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不仅仅是法学理论和职业技能的灌输和培养,而且还必须承担培养学生独立的法律思维和人格、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和伦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教育.要重视对刑事诉讼法所包含的各种价值理念和法律精神的研究和学习。在刑事诉讼法教学各环节要实施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2.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根基。对罪犯加强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和当前改造形势的必然要求。加强罪犯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提升监狱人民警察的人文精神。同时要通过精编人文教育读本、改革罪犯“三课”教育、完善美育、培养罪犯良好生活习惯、营造人文氛围等多管齐下去强化罪犯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的再审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科技发展对人性、人文精神的戕杀使人们认识到科学 (教育 )与人文(教育 )的融合理应成为人类前行的应然选择。本文通过对科学 (教育 )与人文 (教育 )关系的历史演变的梳理、对教育终极目标实现和教育功能发挥的反思 ,结合我国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现实状况的分析 ,指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只能是建立在历史的、现实的基础上 ,而不能建立在逻辑推演和人的主观价值期待上。融合是目标 ,但不是现在的。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环境等的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技术手段等的发展,其方式方法必须不断创新。近年来,各高等学校积极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实践,探索出了平等立体互动、文化渗透、关注人文、开拓技术平台、制度育人、主题活动承载、系统工程实施等新途径和新模式,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必须科学分析、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借鉴与创新、落实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琳 《法制与社会》2010,(30):248-248
一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构建这门课程的哲学基础和理论追求。课程内容和实施必须符合这个理念和追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思想性课程,没有过分渲染政治教育色彩,但并没有放弃政治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邹广文、王忠武在2000年第4期《天津社会科学》上说,可持续发展中最深刻的内容在于它内含的人文本质,最具主导价值的是人文对策,这些对策包括弘扬人文精神、确立人文目标、发展人文科学、普及人文教育等。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本质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本文指出人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不能等同于人文知识的传授,主体心理体验在人文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临床学、法医毒物分析及法医精神病学等主干学科。欧美等发达国家将法医学课程列为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必修课程。我国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法医学也作为必修课程。目前,我国很多高等医学院校为非法医学专业开设法医学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但对于非法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由于缺乏专业上的重视,加上传统  相似文献   

9.
王朝晖 《法制与社会》2012,(35):218-219
大学人文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整体上处于一种式微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更有高校存在的重理轻文的教育取向、人文教育自身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的缺乏、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主动性欠缺等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医学生对医疗损害法律制度的认知水平,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医学法学教育。本文以《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制度及相关卫生法规为切入点,采取专题讲座、开设医学法学选修课、编写《医学生医疗纠纷防范手册》、链接临床案例等综合手段干预学生的认知。结果提示,学生医学法学的认知水平干预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1。本研究表明,有效的干预手段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医疗损害法律制度的认知水平,在学时有限情况下,案例式的医学法学教育、专题讲座、专业课与医学法学课程资源的整合交叉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在新一轮专业课教材的编写中,尝试链接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案例,使学生医学教育与法学教育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杨经录 《政法学刊》2004,21(4):95-97
公安本科的德育要以人文指向为其发展目标。这种目标的定位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德育人文指向的必要性扣必然性 决定了要采取具体的措施推动人文指向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德育的人性化体现了现代德育精神,反映了新世纪德育的走向,它符合人的本性,也符合德育的本性,在对待的态度,方式上由物化走向人化,由灌输走向对话,由限制走向解决;德育本体应当与人的生命整体,与教育和人的生活整体融合。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与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精神是大学和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如果以人文精神衡量教育,价值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生命教育即尊重和实现生命的价值、智力教育即尊重和实现头脑的价值和灵魂教育即尊重和实现灵魂应该远离功利和实用,通过教育应该培养健康的、善良的生命,培养活泼的、智慧的头脑,培养丰富的高贵的灵魂,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践行,法制宣传教育的不断深入,公民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在不断提高,医疗纠纷案件也逐年增加。影响案件解决的因素复杂、多样,本文主要从调解解决、司法鉴定环节、法院诉讼几个阶段分析造成医疗纠纷案件久拖不决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paper critically analyses the essence of legal education in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professionals in Ghana. It argues that health professionals lack the requisite knowledge in law, especially the legal implications of medical malpractice, and calls for legislative and curricular reforms in institutions engaged in the training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to reflect a legal education component. The authors opine that the basic medical law curriculum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kinds of legal problems that physicians encounter most frequently in practice rather than on sensational cases. The authors are of the view that the curriculum should address the clarification of central concepts in law, the ability to apply the concepts,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 acquisition of legal knowledge in tortuous and criminal matters relevant to the medical profession. This view sets objectives for teaching medical law to medical students and young doctors.  相似文献   

16.
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有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总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把自己的政治思想注入到社会中去,用以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实现统治的目标。政治教育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政治教育是教育根据统治阶级和受教育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手段传递政治化以形式和发展受教育的政治素质进而促进社会明的社会实践活动。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应避免政治教育的失位,也要防止政治教育的泛化。科学理解政治教育的内涵,正确认识和区分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政治化、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人教育的区别与联系,以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公民社会积极发育的大背景下,传统医德教育面临现代转型的课题。通过对医学生公民意识、医德及医患关系认知状况的调查,对医学院校医德教育进行评估,初步提出实现公民教育与医德教育有机契合,建构医德教育新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医疗损害案件中因手术并发症而导致的占了很大的比重。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可归结为医疗与患者两个方面。医疗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手术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医学基础知识欠缺、医疗技术生疏、诊断失误、术后护理及管理缺陷等;患者方面的因素主要有自身解剖变异、个体体质差异等。手术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大多是可以被认知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产生手术并发症的医疗行为是否有过错时不能一概而论,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建议按照医学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划分为两个标准,预见义务采用"医学水平"标准;防范义务采用"医疗水平"标准。通过两个"标准"来综合考量手术并发症才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9.
俞荣根 《现代法学》2006,28(6):66-75
中国古代法是儒家之法。仁学“中道”思想是儒家学说之“道统”,亦是儒家之法的“法统”。仁学“中道”的法思想主要体现在“中正”、“中和”、“时中与权”三个方面,原始儒家在论析与处理德与刑、父子相隐与不隐于亲、人与法、讼与无讼等问题上都很好地运用了“中道”的思想与方法。在当今“全球性的战国时代”,儒家仁学“中道”思想仍有其普世价值,必将随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走向世界,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制定国际法则中显示其积极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