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不经意间,《人大建设》在奋进中走过了10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与《人大建设》的关系也经历了一个从初交、知交直到挚爱的过程。10年来,《人大建设》伴我在人生旅途中逐渐走向成熟,扶我在生活中踏上写作之路,送我在工作中步入领导岗位。《人大建设》是我真正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
<正>花开花落又一季,春去春来又一年。转眼间,我与《人大建设》杂志结下情缘已超过10个年头。10年来,"她"作为良师益友,为我释疑解惑,帮我掌握了较为丰富的人大工作知识,从一个"门外汉"成为"内行人"。提起与《人大建设》的相识,还要从2006年年末的县乡人大换届说起。当时,我到内乡县人大常委会选工委工作已近一年。我虽然把《选举法》、《代表法》和《地方组织法》等与人大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硬"啃"了若干  相似文献   

3.
<正>自2002年从事人大工作到现在,我与《人大建设》已相知相伴15年了。15年来,以《人大建设》为媒介,我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同时通过《人大建设》不断砥砺发展的进程,与她同频共振。多年来相识相知和相守,我发自内心地说:"《人大建设》,我永远的良师益友!"良师:工作的引航明灯2002年,我任乡人大秘书。当时,没有网络,  相似文献   

4.
看到人大建设杂志社举办的“我与《人大建设》征文启事”,我的心头不禁为之一热。到人大工作五年来,我是伴着《人大建设》杂志一起走过来的。其中为文的辛酸苦辣以及从编辑那里受到的启迪和教诲,令我难忘。  相似文献   

5.
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1992年至2002年的这10年里,我却与《人大建设》同步成长,逐渐由幼稚走向成熟。说句心里话,我爱人大工作,更钟情于《人大建设》。10年来《人大建设》作为我的良师益友,伴我成长,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6.
我是1990年结识《人大建设》的。那时,她的刊名还不叫《人大建设》,而是叫《河南人大通讯》。从那时起,我就注意收集,一期不少地存放在办公室的档案柜里。这一摞摞杂志,不仅记载了《人大建设》与时俱进的坚实步伐,也浴入了我热爱人大,献身人大,宣传人大的浓浓情结。  相似文献   

7.
<正>在几十年的业余写作生涯中,我与多家期刊、报纸等媒体有过文字交集,虽然都有一些成就和收获,但真正能够成为我工作、学习和生活园地的,惟有《人大建设》这家期刊。人逢喜事精神爽,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庆祝《人大建设》创刊25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怀着感激和喜悦的心情,借此机会谈谈与《人大建设》结下的情缘和友谊。我与《人大建设》相识于1998年。说起来,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呢!1996年,我由罗山县农委主任调任县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1998年县人大换届  相似文献   

8.
近来,我一直想动笔给《人大建设》编辑部写点什么,以表达我对《人大建设》及其编辑们的感激之情。恰在此时,我收到了“我与《人大建设》征文”通知,使我非常激动,倍增信心,我深深地感谢《人大建设》及为《人大建设》而辛勤耕耘的编辑们——我的知交和良师!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的办公桌上,始终摆放着最新几期《人大建设》杂志及往年的《人大建设》合订本。在工作空闲之余阅读《人大建设》,是我学习人大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成了我的爱好之一。通过阅读《人大建设》,我不但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也及时了解到全省乃至国内各地人大工作的动态,还认识了一大批优秀的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可以说,是《人大建设》架起了我们沟通交流的桥梁。与《人大建设》结缘,还是我到新郑市人大常  相似文献   

10.
这些年,每当我看到摆在书案上的《人大研究》,思路就会被“人大研究”这四个书写得活泼、自然、潇洒得体的字体带入无限美好的暇想之中。同时,也触使我回忆起与她相识、交友的情景。  相似文献   

11.
在葫芦岛市龙港区人大常委会工作的5年里,我先后撰写和发表了有关人大工作的消息、通讯等体裁的文章100多篇。其中有30多篇发表在《中国人大》、《人民代表报》、《辽宁人大建设》和《辽宁人大信息》等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多篇文章在国家、省、市人大有关评比中获奖。通过实践我感到,人大工作是出新闻的“富矿”,从中能写出大量好新闻来。从事人大宣传工作的人员,要从小事做起,积累素材,不断锻炼表达力,提高分析力,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能在人大宣传工作这个舞台上取得成绩。  相似文献   

12.
正岁月悠悠,我和《人大建设》已结缘10个年头。回首和"她"相知相识的日子,一件件往事又真真切切地涌上心头……那是2006年下半年,到内乡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已大半年的我虽然把《选举法》、《代表法》等人大工作的"当家法律"仔细通读了若干遍,甚至许多法律条文都能背下来,但工作仍不得要领,频频出错,因而时常受到领导的批评和同事的抱怨。当时,县乡人大换届工作已全面展开,由于选工委人员少、工作量大,业务  相似文献   

13.
程军 《人大建设》2002,(9):44-45
我是两年多前脱下军装,进入商丘市梁园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的一名新兵,记得刚到机关上班的第二天,办公室陈主任一摞厚厚的《人大建设》杂志递给我说,人大工作法律性、程序性、政策性都很强,必须不断学习,才能做好人大工作。这些《人大建设》杂志对你尽快进入角色是会有帮助的,拿去看吧。  相似文献   

14.
在星罗棋布的期刊市场上,真正能够成为我工作、学习和生活园地的.惟有《人大建设》杂志这家刊物。因此,我想借《人大建设》杂志版面的一角,谈谈我与《人大建设》结下的情缘。  相似文献   

15.
可以说,我是踏着《人大建设》的足迹,认识人大,了解人大,从而成为一名人大工作者的。  相似文献   

16.
写出一家之特色胡伟如果有人说我对《人大研究》情有独钟的话,那我是决不掩饰和辩解的。这缘于第一次见到《人大研究》.就被她吸引,相识恨晚的情愫.月积越累。每一次读、都是一种新感觉;每一次品.都有一次新收获。面临“铺天盖地”的报刊之战、《人大研究》能运筹帷...  相似文献   

17.
在2012年《公民导刊)10期、11期、12期的“人大·探索研究”栏目里陆续编发了三篇关于“创新”的文章——一篇陈友鹏写的《主题活动:加强代表工作的实践探索》;一篇是赵永琴、夏涛合写的《人大监督工作中的“江津答卷”》;一篇是全修治写的《以创新精神推动基层人大工作》。尽管三篇文章内容各不相同,但谈的都是人大工作如何创新,如何紧密联系我市民主法制建设和人大工作实际,抓好人大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扈明相同志的《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参与党政工作有利于人大建设》一文的观点值得商榷。我认为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包括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主任、副主任)不应直接参与经济工作,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 我是搞文字工作的,与各类报刊交往较多。与《人大研究》相识虽不足一年,但贵刊认真求实、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人大研究》编辑部:读了寄来的几期贵刊,笔者相见恨晚,爱不释手。能有缘与贵刊相识,学习贵刊知识,感到是幸运,是一份福。人生难得良师益友,《人大研究》就是我最好的良师益友。从仅读到的这几期来看,我有三点感受:一是感到贵刊对人大工作的指导性相当强。篇篇文章都有深度、深意,都是人大工作人员的最好精神食粮。二是感到贵刊办刊视野开阔,整体质量相当高,不愧是全国人大界的知名刊物、权威刊物。三是理论研究创新性相当强。我认为她应列入全国各级各地人大必订刊物,应作为全国县以上人大工作人员必读刊物,应列入各级各地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