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中辉  宋松 《检察纵横》2012,(12):39-39
近期,我省检察机关依法起诉了被公安部列为制售“地沟油”犯罪十大典型案件之一的抚顺市郭某等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2010年4月间,郭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在经营食用油过程中,从山东省肖某、柳某等人处购进利用“地沟油”生产的“食用油”,在对外销售时,或将“地沟油”与正常的食用油勾兑,或告诉买家自行勾兑,自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间,以低于市场价格将“食用油”销售给辽宁、吉林等地粮油经销商1771.71吨,金额1558万余元。  相似文献   

2.
刘武俊 《政府法制》2012,(10):11-11
为确保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通知。对生产、销售“地沟油”的7种情况明确了定罪量刑标准,根据通知,涉及“地沟油”犯罪的,最高可判死刑。  相似文献   

3.
《江淮法治》2011,(23):23-24
9月14日.在“铜陵市民论坛网”上.网民“江南2118”发表了题为“地沟油!地沟油!地沟油!”的帖子:“今天上午8点6分.一辆车牌为皖G16972的小型货车在螺丝山广场旁边的巴爷、巴渝川菜馆后门口捞取、收集地沟油,车上有5个油桶,请有关部门立即查清这些地沟油的去向.在市民论坛公布清查结果。”第二天,  相似文献   

4.
漫画三则     
《公民与法治》2010,(8):56-56
混上餐桌的“地沟油” 吴之如·文并画 《广州日报》报道,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对记者说,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至300万吨,也就是说,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相似文献   

5.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头承诺,而应当立即采取行动。近年来“地沟油”大量流入百姓餐桌问题深使政府头疼,更让百姓堪忧。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要求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切实保护消费者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10,(8):6-6
3月1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对于采购和使用“地沟油”的餐饮服务单位,情节严重的将吊销其餐饮服务许可证。  相似文献   

7.
曲宣 《法律与生活》2013,(19):28-29
正当全国严打地沟油、科学家研究地沟油“上天”成为飞机航行燃油之时,云南一家被誉为“明星”企业的油脂公司却将地沟油送上百姓餐桌,以非法手段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舍弃了基本的企业良知与道德。企业因此而土崩瓦解,相关人员受到法律的严惩,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高健 《政府法制》2013,(16):14-14
近日,最高法院出台《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首次对“地沟油”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如果利用“地沟油”加工食品,致人死亡,最高可判死刑。  相似文献   

9.
“地沟油”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需要严惩。《刑法修正案(八)》,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和最高院、最高检《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地沟油”犯罪的刑法规制进行了发展完善。但是当前,我国“地沟油”犯罪的刑法规制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检测难带来的定罪难,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问题以及“地沟油”流入制药企业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治理“地沟油”犯罪。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政府法制》2011,(22):51-52
调和油、色拉油、棕榈油……充斥北京、河北、天津市场的一些油品,其背后可能都和泔水油、炸货油、动物废弃油脂紧密相连。笔者历经一个月、数千里艰难追踪,初步揭开了京津冀“地沟油”产业链冰山一角,天津、河北甚至北京都存在“地沟油”加工窝点,其规模之大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11.
在“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面前,大家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期待也日益迫切。那么,保险真能为转基因食品安全买单吗?如果可以,如何才能更好地买单呢?  相似文献   

12.
“地沟油”犯罪不仅严重侵害了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管理制度,损害了广大民众生命健康等人身、财产权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国家形象、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法处罚性.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出台的《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及时将“地沟油”入罪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法律意义.但是,《通知》抽象的概念表述、笼统的罪名罗列、狭窄的主体范围等缺陷,再加上检测“地沟油”技术滞后等现实条件的制约,在司法实务中缺乏严惩“地沟油”犯罪的操作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张梦 《检察风云》2011,(20):45-45
近年来,国内先后发生了“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毒豆芽”、“合成假如牛肉”等众多恶性食品安全事故,老百姓发出中国还有什么东西能放心吃的感叹?  相似文献   

14.
一语惊人     
《法治与社会》2011,(5):F0002-F0002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治滞后,就会加剧诚信缺失、道德滑坡。  相似文献   

15.
“你一定也吃过地沟油。”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何东平曾对记者说。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相似文献   

16.
“地沟油”、“松香鸭”、“毒豆芽”……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紧揪着百姓的心,也成为各级人大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让广大群,众吃得放心,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把食品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拿在手上,连续两年开展食品安全方面的专题监督。打响了一场保卫餐桌的持久战——.  相似文献   

17.
1946年夏,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曾有一次不幸遭遇:因进食了用与当今“地沟油”相似的食用油烹饪的菜肴而导致中毒……  相似文献   

1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百姓对生活质量最基本的诉求,因此负有监管责任的行政部门是守住百姓餐桌安全的重要关卡,责任重大。然而,近年来日益频发的“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却一再触动老百姓的神经,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质量也一再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与生活》2012,(17):28
专家告诉我们,地沟油的毒性百倍于砒霜。餐厨垃圾中的废弃食用油脂,通过加工、过滤可制成地沟油。有数据显示,每年有多达300万吨的地沟油流向国人餐桌。2012年8月1日,《深圳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将以特许经营、有偿收购、高额罚款等办法重拳整治地沟油。目前,该市各区正在加快推进餐厨  相似文献   

20.
高峰 《法人》2011,(10):6-7
政府监管地沟油,确保其不流上餐桌,需要管理成本,这个成本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成本”指政府用于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和保障国民身体健康的财政开支;“被动成本”指用于加强监管、打击犯罪的支出。两种成本相互关联、此消彼长,但显然前者的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