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打进入敬老院,日子过得很快乐;全托党的政策福,其乐无穷乐融融……”73岁的郭长征一语道出了敬老院老人的心声。 下棋、打牌、练健身,走进新疆博乐小营盘敬老院随处可见老人休闲的景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城建二公司2000名职工心中,“01875”这组普通的阿拉伯数字,几乎就是公司十八项目经理部经理刘尊福的代名词。提起“01875”,职工们就知道刘尊福;一说刘尊福,职工们就自然想到了他几年前首创的“01875”数字管理法。  相似文献   

3.
经济班子集体访华格林斯潘,一个总是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地点的人,这回出现在中国。他一如既往地沉默。在无数个中国记者的话简、录音机和镜头前,他还是像以往那样,都以微笑来应对。在所有媒体可以看到的场合里,他唯一的一句话是在共同来访的美财长斯诺耳边的低语。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来形容,真可谓惜语如金。据说到中国来是这个被形容成美国的“经济沙皇”的八旬老人任上的最后一次出访——如果布什找得到他的接班人的话。在五任美联储主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赵耀东先生是台湾经济界知名人士,曾在台湾筹建“中国钢铁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曾任台湾“经济部长”、“经建会主任”。本文是他在台湾大学机械系讲演的摘录,选自经济管理出版社《我们不能再等待》一书。  相似文献   

5.
卢雁 《南风窗》2014,(26):60-61
颁奖词: 作为一个老报人和副部级退休干部,亲身经历改革“潮起潮落”的周瑞金给自己的定位是“痛苦的清醒者”,而不愿只做一个“拍拍手点点头,讨人喜欢的老人家”。他坚守着自己作为一个老共产党人的底线和规矩,但他认为,发表不同意见,也是一种忠诚。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对这位老人表达一份由衷的敬意。  相似文献   

6.
一次,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见一位老人上车无座位,立即起身让出自己的位子,并扶老人坐下。老人笑着拍拍他的肩:“谢谢你。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又一次是个年轻姑娘,主动给一位抱着幼儿的妇女让座.妇女高兴地大声对孩子说:“快谢谢姐姐.长大了你也要学姐姐的好样啊!”  相似文献   

7.
站在写字台边的那个老人正在发怒,纽约电话公司的年轻调查员伯罗姆坐在他的对面,不知说什么好。原来这位怒气冲冲的旅馆老板,写了一封极其严肃的信——一封充满抱怨意见的信——寄给电话公司。公司派伯罗姆专门来调查处理这件事。伯罗姆事后对人说:“他一听我是电话公司派来的人,脸色立刻变得铁青。”伯罗姆的任务是通过调解,平息那老人火山般的怒火。他一边挨骂,一边琢磨着对付这老家伙的办法。最后伯罗姆决定一言不发。那老人把他臭骂了一通之后,伯罗姆讲了几句表示同情的话,老人顿时平静下来。他拍着年轻人的肩膀说:“小伙子,你说得不错,我就喜欢你这样痛快的人。不过,我讨厌你们那个混蛋电话公司。”  相似文献   

8.
大溪沟街道胜利路社区年近七旬的雷现泉老人满头银发、面善慈祥,他热心公益事业的事情在社区广为人知,大家都称他为“社区最可爱的老人”。他1998年从监狱系统退休后,作为社区的“五老”和街道的“团建工作指导员”,他特别关心辖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敬佩。  相似文献   

9.
讽刺与幽默     
《南风窗》1985,(8)
迷路的老头高老头每天去公园而准时十二点半回家吃午饭。一天十二点钟,一辆警车停在高家门口,警察挽着老人下车说:“这老人家迷了路,打电话请我们送他回家。”警察走后,家里的人问老人:“你走公园的路有二十年了,为什么会迷路?”老人讲:“我感到有点累,不想走路回家。”  相似文献   

10.
和凌汉老人所盼望的生活,是永远和纳西古乐相伴,直到愉快地去另外一个世界。这位75岁高龄的纳西族老人每天晚上都要按时到古城里的乐会,和其他老人一起参加一个多小时的纳西古乐表演。他说:“演奏一天,我们就快乐一天。”表演还可以使老人赚到不少钱。“但那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这是广州西关一间老式房子的客厅,20多平方米的屋子,没有窗户,家具也已经陈旧得仿佛与这个时代脱了节。这间屋子一点也没有我心目中“教室”的影子。谭显浩先生是一位78岁的老人,矮小瘦弱,背也微微驼了,他也没有一点我心目中“教育家”的形象。然而,就是这个老人,就在这间屋  相似文献   

12.
在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一位年轻的大学生给站在身边的老人让座,没想到竞被老人拒绝了。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大学生再次请老人坐下,又被拒绝了。年轻人可能感到有些意外,有些尴尬,嘴里嘟哝了一句:“你摽我呀”(当地方言,即“你耍我”之意)谁知老人竞将“摽”听成了“嫖”,扬手便打了年轻人一耳光.还气愤的说:“我活了70多岁.一辈子清清白白。还从来没有人说我嫖过呢!”小伙子的嘴被打出了血。牙也有一颗被打松了,他很是伤心:“我只是说了句口头语.不是你说的这个嫖呀!我不是在骂你呀!”老人大概也觉得有点冒失,掏出了200元作为赔偿,但拒绝道歉。(据M《时代快报》)。  相似文献   

13.
告别薄一波     
樱紫 《南风窗》2007,(3):10-10
1月15日,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原副总理薄一波辞世,这位99岁的老人在众人的悼念中结束了他光辉战斗的一生。薄一波解放后历任第一任财政部部长、国家建委主任、  相似文献   

14.
从前有座山,山上没有路,也没有电。每一代人身上,默默延伸着同一个主题。它的名字叫贫困。有一天,山的儿子从台湾来。他60岁了。已经有半年时间,老人在台湾吃力地锻炼跑步。每一个清晨,老人都会唤起那跟荒山一样沉重的回忆。“从山上,我要跑回去……”清明时分,老人来了,带着6只手电筒。他没有跑,他哭了。班车穿过满目青山,开到他亮堂堂的家门前。几天后,老人象个孩子,喃喃着:“共产党,搞扶贫,通电修路到山村。”这故事,发生在1988年,广州最北部山区,一个小村子里。  相似文献   

15.
博塔之死,揭示了一个宽容社会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一所孤零零伫立于南非开普省荒郊野外的破败房屋里,一个老人又一次被时时袭来的中风击倒,两周后,老人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安详地合上双眼。他就是南非“前国家领导人”、种族隔离制度最黑暗时代的南非前总统彼得·博塔。他于2006年10月31日辞世,终年90岁。如果不是他的死,人们还处于对历史上黑暗的种族隔离制度的集体失忆中。他的死,唤起了“当年支离破碎的社会的痛苦回忆”,纳尔逊·曼德拉沉吟道。种族隔离制度是一种以肤色划分人们优劣与贵贱的歧视性社会制度,是少数白人凌驾于多数非洲黑人…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一年是“9.11”恐怖事件之后第一年。因此,在2002年即将过去之际,现在正是回顾一下的时候,那么“到底谁是世界新秩序的赢家和输家呢?”输家显然是萨达姆、沙特阿拉伯、穆巴拉克、阿拉法特,当然还有“基地”组织。“基地”组织可能没有被消灭,而是在逃。而赢家是以色列、印度和饿罗斯。很  相似文献   

17.
回忆录     
董行 《法制博览》2010,(3):43-43
最近我看了一个谈话节目,讲的是两位退休老人养着啃老的儿子、媳妇和两岁的小孙子。一次老太太生病住院,小两口不但不照顾,甚至都不到医院去看看。老人们很是心寒,于是决定“断供”。不想这惹恼了儿子,儿子便想出一个坏主意来惩罚老人——卖老人的孙子(他自己的儿子)!  相似文献   

18.
郭从友 《工会博览》2004,(11):43-45
在北京五建公司,一提起封志德,熟悉他的过去的老人儿自然会想起那个善于在绿茵场上、不知疲倦地奔跑的“黑子”;现在,人们看到是那个在工地上不分昼夜地忙碌着、创“连续五年工程不断档,建设工程个个都是局样板工程或局优质工程”的36~#项目部经理的“黑封”。人们之所以把“黑子”的称谓改称为“黑封”,这也  相似文献   

19.
丰卫宣 《工会博览》2006,(20):57-57
史文华,女,1968年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市丰台卫校,同年起至今任北京丰台医院护士,工作后取得协和医科大自考大专学历,主管护师,1995年加入民盟,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史文华参加工作20年来,始终不怕脏不怕累,对病人照顾得耐心周到、细致入微。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护理是我一辈子的事业”。史文华在内科病房担任护士的时候,曾经有一位老人因患脑血栓入院,生活不能自理,她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为老人洗脸、洗头、洗脚,一  相似文献   

20.
4月7日,台湾“立法委员”李敖在“立法院”教育委员会质询时,一上场,就要求教育部长杜正胜、台大校长陈维昭、清大校长徐遐生、中央大学校长刘全生、台东大学校长郭重吉、台湾师大校长黄光彩等入列“备询”。李敖训斥他们:当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敢站出来和北洋政府对干;傅斯年当台大校长时也敢和政府对干,他们是第一流的知识分子。李敖又说,当年警总查禁他的书时,他要弟弟顾着,但弟弟却跑回家“大便”。为此他骂弟弟“肥水不落外人田”。话锋一转,他说,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