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易靖茗 《台声》2014,(2):76-80
“婚后第二天,他去上班,我在门口送他,竟然情不自禁主动亲了他,还脱口而出叫他‘宝贝’。他下班回来,我在门口迎接,给他换鞋、脱外套、放公事包……这些都没有人教过我,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这些反应好像都是从身上自然蹦出来的,我的荷尔蒙就这样启动——”“我小时候听说过如果使用筷子时把手指放在筷子上端,长大后就会嫁到很远的地方。所以,在那之后,我都努力把手放在筷子的上端来用。  相似文献   

2.
互动平台     
《观察与思考》2008,(16):4-4
爷爷与奥运同乐 爷爷喜欢体育运动,不仅爱看体育节目,还天天坚持锻炼身体,太极拳、冬泳、长跑是他的最爱。爷爷也是个奥运速,只要是和奥运沾上一点边的东西他都关心。什么时候北京申奥成功的、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是谁夺取的、谁在奥运会上为中国队得的金牌最多,哪届奥运会在哪举办的,他如数家珍;甚至奥运福娃的含义是什么,奥运火炬传递路线图,他都一清二楚。这还不算,就连和奥运相关的文艺演出,他都感兴趣。  相似文献   

3.
无论做什么工作,阎秉心参事形容自己都是“全力以赴”,除了参事室,他其余的工作时间几乎都是在内蒙古中山学院度过的。他掰着指头说:“我已经放弃了好几次参事室组织的旅游机会啦,像去延安、黄山、杭州……”作为由民革内蒙古区委创办的内蒙古中山学院的常务副院长,阎秉心实在是太忙了,况且他办事认真,连检查卫生这样的事情,他都要亲自察看,每一间教室、宿舍、厕所他都不放过。在阎秉心眼里,学校也是最容不下“闲人”的。一个和他相处了30多年的朋友被他“炒”了,阎秉心说,他太闲了,眼里没活儿。走时,阎秉心让人给那位老友…  相似文献   

4.
姚於 《公民导刊》2011,(6):48-49
一张平平凡凡的轮椅,一个体型偏胖的老年残疾人,在靠窗的一个桌子上,一边接受山城阳光的照耀,一边写作他的自传。 他就是周文超。他的头歪着,上半身偶尔扭动一下。因为截瘫的原因,他的下半身是不能动的。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他每天都这样坚持的写着。我们坐在他旁边,这小屋里,每个人都静静地听、静静地看、静静地感觉。  相似文献   

5.
1、张博文从青海大学离休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连续两届担任区人大代表,为社区公共交通、医院、邮政、银行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作了不少实质性的贡献。“他整天活跃在社区,非常忙”。了解他的人都这样说。社区居民许多困难的解决,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哪里有情况,哪里需要他,这位不拿工资、不计报酬的老代表就出现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法制》2011,(30):35-35
跟14岁的儿子一直冷战,因为两周前我打了他,还没收了他的手机。 原因是他上课用手机上网玩游戏,被老师抓住。事后两天从家里偷出妈妈的手机继续在听课的时候“作案”被没收。老师将我们夫妇都请进了办公室,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今年都不让他再用手机了。我俩找儿子谈话,他拒绝交流,哼歌、吃零食。没过一周他竟然找老师,  相似文献   

7.
弱者当自强     
每天早晨,这个老人都要从我们的岗亭经过,每次经过,他都驻足倾听。车水马龙,人声喧嚣,但他能听出前路是红灯还是绿灯。红灯他就停,光明之外,他心明如镜。我们交警都搀扶过他,但他的出现,从未影响过交通。绿灯他就行,方向坚定,步步为营。这座城市的许多人都认识他,知道他天天去火车站卖地图,卖报纸,卖列车时刻表。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小心翼翼地,踏过冬天最后一片薄冰,轻手轻脚地,踩进第一朵春花的芳馨,貌似盲目而明察秋毫,他每走一步都在脱离一个险境,每走一步都令观者为之动容。就是这个每天与我擦肩而过的盲人,令我…  相似文献   

8.
我的爷爷,王振义,在外人的眼中是一位名医、一位科学家,但是在我的心目中,他更是一位和蔼可亲、血浓于水的亲人。他生命不息、研究不止;他关爱病人,更关心家人,这一切都源自于他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悠悠都柳江,古州旧码头,江边零星泊着半新不旧的木船。梁运全一生守着只木船,寒往暑来,生活在江上。他双脚残疾,在古州镇老城区大街小巷,人们都知道他的名字,都知道他救过22条人命的义举。  相似文献   

10.
他的成长可谓曲曲折折,在创业的道路上,每走一步,几乎都有一个致命的伤害在前方等着他。历经一番苦难后,他以自己的成就,带出了数百个小老板。他叫周波,今年39岁,14岁开始闯市场,一切都缘于家庭的变故。  相似文献   

11.
二百多年前,巴尔扎克就曾在他的《风雅生活论》中,将人的生活分成三种:劳碌生活、艺术家生活、风雅生活。他认为,大多数人都在过一种单调乏味的劳碌生活,“对他们而言,劳动就像一个谜,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谜底。”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50年代,他出生在香港一个贫困家庭,因为家里拿不出钱供他读书,父亲只好把他送进戏班。那时,演戏是下九流的行当,只有走投无路的穷苦人家,才会把孩子送进戏班学艺。 按照旧时梨园的行业规矩,父亲和戏班签了生死状,在约定期限内,他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师傅手中。 戏班的管教异常严厉,同龄人都在父母膝下承欢,他却要在师傅的鞭笞下练功。终于有一天,他再也无法忍受那种折磨,偷偷溜回家去。可是父亲却坚决叫他回戏班,  相似文献   

13.
洪鸿 《台声》2011,(2):96-97
在甘肃、在福建,恐怕有不少人都知道肖金珍,尤其是在商界。知道他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是明星什么的,也不是因为他是大亨一级的老板,更不是因为他做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而知道他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哪里有火情,哪里就必定有他肖金珍,或人、或款物、或感人的牵挂。  相似文献   

14.
他是男性,这在相片儿上你可以明显看得出来,他今年 26岁了,可是外表看起来有点苍老,其实这不是由于曲折的经历造成的,他个子中等,长得也不帅,所以你可以不用误解这是征婚的片段。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尽管穿着警服,他还总是像儿时那样喜欢幻想,性格上还有多情、敏感、软弱、自私等一些特点。   他的一切都很平庸,除了初恋的苦涩之外,在学生时代,他不是个好学生,他甚至有点习惯了被喝斥,在高一,在一个父母亲都不在家的夜晚,在一盏昏黄的灯光下他读到了一个叫贾平凹的中国人的一部小说。在那个不眠之夜他开始被文学感动…  相似文献   

15.
他从1851年走来,他喜欢背着行囊周游世界。行囊里是他最珍贵的记忆。从蒸汽机到埃菲尔铁塔,从音乐之都维也纳到繁华之城纽约。他是个出色的行者,旅行是他素来的使命。他在每一个经过的地方都留下印记,他是一个慷慨的使者,乐于与人们分享悠长的记忆和丰沛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梁显政,说他平凡,他确实平凡,他就是一名地地道道、普普通通的中学数学教师;说他不平凡,他确实又不平凡。他不仅是永川、重庆乃至全国都颇有知名度的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同时,他还是重庆市第三届人大代表!他就是这样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传道、授业、解惑中为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做贡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群众大声疾呼,彰显人大代表的风采。  相似文献   

17.
龚文 《浙江人事》2006,(5):21-22
每一份琐碎的工作,他都能做得有滋有味;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他都能做出精彩与不凡;他以他的任劳任怨,他的真诚。他的奉献,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建设者的奉献之歌。2004年1月,他被国家人事部、建设部评为先进工作者,2005年4月。被评为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他就是舟山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陈秀仕。  相似文献   

18.
了解孙中国校长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阅历丰富,思维敏捷,办事果断的人。他从1965年参加工作至今的三十多年里,经历了县委、地委、团地委、团省委、民政厅、武警部队、公安厅、武警学院、公安大学等单位。谈起他的工作体会时,他曾概括过两句话:第一,干什么工作都要干出个样子来;第二,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此言不虚,据我们了解,他走过的单位,在他主持下都发生过可喜的变化。根据公安部党委的决定和教育部的批复,公安大学与警官大学合并,成立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孙中国同志任党委书记、校长。在两校合并后的全体教职工大会…  相似文献   

19.
并不是每位师傅都会逼我喝酒。我的另一位师傅,曾经是本市公认的“刑辩第一人”。据说他出庭辩护的刑事案件,公检法机关都会组织本单位人员旁听,每次都是座无虚席。讲到高潮处,旁听席上掌声如雷。法官制止都没用。遗憾的是,我入行的时候,他已经风光不再,我无法一睹他当年的绝代风华。不过,在他身上仍然能够看到当年的影子。他的庭辩风格是激情四射、声音洪亮、语惊四座、霸气十足。  相似文献   

20.
沈虹光 《世纪行》2011,(6):46-48
那天在湖北大学演出,胡新中是从潜江赶来的。但他唱得并不好,嗓子发紧.带不动,到高处我都担心他破音。下来询问,知道他演出太频密,观众常常要点他的名,他不演人家就不签剧团的单。感冒发烧都歇不下来,拔了输液针就要上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