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何种所有制形式都不会改变按劳分配原则,即多劳多得,优胜劣汰,这不可避免的带来社会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而任何市场竞争都是以初始分配为前提,它无法使收入、财富和福利的分配按照社会认为符合社会公正的方式进行。政府更关心或根本解决的问题则是单位之间、居民个人之间、各家庭之间的收入分配公平和福利保障公平。所以,缩小贫富差距,维护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与福利保障公平是政府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观傅丽芬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已经讨论几年了,但分歧并未消除。有人认为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公平和效率是对立的。透过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分歧,我们看到了支配着人们思想的两种公平观的对立。因此重新认识公平的本...  相似文献   

3.
谈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应该是祥和、文明、公平、有序,它需要在市场经济与社会同情之间、经济波动与经济稳定之间、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实现恰当的平衡。本文从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入手,探讨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只有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同样,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才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组织公平感对公务员工作绩效的影响.对296份有效问卷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均验证了组织公平感的四维模型,即分配公平感、程序公平感、互动公平感和信息公平感.相关分析表明:组织公平感与总体绩效之间相关显著.分层回归分析验证组织公平感四个因素与工作绩效三维度(任务绩效、工作奉献和人际促进)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信息公平感对任务绩效和工作奉献具有预测效应;分配公平感和互动公平感对人际促进具有预测效应;程序公平感的影响未能发现.最后提出了公共组织构建公平氛围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曾多次论及“经济全球化”现象 ,表现出了对经济全球化的强烈关注 ;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的结果。根据《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论述 ,我们可以确定 :(1)经济全球化并非一种新现象 ,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诞生 ,世界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形成的 ;(2 )经济全球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科技进步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各国经济的联系与相互依赖 ,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又会对各国经济 ,尤其是弱小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造成挑战和威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坚持效益与公平的原则 ,才能促进各国经济 ,实现世界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吉登斯提出了"现代性的根本后果是全球化"的论断,他还对全球化做了更进一步的思考,探讨了全球化和个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吉登斯在阐述了全球化与个人相互塑造的过程中,提出"生活政治"的观念,探讨了个性自主性等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应加以重视.实际上,生活政治虽然有助于个体的自我实现,但它不能解决不平等、剥削等问题,此类问题的解决仍需诉诸解决政治.  相似文献   

7.
法律全球化,呓语呼——兼与沈宗灵等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主旋律的背景下,西方学者形形色色的法律全球化理论纷涌而上,并引发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学者的广泛思考.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西方,法律全球化皆是全新课题,它的内涵是否具备科学性;它是否是已存在事实或客观发展趋势;它是否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或反映以及其与国家主权之间是此消彼长还是辨证统一关系等等,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正立足于此,从考察当前代表性的观点出发,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这些问题作出探讨,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竞争与发展和中国迅速走向全球与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中考察马克思的现代性话语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极为不公平的现象:关于现代性话语的皇冠属于马克斯.韦伯,而与具有原创性地位的卡尔.马克思无缘。实际上,马克思对现代性是本然的肯定,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为现代性社会。马克思当时的出场是通过对资本全球化为主体的现代性的双重向度进行的———肯定与否定、“改造现存世界”、建设新世界而显示出来的。中国的革命与现代化建设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取得巨大成功的。面对新旧全球化的时代大转换,没有对马克思的关于现代性话语的记忆和继承,不仅对马克思极为不公平,而且没有中国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球化巳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世界性历史潮流,作为国际交往主体的各个国家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其中,并在国际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早巳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的全球化,而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化,同时也带来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发展.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这实质上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意识形态之间不断较量的结果.而要化解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冲突的最佳路径是建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0.
学术信息     
邱丹阳在《学术研究》2001年第6期发表的题为《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深刻影响》一文中认为,全球化是指人类从以往各个领域、民族和国家之间彼此分隔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作为一种社会变迁过程,全球化并不是当代才有的事情,只是到了当代,人们才强烈地感受到全球化浪潮的拍打和震撼。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