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与交流》2005,(6):36-36
目前国企正在进行“第三次革命”,实现的是国有资产“质”的突破——在国资管理体制上突围,明确国资管理权限,并突出其市场属性。一个核心是.国家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组上市,通过中外合资等多种形式,实现其股份制改革、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廖小平  张长明 《求索》2007,(1):134-137
社会转型对社会价值观所带来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价值观出现了代际分化(或“代沟”)。对价值观代际分化的原因,可从社会学、文化论、知识论、评价论和心理学视角等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具体而言:不同的成长环境导致了价值需求的代际差异;社会权利拥有者的话语霸权与无权者的自说自话造成了文化的代际隔阂;教育背景的不同使经验与知识出现了代际矛盾进而导致了价值观的代际冲突:价值观评价的代际互反是价值观代际分化的价值论依据;心理(主要是道德心理)成熟度的不同使道德社会化存在着代际差异。  相似文献   

3.
“平民”与“贵族”的分化“第三代”诗人的心理文化特征■陈旭光谭五昌“第三代”诗人作为一种群体的特殊性是相对于“朦胧诗”群体而言的。从社会地位来看,“第三代”诗人总体上属于平民阶层,他们中绝大多数出身于普通的市民家庭,不象“朦胧诗”群体中的许多成员出身...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文化是活的,生动的文化,现实的文化研究不能脱离这个对象。作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分化。文章从三个层面描述了这种分化,即社区文化层面,次级民族文化层面以及阶层文化层面。新分化出的社区文化以“新海派”文化为典型,次级民族文化的分化表现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而个体户我群意识的产生昭示出一个新的阶层文化。作者指出,文化的分化是变迁的动因,进步的标志和整合的前提。今天的整合,意味着一种新的选择,也就是汇融各种有益的文化因子,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过程。整合与分化在文化发展中是相互依存、永无止境的,是全社会积极投入的现代化“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5.
反对“西化”“分化”是新世纪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权问题是革命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说:“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对9页)“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阶级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本身的力量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肯定弱于资本主义,不靠专政就抵制不住资本主义的进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5页)“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邓小平…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2,(3):92-92
涂小雨在《学习论坛》2011年第5期撰文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旧的社会阶层结构被打破,各种社会群体不断分化、组合,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从整体上看,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社会阶层呈现出结构化的特征,二是社会阶层边界日益清晰。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新趋势,有利于不断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董伟武 《前沿》2013,(21):7-10
晚年马克思以高度的实践自觉和理论自觉顺应革命形势的新要求,实现了文化批判方式的重大转变,即从“一直向前冲”到“退回书斋”。这一转变具体体现在:一是将之前的“投身工人运动为主+退回书斋为辅”的文化批判方式调整转变为“退回书斋为主+投身工人运动为辅”的文化批判方式;二是将学术视角由“钻研经济”为主的经济学研究调整转变为钻研“历史资料”为主的人类学研究。而究其具体动因主要有三:一是为《资本论》的后续写作计划“备料打桩”;二是为东方社会革命寻找具体道路;三是打造世界历史理论,丰富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8.
付秀荣  ;王春娇 《求索》2008,(5):72-73
“自然”是老子文化观的核心,老子一方面批判反“自然”文化,另一方面倡导“自然”文化。老子“自然”文化观对今天的文化发展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无为而无不为”:文化发展的原则;第二,“守中”、“知常”:文化发展的方法;第三,“重积德”:文化发展的道路;第四,“重食母”:文化发展的根本;第五,“行不言之教”:文化教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百家论萃     
江泽民对毛泽东、邓小平文化思想的新发展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文化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八个方面:第一,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第一次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表述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体。第三,第一次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第四,第一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这一科学概念和战略任务。第五,丰富了文化的内涵。第六,把文化视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七,发…  相似文献   

10.
对舜文化的追溯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二十世纪这一百年中,华夏大地发生了最具民族性震撼意义的两次文化革命:一次是肇始于《新青年》的诞生、并以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为标志的文化革命;一次是从一九六六年“破四旧”开始的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前一次文化革命,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前,“圣经”、“圣诞”、“圣诞节”等词语已见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表达的意义与基督教的概念不同。将儒家经典视为“圣经”,反映了儒家经典在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和人们对儒家学说的尊崇。经历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巨大冲击,中国历史上的圣诞节已为人们所淡忘,但传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丰富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技术给传统商业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 记者:当下,大家都爱说“大数据”、“云计算”等新词儿,它的准确概念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看了《民主与法制》第18期《“公众人物”,你是谁?》一组报道,对“公众人物”的概念有了法律上的认识和理解。也对公共知情权、隐私权等法律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读到公众人物的“忍受义务”,深受启发。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开篇《“公众人物”:监督与被监督的文化思辩》,想从这方面谈几句感想。  相似文献   

14.
余妙 《公安教育》2023,(9):20-2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全会上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时代新风。党政干部清正廉洁是新时代自我革命的重要形式,是判断党的自我革命进展的重要尺度。党的自我革命意蕴下的新时代“勤廉公安”教育体系建设,不仅仅是“廉”的被动防守,更是“勤”的主动进取。  相似文献   

15.
第三部门: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现代社会,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是人们活动的最主要的三大领域。相应的,社会组织可以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三大类别,它们分别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社会领域的状态如何主要取决于第三部门的状态。第三部门是来自西方社会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第三部门有不同的称谓,如:“独立部门”、“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免税组织”、“公民社会组织”等等。一般来说,第三部门是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部门组织,它既不归属于政府公共部…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框为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一框题。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的目标:“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本框题通过回顾和梳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创造的延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生成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丰安 《求索》2011,(12):60-62
文化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文化只有历经“知识化”才能进入具体的实践领域,软实力是实践域文化形态的基本特征。政党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展现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这种文化软实力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具有内在逻辑。从政党文化概念的角度进行考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生成逻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走出“文化困境”的新式知识分子的诞生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生成的逻辑起点;(2)政治冲突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生成的实践逻辑;(3)“党建国家”模式的确立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生成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8.
蒋铁 《文明大观》2003,(5):40-40
1998年底,重庆市提出了创建“长江三峡文明长廊”的宏伟目标,长廊主要以长江17个县为重点,全线长552公里,覆盖9505个镇村,共有人口1456.27万。这个目标包括八大工程: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的育人工程,以宣传文化阵地为依托的宣传服务工程,以革命文化建设为核心的优秀文化工程,以“绿色三峡”为主题的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19.
法律问答     
法律问答如何理解“林区”的概念编辑同志:《刑法》第345条第3款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在林区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以刑罚……。请问:此处的“林区”概念如何理解?江西许乐宾许乐宾同志:根据林安(1986)342号文件的规定,林区与非...  相似文献   

20.
信息分化:一个信息社会学新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分化是信息社会学中一个新的概念,它是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分化类型和新的社会分化途径。本文论述了信息分化概念的由来,阐释了信息分化的基本涵义,辨析了信息分化与数字鸿沟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