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建英 《政法论丛》2015,(2):143-151
法律语用预设推理是法律语用推理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主体间为建构语用预设,对潜预设进行的对话活动。它不仅强调语境对预设的影响,更突出"听者"对预设的积极建构。在法律语用预设推理中,需要时时处处关注各个主体的建构作用。在积极层面,法律语用预设推理因为可以构筑公共知识背景,提高诉讼效率而作为一种语言技巧和策略来使用。在消极层面,法律语用预设推理容易被说者用来支配听者,从而成为无视听者建构作用的"预设陷阱",因而要善于识别和破解,清理"通向正义之路"上的预设障碍。  相似文献   

2.
交叉询问是法庭审理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证人询问方式,发源于英美当事人主义下的交叉询问制度,力图通过对证人的轮流询问,从而达到发现事实真相的目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建立真正意义的交叉询问制度。鉴于交叉询问制度的重大辩护价值,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交叉询问制度十分必要,我国刑事诉讼法急需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交叉询问制度。  相似文献   

3.
罗力彦 《中国律师》2005,(12):47-48
交叉询问是英美法中最具诉讼特色的程序。由于法庭询问最精彩的阶段集中体现在对证人的交叉询问过程中,并在发现事实真相上显示了极为有效的作用,被盛赞为基于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所创就的最大法律运作机制的美称。而诱导性询问正是交叉询问中对证人进行盘诘的重要的常规方法。由于交叉询问的目的就在于诱使证人说出有利于本方的事实,可以说没有诱导性询问的存在,交叉询问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本意义。事实上,法庭交叉询问的魅力正在于在反询问中可以更多地提出诱导性问题。一、有关诱导性询问的概念所谓诱导性询问,是指询问者为了获得某一回答而…  相似文献   

4.
孔凡洲 《行政与法》2022,(3):98-109
辩护人交叉询问的方法是协助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法律方法,有别于庭审之外对证人的询问.交叉询问的法律方法具有保障辩护人充分质证、推进庭审实质化和实现有效辩护的功能.基于立法与司法实践,辩护人交叉询问可分为消极模式和积极模式,辩护方在庭审中对两种交叉询问模式应当综合运用.我国辩护人交叉询问方法的设计应首先确立交叉询问以服务法...  相似文献   

5.
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轰轰烈烈的浪潮中,证据体制的改革格外引人注目,证人交叉询问制随之成为焦点。本文拟从司法民主、中立和公开的现代理念上展示了证人交叉询问制的独特魅力,从司法效率与事实探知的传统理念上阐述了证人交叉询问制在我国移植中受排斥的尴尬,从理念的更新与冲突的协调上论证了证人交叉询问制回归的正当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美国刑事诉讼中交叉询问的规则与技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健民 《法学》2004,(4):109-115
发源于英美当事人主义下的交叉询问制度 ,力图通过对证人的轮流询问 ,从而达到发现事实真相的目的。本文分析了交叉询问在刑事诉讼中运用的规则及技巧。  相似文献   

7.
姚允杰 《法制与社会》2010,(31):264-264,268
询问笔录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法办案中使用的一种证据文书。它记载了办案人员与询问对象间关于案件的互动。这个互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语境询问的预设非充足性、紧张性和熟悉性,都直接影响着询问笔录的进行和质量。本文指出要提高询问笔录的质量,就要办案人员趋利避害,营造一个良好语境进行互动。  相似文献   

8.
石岩 《行政与法》2010,(11):117-121
交叉询问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字眼,对于其具体的规则内容,我们也非常熟悉。本文将焦点集中于交叉询问的运行机制问题,即何种条件能使交叉询问发挥其最优价值。当前,我国庭审中证人质证的方式虽基本具备了交叉询问的外壳,但其功能性价值却收效甚微,这是令人迷惘之处。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先要明确交叉询问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方能解我国"交叉询问"流于形式之惑。故本文从交叉询问的案件范围、运行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继而将我国证人质证方式之弊病呈现于眼前,弄清两种质证方式运行环境之差别,进而得出我国证人质证方式合理构建之框架思路。  相似文献   

9.
交叉询问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刑事审判中为查明案件事实而广泛采用的庭审方法,是英美法系国家当事人进行主义刑事诉讼制度运作的主轴。交叉询问与其他庭审方式相比更能发现真实、克服偏见,纵使是法官在庭审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大陆法系国家,也在其立法和庭审中规定了交叉询问制度。  相似文献   

10.
交叉询问制度被誉为是人类迄今为止找到的发现真实的最有效的装置,是英美法系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我国目前刑事庭审改革的主要内容。交叉询问制度即体现在民事诉讼也可应用于刑事诉讼,本文的交叉询问制度指的是刑事诉讼方面的规定。文中通过对交叉询问制度的介绍及探讨,在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试对我国刑事诉讼的交叉询问制度的改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建立交叉询问制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春  杨桂红 《法学杂志》2001,22(5):42-44
交叉询问制度是刑事庭审活动中对证人证言的法庭调查方式之一 ,也是我国目前刑事庭审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何认识我国法律确立的交叉询问 ,以及如何进行交叉询问 ,交叉询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等的研究 ,对于丰富我国证据调查方法 ,使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健全、完善 ,保障诉讼公正的顺利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交叉询问”制度引入我国刑事庭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濛 《法制与社会》2012,(5):136-137
交叉询问制度是英美法系刑事庭审中对证人证言的法庭调查方式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刑事庭审改革的主要内容。我国目前正在逐步改革并引进交叉询问制度,对于如何认识我国法律确立的交叉询问,以及如何进行交叉询问,交叉询问制度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这对于完善我国证据调查方法,使我国法律制度更加健全、完善,保障诉讼公正的顺利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刑事庭审需要逐步强制证人出庭,同时保障证人权利,明确证人范围及刑事证据种类应当划分为人证、书证、物证三大类,以此逐步改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交叉询问制度。  相似文献   

13.
发源于英美当事人主义下的交叉询问制度是刑事庭审活动中对证人证言的法庭调查方式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刑事庭审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何认识我国法律确立的交叉询问,以及如何进行交叉询问,交叉询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等的研究,对于丰富我国证据调查方法,使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健全、完善,保障诉讼公正的顺利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交叉询问,又称反询问,指在听审或开庭审理程序中,一方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提供的证人进行的反询问。它是英美法系国家采用的询问证人的方法。然而国内学者对交叉询问的理解则是从询问证人的整个流程着眼,因此范围更宽泛一些。由于交叉询问对于发现案件真实、维护被告人权利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因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庭审中对被告人口供的调查模式兼具英美法系国家交叉询问和大陆法系国家交叉讯问的因素,呈现出复合式的特点。比较两大法系的法庭讯(询)问方式,我国应赋予被告人法庭陈述权、明确交叉询问的顺序和规则、发挥法官庭审询问中辅助性作用、完善对质程序。  相似文献   

16.
刘晓兵 《证据科学》2016,(4):471-484
交叉询问源自英美法系,是在审判或听证的质证程序中由一方当事人或者律师对反方证人进行的询问.中国诉讼法对交叉询问已有实质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也有实际运用.交叉询问的质证功能是由它的内在属性和提问方式决定的,其目的主要在于降低或摧毁反方证人的可信度,降低或瓦解反方证人证词的证明力,或从反方证人口中获得有利证言.诉讼模式、质证规则、证人出庭率以及法律职业者的操作技能直接影响交叉询问质证功能的实现.为了充分发挥交叉询问的质证功能,应该进一步改革或完善目前的诉讼模式、庭审质证规则、证人出庭作证保障制度并提高法律职业者在交叉询问方面的业务素养.  相似文献   

17.
交叉询问制度原创于英美法系.以美国为其典型。在美国.交叉询问的主要规则是禁止主询问方诱导性发问和反询问受主询问范围限制。我国的刑事审判以职权主义为基本构造。其主要表现是法官享有包括询问证人在内的证据调查权和审理进程的决定权。整体观之.我国的询问证人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询问证人的主体复杂,主询问与反询问难以划分.交叉询问和对质诘问亦相互混杂。  相似文献   

18.
谢晖 《现代法学》2012,(5):3-17
法律价值预设作为法律中提纲挈领、统领全局的内容,在法律作为"制度性修辞"的命题、判断和架构中,有着独特的分析意义。法律价值的抽象性、统领性,提供了诗性思维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同时,诗性思维也把法律价值预设结构在修辞世界。不论作为技术的修辞,还是作为本体的修辞,都对法律价值预设作为制度修辞起着论证作用。如果说法律和法治本身是一种制度性修辞,那么,通过法律价值预设能更好地证立这一判断。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刑事审判中的交叉询问制度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文章指出 ,随着我国刑事庭审制度改革 ,交叉询问已成为庭审中直接人证调查的主要方式。作者分析了交叉询问的一般法理、运用技术和作用条件 ,而后着重分析了我国交叉询问制度的特点 ,如范围效力有限、“多极化”格局、“和合性”较重、强调技术而非权利 ,同时技术性发展不足等。在此基础上 ,为健全交叉询问制度 ,作者提出了设置运行条件、把握对抗限度、采用适当方法、维系合理格局以及创制遵循必要规则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胡波 《法学杂志》2002,(6):65-66
《法学杂志》 2 0 0 1年第 5期发表了金春、杨桂红两位同志的文章《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建立交叉询问制度之我见》。该文认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交叉询问制度”。持此种观点的不限于金春、杨桂红两位同志。但是 ,这一论断与实践中的真实情况似乎并不一致。从笔者多次出庭和旁听开庭的情况看 ,不仅证人很少出庭 ;即便对于被告和出庭的证人 ,也不曾见过控辩双方反复盘诘 ,针锋相对的场景。这不得不使人产生疑问 :我国刑事诉讼中真的建立交叉询问制度了吗 ?一、交叉询问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交叉询问是刑事诉讼庭审活动中对原始人证进行调查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