,曾为蒋当过一个星期的临时司机。后来由部队退役,因当时回家无望,他便埋头苦干,创建了一个运输公司,并在台成家立业,现有老伴,一子二女和一个小孙子。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我父亲先后回大陆探亲8次。最近一次回来,他谈了一些对祖国大陆、海峡两岸有关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杜少典  皮导 《台声》2023,(3):80-83
<正>我叫杜少典,1994年出生的河南人,如今带着台湾女友环游大陆。24岁,因为一次偶然机会,我来到台湾做交换生。那时候我有三个目标:一是在台湾跑一场马拉松;二是骑自行车环游台湾岛;三是找个女朋友。谁能想到,短短4个月的留学时间,我真的完成了这3件事,不仅找到了一个台湾女友,后来还把她带回大陆,开启了环游大陆之旅。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两岸关系趋于缓和的一年。这一年,应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相继访问大陆,实现了两岸党对党的沟通交流。然而,这一年对民进党来说,却是极不顺利的一年,用吕秀莲的话来说就是:“风不调,雨不顺,‘国’不泰,民不安。”在政治上,陈水扁的第二任期尚未过半,“双脚却跛了一半”;在经济上,“基本面正急剧恶化”,“沉沦的序幕正缓缓拉开”。笔者仅就一年来台湾经济的基本状况作以下简析。经济增长率骤降至4%以下经济增长就是GDP的增加。GDP增长得快,经济增长率就高,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1.
开心一刻     
牙科医生约翰每次给病人动手术前总要同他们谈一会儿话,尽可能解除他们的紧张感。有一次他同一位当警察的病人谈了几句后,便问他是否有什么问题。“我只有一个问题,”警察不安地说,“我从没给过你罚款单吧,是不是?”  相似文献   

12.
<正>我出生在大陆,目前在高校从事继续教育工作。我的姥爷是台湾阿美人,新中国建立前他来到大陆,由此有了我们一家。我们家就是"两岸一家,同根同源"的一例。小时候,姥爷常常给我讲台湾的历史。从他那里,我知道近300年来,台湾经历了太多磨难,自17世纪起,台湾先后遭受到来自荷兰、西班牙等国的入侵。《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直到二战胜利,台湾才回到祖国怀胞。虽然大陆与台湾至今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当今世界的普遍共识。一个中国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原则,是共识,更是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台声》2011,(7):112-112
我是一名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我是通过一次台生聚会了解到你们的杂志的,我看到你们杂志有一个叫《我看大陆》的栏目,不知我能不能给你们投稿,写写我在大陆上学这几年的经历跟想法呢?  相似文献   

14.
虽然在美国可以说丰衣足食,但远离了祖国,闻不到祖国母亲的气息我便会不安。这是我生活中的感触,也许就是我一定要回国、一定要回故乡创业的主要原因吧!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5)
正新年的欢闹渐渐褪去,人们又进入了一年忙碌的轨道。然而2016年的新年对于我这个第一次在大陆过年的河南女婿来说,却是一种格外的体验,让我有机会了解到大陆新年是如何度过的,至今还在幸福回味。而且这次过年也是我的姑姑第一次从海峡对岸来到大陆,过上了一个充满大陆特色的新年。在我的印象里,以往过新年的方式,因两岸共同的习俗,都是妻子随着丈夫回夫家过大年初一,对于很多在大陆生活的两岸婚姻,很多夫妻都  相似文献   

16.
胡平 《同舟共进》2009,(3):48-53
【彭真的担忧与黎玉的坚决】 1946年夏天,中国各个解放区里地主富农大面积地不安、惊恐,或者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这源于是年3、4月间,几位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一次赴延安的工作汇报。他们是来自晋冀鲁豫解放区的薄一波、来自华中解放区的邓子恢、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我就密切关注国家各项事务。2021年,我来到大陆学习,短短一年时间,便感受到了大陆各方面的飞速发展。我去了山东、浙江、湖北等地调研,看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都稳中向好。尤其浙江一行更是印象深刻。在湖州市安吉县,我看到了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的建设成果,看到曾经受到污染的河川变得洁净,看见美丽乡村建设,人民在美好环境下安居乐业,这些景象无不在我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对于“两山理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通过实地调研、亲身体会,我真正了解到,路线正确并切实落实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建民 《台声》2008,(12):18-19
改革开放30年,是大陆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是大陆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迅速崛起的30年,是成功发展的30年。创造了一个“新的经济奇迹”,造就了“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海峡对岸的台湾来说。则是另一种不平凡的30年,是经历了从亚洲“四小龙”之首到亚洲“四小龙”之尾的30年,更经历了从辉煌发展的20年到失落的10年。在这30年的发展中,海峡两岸的经济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台湾经济实力与大陆的差距迅速拉大。  相似文献   

19.
修菁 《台声》2022,(17):62-63
<正>日前就读于天津市一所小学的小台胞蔡文珊、蔡元熹姐弟共同创作了一封诗歌体书信《我想告诉你》,向台湾小伙伴讲述儿童视角下的大陆样貌。蔡文珊、蔡元熹姐弟生长在一个两岸婚姻家庭,幼时常年随在岛内的阿公阿婆生活,上小学后跟随父母到大陆生活。两岸间的生活经历,让姐弟俩对生活在海峡两岸的至亲和小伙伴都抱有同样的惦念和情感,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大陆成为世界输入贸易大国与亚洲经济中国大陆经济自1978年底实行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虽有起起伏伏,但取得了9%以上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的高速经济增长。经济的高增长带来了内需的扩大,经济改革开放的进展带来了外国企业的出口工业生产基地向中国大陆的转移,贸易自由化的关税降低与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带来了中国大陆走向世界输入贸易大国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大陆的进口贸易额的增长十分显著。2000年中国大陆的进口贸易额为2251亿美元,到了2003年增大到4128亿美元,约增大了一倍。结果,中国大陆的进口贸易额在世界进口贸易总额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