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对分形和分形艺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常用的分形图像生成特点及其典型算法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艺术分形图像在装饰艺术、服装艺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的"全球化"是全球同质化时代。21世纪的世界从全球化走向后全球化,国际关系从美国主导的全球体系分裂,形成不同质的文化实体之间的并置冲突。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文化冲突从传统的政治、民族、宗教冲突格局扩散开来,转向流动、多维的分形化复杂关系;由网络新媒体的微分化传播造成的分形传播与交流新生态将对全球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尤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非遗保护在我国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近20年的发展中产生了许多有待不断深化探讨的问题:传统与当下关系、“原生态”争议、遗产的主体以及活态传承与再生产等。研究认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态演化和分形传承特征,对于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认识传统文化资源的产权再构和公共化产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课改分形论》一书,多学科专家作出了热情的评介。中南民族大学彭英明教授认为《课改分形记》具有文理交融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计算机专家吴尽昭教授认为《课改分形记》完美地体现了文理学科交叉的优势互补性;混沌动力学专家王立冬教授认为《课改分形记》走出了跨学科协同、跨层次链接、跨越式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5.
公共组织的分形结构与公共政策变动的结构性社会振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组织机构有它非线性的表现。运用自然科学的分形理论能够发现公共组织机构设置的分形结构,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共政策变动所引起的结构性社会振荡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6.
广西民族大学以《相思湖文龙》为标志的素质教育创新实验既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分形,又是一个成功的创新教育个案。该项实验推出的一百册丛书具有层层镶嵌的自相似结构,丛书撰写过程及其育人方式、育人效果都与分形原理息息相通,表明分形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教育研究和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7.
分形理论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创新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来源于大自然的分形理论成为一门新兴的横断学科,它打破了简单与复杂、混乱与规则、有限与无限之间的隔膜,其研究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乃至文学艺术等广泛领域.分形理论中的自相似性、迭代性、自组织性、动态演进性以及复杂性中的简单规则化等分形学特征,可以应用到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分形研究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结合起来属于理论界的创新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制度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中,我国要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生态文明行政制度、生态文明产权制度、生态文明监督制度以及生态文明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9.
分形速记之四是《民族和谐发展情趣建导课堂》四至八讲中的部分内容,以第四讲为典型,描述了建导"八字诀"在随堂授习环节中的相互渗透状况,继而纵览五、六、七、八各讲,赏析这种混沌有序的情趣建导在各讲之间的自相似性,并大略分析了这门建导课程的分形美。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云南得益于气候、光热、地理等天然优势,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云南省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通过生物多样性种植,发展生态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修复矿区周边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在国家治理视阈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通过做好整体顶层设计,搭建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改进政府行政管理,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以打造联动互通的体制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展开;通过开展生态宣传教育,培育生态价值观,培养生态消费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以培育繁荣的生态文化,坚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紧要的工作之一。蒲江县的生态建设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在农业上,推行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推广农业生产标准化行动,力争打造整县有机;在工业上,把控生态文明方向,推动高效益、低排放、少污染产业的落地生根;积极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融合,走出了一条以生态立县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发展与生态的协调问题。因此,探讨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如何正确处理承接转移产业、发展地方经济与做好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五大发展理念中主要蕴涵了儒家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容。儒家思想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格局,而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解",作为中西方有着重要代表意义的两大理论,在创建生态文明社会问题上有不谋而合之处。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为出发点,对比分析儒家和马克思主义在生态思想问题上的协同性,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生态环境的现状,主要目标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福于人民。邓小平要求以加强污染治理、提高效益为重点发展生态经济;以植树造林、提高绿化为重点保护生态环境;以美观宜居、功能完善为要求建设生态城市。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要大力推进改革、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法制保护环境,坚持全民共享、全民动手的理念,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建立和完善环境税收制度,运用市场手段及经济激励措施控制污染、合理配置资源,是众多发达国家环境资源保护的成功经验之一.单纯的环境行政管制手段已经愈来愈不能适应当前环境现状日益恶化的发展趋势.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境税收制度,以市场为手段调控资源配置、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应对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发展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既与其自身生存及发展相关联,亦关乎一个国家及人民的切身利益。要求党与政府务必将“保护生态、解决生态”问题置于基本的政治活动中,以推动“生态文明”的合理构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需依生态学原理为导向,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及环境之间,努力寻求“发展与环境”之间的有机结合,“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便要求党与政府树立、强化“生态为政、生态法制、生态行政”的观念及意识,力求形成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符合“和谐社会建设”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政治形态。  相似文献   

18.
《让和谐化成民族的素质》一书作者主持"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改革时采用了数学分形思想,这种跨学科的交融始于十五年前该课程处于"三难"困境中的创新探索,随着"三化"改革的实践而持续深入,打造了具有分形特征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三精"品牌,凸显了分形方法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中石油只有坚持在资源与市场的统筹上掌握天然气产业发展主动权,在能源结构调整上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在创新发展上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在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中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推进我国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才能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行政立法的生态化必须以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行政立法的依法立法原则、协调统一原则必须赋予新的内涵,立法民主原则应当转化为公众参与原则,同时需要吸收符合生态化要求的比例原则、公平原则,尤其要注重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