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美洲地区是指墨西哥以南,南美洲大陆以北,处于太平洋与加勒比海之间的地峡,包括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6国。中美洲危机自70年代末以来持续十余年,是美苏地区争夺的热点之一,给中美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近年来随着美苏关系趋向缓和、中美洲各国的和平与发展要求日益强烈,中美洲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带有根本性的重大变化,其发展趋势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中美洲包括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伯利兹 7国 ,总面积51万多平方千米 ,人口约 32 0 0万。中美洲是拉美最早推行一体化的地区 ,迄今已走过了 4 8个年头。中美洲一体化进程历经初创、停滞、重振和发展四个阶段 ,尤其是进入 90年代以来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及其挑战 ,中美洲国家加快了地区一体化步伐 ,积极拓展与其他地区一体化组织的联系 ,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 ,由于中美洲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差异较大 ,一体化进程仍布满荆棘。一 中美洲一体化进程的历史回顾1951年 ,在拉美经委会的推…  相似文献   

3.
巴拿马共和国位于中美洲最南端,西与哥斯达黎加接壤,东与哥伦比亚相邻,南濒辽阔浩瀚的太平洋,北临千岛环绕的加勒比海。巴拿马地形狭长,东西长六百七十六公里。南北宽五十一至一百八十二公里,总面积为七万七千零八十二平方公里。全国人口一百八十四万(1980年),其中印欧混血种人  相似文献   

4.
中美洲是指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美洲大陆中部地区,包括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最近刚独立的伯利兹。它的总面积为五十四万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人口约两千万。历史上,巴拿马并不属于中美洲,它在1903年独立前一直是南美洲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个省。  相似文献   

5.
拉丁美洲满怀希望迈入21世纪和新千年。1999年12月31日对巴拿马和拉美各国人民来说将是一个永远铭记的日子,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和运河区主权。随着冷战的结束,曾是世界“热点”地区之一的中美洲已走向和平。经受了苏联解体冲击和美国加强封锁严峻考验的社会主义古巴,依然屹立在加勒比海和西半球。从20世纪70年代末厄瓜多尔和巴拿马开始的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军人“还政于民”的民主化进程,到1993年和1994年巴拉圭和海地两国军政府交出政权为止,这一进程已基本完成。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在拉美(…  相似文献   

6.
应哥斯达黎加洪门民治党的邀请,有机会于去年年底前往哥斯达黎加作为期三天的访问,洪门民治党和当地侨团把我们当作祖国来的亲人热烈隆重的欢迎。或许我们是几十年来第一个看望他们的代表团,访问期间始终洋溢着浓郁的亲情和乡情,我们带去了祖国亲人的诚挚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哥斯达黎加是西班牙语COSTA RICA的音译,原意为富饶的海岸。哥斯达黎加位于中美洲。中美洲有七个国家,像一串项链一样把南、北美洲连接起来。哥斯达黎加是其中一链,陆地两端分别和尼加拉瓜、巴拿马接壤,另两端一边是太平洋,一边是大西洋加勒比海。面积五万…  相似文献   

7.
孔塔多拉集团是在1983年1月由墨西哥、巴拿马、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4国组成的一个政治性国家集团。它的形成对当代拉美对外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一孔塔多拉集团的形成并非偶然。它是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政治形势发展的结果,也是墨西哥、巴拿马、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4国对外政策发展变化的产物。众所周知,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西半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1979年7月尼加  相似文献   

8.
中美洲包括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伯利兹 7国。 80年代是中美洲各国“失去的 1 0年”,具体表现为巨额对外贸易逆差、高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大多数国家社会指标恶化等。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包括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尼加拉瓜的武装冲突及冲突对邻国的影响 ,不合理的宏观经济结构和政策 ,以及拉美地区的债务危机和贸易条件恶化等外部冲击的影响。 90年代 ,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分别在 1 990年、1 992年和1 996年结束内战 ,中美洲和平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 ,各…  相似文献   

9.
在近一个半世纪的岁月里,中国人移居巴拿马的历史进程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这漫长的年代里,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省的很多居民,由于生活所迫或是怀着寻找新的出路的愿望,一批又一批离乡背井,漂洋过海,陆续到达中美洲的巴拿马地峡.在这150年中,曾多次出现过中国人向巴拿马移居的高潮.他们有过峥嵘的岁月,也留下了许多痛苦的记忆.  相似文献   

10.
国体:古巴的国体为无产阶级专政,其他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国体均为资产阶级专政。政体:古巴的政体是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制;中美洲6国(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以及加勒比海的海地和多米尼加的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巴哈马、伯利兹、格林纳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和牙买加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以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由总督代表,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及多米尼克则为议会制共和制国家。摘自《中美洲和加勒比研究资…  相似文献   

11.
拉丁美洲在步履艰难的情况下渡过了1988年。这一年拉美的政治经济形势如何?有什么新特点?很值得大家去思考和研究。对此,本刊编辑部特邀几位拉美问题学者写了6篇专稿。他们分别就拉美的民主化趋势、中美洲和平进程、巴拿马局势、美苏同拉美的关系,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等问题谈了各自的看法。现将他们的看法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尼加拉瓜     
尼加拉瓜位于中美洲中部,东濒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南同哥斯达黎加相邻,北与洪都拉斯接壤。全国面积为十四万八千多平方公里,是中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湖泊和火山之国”尼加拉瓜境内火山林立,湖泊密布,向称“湖泊和火山之国”。它的70%领土由连绵  相似文献   

13.
1981年4日28日,巴拿马政府将首都巴拿马城以西三十公里的一座小山命名为“永野重雄山”。耸立于山顶的一块纪念碑上,赫然醒目地镌刻着颂词:“永野重雄--巴拿马人民的伟大朋友、日本东京商工会议所会长、二十世纪日本再次惊人崛起的功臣,推动了巴拿马和日本之间更加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这座从此展望国际航运前景的丰碑,眺望着两边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庄严地保证将尽一切努力来实现建设一条横越巴拿马地  相似文献   

14.
1989年12月20日,美国悍然对巴拿马发动军事入侵,在当代国际关系史上留下了一页极不光彩的纪录。美国以两倍于巴拿马的兵力,在最新式的“隐形”战斗机配合下,发动突然袭击,攻占了一个仅有200多万人口的小国巴拿马。美国飞机在巴拿马上空狂轰滥炸,仅入侵的头14个小时就投下400多枚炸弹,将巴拿马国防军总部等一些重要军政机关和城市平民区炸成废墟,加上美国兵滥杀无辜,造成巴拿马600多军民死亡,两千多人受伤,数千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美国侵略军以武力推翻诺列加政权,把诺列加押往美国“受审”,并将巴拿马前军政官员4000多人关进集中营。美国军事入侵造成的巨大破坏及由此而引起的严重抢劫风潮,使巴拿马的经济损失达20亿美元之巨。美国军队还包围了古巴、尼加拉瓜、利比  相似文献   

15.
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共和国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西南濒太平洋丰塞卡湾,西面和南面同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毗邻。全国面积十一万二千零八十八平方公里;人口约三百七十万,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86%,印第安人占10%,黑人和白人各占2%。  相似文献   

16.
1821年,中美洲五个国家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宣布独立,1823年合并组成中美洲联邦。1838年联邦解体后相继成立共和国,即现在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1981年总人口约2,100万,占整个拉美人口的6%,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约200亿美元,占整个拉美总产值近4%。目前这些国家基本上仍是落后的农业国,农产品在经济部门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和连年战争的破坏,各国经济更加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中美洲的局势十分动荡。中美洲局势的动荡有着深刻的内部和外部原因。1979年尼加拉瓜革命的胜利和近几年萨尔瓦多等国民族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和普遍关注。本文仅从几个方面谈谈对中美洲形势的看法。当前中美洲形势的特点总的说来,当前中美洲形势更加动荡不安,内外矛盾错综复杂,军事、政治和外交  相似文献   

18.
中美洲和平进程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987年8月7日中美洲五国首脑会议签署《在中美洲建立稳定和持久和平的程序》,即中美洲和平协议以来,围绕中美洲地区冲突的事态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中美洲和平进程从而出现了新的转机,给渴望和平的中美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但是,迄今为止,冲突各方对中美洲局势的近期发展所抱的态度和作出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持续八年多的中美洲冲突是几种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的较量,卷入这种冲突的各种力量仍然在围绕着最大限度地保全或追求自身利益这个目标行事。中美洲和平进程的前景如何?这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卡特政府以来美国对中美洲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美洲自1979年7月尼加拉瓜革命胜利到1988年底已渡过10个年头。其间,美国经历了卡特和里根两任总统、3届政府。1989年1月布什执政后,美国对中美洲的政策将发生什么变化,这对中美洲问题的前途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探讨布什政府的中美洲政策及其发展前景,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自卡特政府以来美国对中美洲政策的演变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义事业”行动——美军入侵巴拿马纪实》一书由易水寒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全书分楔子、正文8章和附录(《美军入侵巴拿马大事记》)3部分,共172页,12.1万字。本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推出的《战后国际重大事件纪实》之一。作者通过翔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