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20世纪末在国际关系领域中,所谓"认同"的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认为,国家的自我认同就是国家的自我意识,是国家对于如何"安身(在社会中的定位)立命(存在的意义)"的反思."他者"是一种对立性的存在.在国家认同的问题上,西方学者往往都倾向于将"自我"与"他者"间的斗争视为达到自我认同的途径.这并不是国际关系学者的独创,因为西方思想的两大源头古希腊思想和希伯来思想,在对自然和社会的看法中都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并且在西方近代思想中也得到了反映.中国传统思想中关于个体自我认同的看法与西方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构造中国自己的国家认同理论.  相似文献   

2.
进步论的历史观在当代虽然受到了普遍的怀疑与反思,但在当今世界仍占据着支配地位。个体生命对"进步"的体验与评价和作为一种观念的"进步"之间的张力一直隐含在进步观之下,具体表现为进步观这种话语的总体性与个体对"进步"的体验与评判的个体性之间的张力。这种话语的总体性最显著地表现在历史哲学中,而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个体对"进步"这一话语评判的合法性也随之得到了确立。  相似文献   

3.
西方的话语霸权和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弱势给中国造成了"话语困扰"。价值观是话语权的源泉,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党的十八大提出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倡导从身份与认同来认知社会,为分析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话语权提供了视角和可行路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话语权应该依托于中国国家权力,并通过国家间主体互动区分"自我"与"他者"身份,批判作为"他者"身份的西方价值观,以此解构西方话语权,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将自我意识视为精神现象发展的转折点,而苦恼意识则是自我意识的完成,它完整地展示出人类所有精神形态的基本辩证结构。近代以来,围绕哲学与科学、知识与信仰、理性与虚无的争论无不源自自我意识这种令人“苦恼”或“不幸”的辩证结构。认识到这种结构就是人的根本的生存状态、存在状态,这不但是人追求自由和幸福、克服虚无主义的起点,也是人的使命和命运。  相似文献   

5.
哲学思想被公认是深刻、晦涩难懂的,哲学专业的研究常限于研究某一哲学领域的具体问题,却忽略了对哲学思想背后共通的思维路径的探寻。用思维实验的方法,以黑格尔自由意志的三个环节作为切入点,预设一个命题,界定两个概念,通过层层的推演,还原其哲学思想本真的实际生活经验的根源;通过"实际生活经验——思维实验——哲学思辨"这种"思维的体操"来锻炼我们的思维,为我们理解哲学思想,思考哲学问题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 ,从字面上看有“自然法”之意 ,但绝没有西方“自然法”之内涵。因为无论是从它本意和追求的理想社会来说 ,还是从其崇尚的治国方略上来看 ,“道法自然”思想与西方的“自然法”思想都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休谟的道德哲学以情感主义著称,正义理论作为其情感主义道德哲学的具体展开,在强调正义规则的人为理性设计性质的同时,对正义的道德感进行颇有价值的揭示,从而克服一直以来对正义的认识单单从理性角度阐发的片面性;但由于要同时照顾理性和情感两个方面,因此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在两者之间游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问题是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自然辩证法是评价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的关键,深入分析围绕"马恩关系问题"展开的相关争论,对自然辩证法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正确的道路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强调关注和研究"过程"意味着西方思想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认识模式的根本转变.对黑格尔、马克思和怀特海的过程思想特征的概括和比较表明,这种思维方式和认识模式所具有的根本缺陷及其巨大惯性,是当代西方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冲突的最主要根源之一.只有运用扬弃了"过程"思想的"社会个体生成论",才可能克服这种根本缺陷及其惯性,并找到彻底解决这种冲突的现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语文的学科性质已经争论了许多年,在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以后,这一问题倍受关注,如何理解并贯彻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命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极大深化了人类对自由的认识,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武器。区分“人的自由发展”的两个不同领域,是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从学术界到司法实践部门 ,对“黑社会”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问题都存在颇多争议。在中国 ,从最初使用“黑社会”到现在通用“黑社会性质组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有立法、司法部门的实践经验的积累 ,也有专家、学者在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但无论如何 ,“黑社会”与“黑社会性质组织”仅仅是概念而已 ,对他们的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理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