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3,(18):21-23
“消费”的困惑 1995年3月25日,消法正式实施后的第2年,一位23岁的山东青年来到北京隆福大厦购买了两副假冒索尼耳机,随后理直气壮地要求商家按消法规定的“假一赔二”进行赔偿。这一爆炸性事件的主人公,就是日后被消费者视为英雄、又被许多商家斥为“刁民”的王海,并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激辩,争议的焦点则是,王海式“知假买假”索赔行为,是否应当得到消法保护?  相似文献   

2.
王海借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寻假索赔事早已成为沸沸扬扬的社会热点,为王海叫好助阵的呼声此起彼伏,更有一些突然清醒过来的消费者亦作出快速反应,步着王海的“后尘”如法炮制,用那个“第49条”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纵观“王海现象”,说到底不外乎体现一个“法”字。  相似文献   

3.
王海在“打假”案件中为什么败诉?已经有了两个最常用的理由:一是王海不是消费者;二是有些商家售假并非故意,他们甚至也是受害者。在实践中,这两个理由的阵地已经越来越守不住了。因为人们日益清醒地认识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49条关于加倍赔偿的规定,其立法精神就是要使有假骗行为的商家必须为他们的假骗行为付出代价,从而有效地遏止假骗行为:如果一味计较王海一类的购假索赔者是不  相似文献   

4.
个人所得税问题是当前国人及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几年前某歌星的偷漏税行为被新闻媒介曝光后,名人偷漏税现象自然而然地成为传媒热点中的焦点。近日,针对被新闻媒介“炒”得火功的“打假”英雄王海的“打假索赔”行为,有人提出疑问:“王海纳税了冯?”这个问题提得好。对于收入并不很高的国人来说,月收入800元薪金就得依法给国家纳税,而据传媒报道,“英雄”王海仪1995年9月25日在京城一家商店购买假票夹即获赔1000元,却未闻其纳税与否,前后二者进行对比,提出“王海纳税了吗?”这样的疑可是有道理的。欲问王海是否纳税,首先应…  相似文献   

5.
丘建东(编者注:丘建东系农工党党员)与王海的确不属同类。已近不惑之年的他,比王海有着太多的优越:他有大学本科的学历,当过法院审判员、党校法律教师、法律事务所的副主任,如今是福建省龙岩市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即使同样尝试依法索赔,他的“手段”似乎也比王海略胜一筹。当王海面临着“投诉难、索赔难、商家厂家难斗”的困境时,他却在浪漫地设计着、制造着一场场官司,并等着看好戏出台。学过、教过、用过法律的丘建东,显然比王海老道多了。当他看到人们因王海而片面地认为只有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才能获得加倍赔偿时,他敏感地意识…  相似文献   

6.
“王海现象”系指我国公民以买假索赔形式打假的一种市场行为。众所周知 ,近年“王海现象”成为一种不仅不受商家欢迎 ,而且得不到司法支持的行为。但一种本质上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出现这种结果显然不合理 ,是值得探讨的。“王海现象”对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秩序有现实意义  首先 ,“王海现象”的社会结果与我国市场经济立法的目标相一致。我国 1993年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后 ,市场经济立法的目标都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相似文献   

7.
现在有些官儿酷似老爷,动不动就骂百姓“刁民”,殊不知有些“刁民”是刁官逼出来的,是先有刁官后有刁民。刁官把自己头上的“刁”字摘掉了,刁民也会相应地把自己头上的“刁”字拿掉。  相似文献   

8.
马畅 《公民导刊》2004,(11):53-53
“刁民”一词,辞书上无从查找,如果拆解其含义,“刁”字谓狡猾、无赖;“民”为人群或人。由此归纳,“刁民”即狡猾、无赖的人或人群。  相似文献   

9.
“打假”和“假打”何祚庥现在是假风蔓延,有愈演愈炽之势。人生十件事:“衣食住行用,生老病死养”,无一不有假。更有甚者,是人命关天之事,居然也敢作假,如山西省的毒酒。然而最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是假医假药,现在非法行医之多,在我国医药卫生史上,恐怕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0.
“打假”和“假打”何祚庥现在是假风蔓延,有愈演愈炽之势。人生十件事,“衣食住行用,生意病死养”,无一不有假。更有甚者,人命关天之事,居然也敢作假,如山西省的毒酒。然而最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是假医假药。现在非法行医之多,在我国医药卫生史上,恐怕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1.
或许“多愁善感”原本就是文人的天性?要么,怎会在友人的来信中读出“给心情放个假”的劝说后,便那样不管不顾地哭起来?把在场的同事们哭得英明真妙,哭得惊慌失措。也不知这些平日里冷冰冰、毫无效盾的人们一下子从哪儿相采这许子温存软语。那份儿同情,那份儿关心,感动得我倒真想有什么值得如此大哭一场的理由去充分享受一番才好。其实,友人的这句话可能有些太“文学”了。我也弄不懂究竟什么是“给心情放个假”,更不知道该如伺“给心情放个假”。只觉得这句话像个不经不重的锤儿,在心口上撞了一下,把不知何时关在内心深处的委屈…  相似文献   

12.
一次购物,惹出大麻烦。10瓶茅台酒,究竟是真是假?面对超市“假一赔十”的承诺,会发生怎样的纠纷?这到底是普通消费者的一次维权之路,还是“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  相似文献   

13.
未羊 《同舟共进》2011,(5):78-78
一般说来,“假作真时真亦假”,但有时也可能“假作真时假亦真”。明朝有个叫万里的假中书,就弄假成真,当了真中书。  相似文献   

14.
在自然界里,猫本来是老鼠的天敌,可是诡计多端的“鼠辈”,为了“鼠假猫威”的阴谋得逞。竞兴起“钓猫”之术。日前,一本杂志上刊出一幅“鼠钓猫”漫画:一只老鼠扛着一根钓鱼杆,鱼钩上的钓饵是一条鱼。作者给这幅画起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题目——“钓猫去”!看罢,令人捧腹之余,更多了几分回味,猫天生是降服耗子的,而画中的老鼠竟要“钓猫去”,可见耗子之狡诈,也过于猖狂! 猖狂是猖狂,可这种现象着实存在。在鼠辈的“钓术”中,有的“猫”就上钩,让老鼠牵着鼻子走,为其所用。有人借“狐假虎威”之典,作了一篇“鼠假猫威”。其文曰:  相似文献   

15.
郑培华 《政策》2002,(5):45-47
正象猫要抓老鼠一样,“打假”官员就是要抓制假的。可是也有一些地方的“打假”官员却与制假分子称兄道弟,亲如一家。去年漳州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诏安县制假护假贿赂窝案就反映了这样的现实。在这起案件中,受党政纪处分25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5人,其中,县处级干部4人,乡科级干部10人。今年初,这  相似文献   

16.
"假"字的各声历来不好,大凡弄虚作假者,都为众人所不齿,诸如假仁假义、假惺惺、假话、假冒伪劣商品之类,无不在"人人喊打"之列。然而,"假"字的这种臭名昭著,也被某些人用来发明出了一种混淆真假的技术,一些本来应该提倡和发扬的真善美被冠以"假"的恶名,被打入"假"的冷宫。比如,你谢绝宴请、拒贿赂,他就诬蔑你为"假清廉";你办事讲政策、讲原则,他就讽刺你为"假马列";你对工作认真负责、抵制歪门邪道,他就诋毁你是"假正经";你对事业满腔热情、不辞劳苦,他就挖苦你是"假积极"……在他们看来,一切好人与好事都是"假"的,这样,"真作假时假亦真"。他也就能混水摸鱼,以假乱真。其实,要识破这种"诬良为盗"者并不难,明眼  相似文献   

17.
王涛 《淮海论坛》2009,(4):36-37
近年来,民事公益诉讼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屡屡出现,并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公益诉讼的鼻祖公认是王海。他先是知假买假,然后索赔,后来这种行为被称为公益诉讼。但究竟如何从法律上界定公益诉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号称中国第一店的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今年“五一”节长假期间购物的人群几乎要压垮了电梯、挤碎了柜台。对这类“假日购物热”,新闻媒介着实宣传了一把,好像中国的内需一假之间便起死回生并返老还童了。但是,“假日经济”实在不给卖力的新闻媒介脸面,假期一过,“假日经济”就翻脸了:各大商场立刻就门庭冷落车马稀。还是拿中国第一店来作例子吧!据公布的数字说,假后营业额比假期下跌了百分之四百!假中“热”后,人们逐渐明白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所谓商店假中“热”,实际是患了出血热:没有假日的大打折、大贱卖,决不会有假日商…  相似文献   

19.
大家听说过保险索赔、工程索赔、医疗索赔、产品索赔等等.然而,就算是您见多识广.恐怕也很少听说过螵客向经营场所老板索赔的。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2013年初,江西省余江县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嫖客家人要求给予民事赔偿的案件。  相似文献   

20.
假祸不除,国运堪忧沈小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假祸猖獗,假风蔓延,已经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和普遍忧虑。对此种破坏社会秩序、扰乱社会生活的丑恶现象和违法违纪行为,有关行政领导部门,不仅三令五申,屡次“打假”,而且宣传媒介也不断揭露,口诛笔伐。然而尽管如此,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