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法科学学科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证据技术及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法科学,是文理交叉的边缘学科,其学科体系、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因其独有的学科性质而异于其它主流学科。在满足社会对法科学及法科学人才的需求,总结、分析学科现状,提出求变之道。  相似文献   

2.
论法的精神     
法律是国家制定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制定法律的宗旨,是规范人们的补会关系和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证人们有序地生活。制定法律的目的,是要人们遵守法律。遵守法律的前提是让社会成员知法懂法,如果不知道法律是怎么规定的,怎么能要求人们遵守法律?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法哲学理论反思——以重构知识产权制度为视角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知识产权制度历经 5 0 0多年的发展 ,现已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 ,尤其是WTO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协定》诞生后 ,其地位日益凸显。但是 ,过分强劲的知识产权保护 ,使其遭遇了“知识产权怀疑论”、“反知识产权论”和“知识产权僵化论”三股新思潮的冲击。此三股思潮中任何一股的成立 ,都将从根本上动摇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严重地甚至可能导致知识产权制度土崩瓦解。因此 ,有必要对知识产权法哲学理论进行反思 ,对此三股思潮进行阐释 ,以重新建构符合时代精神的知识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张志成 《知识产权》2009,19(4):28-31
实现知识产权事业科学发展是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统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能力全面提升,统筹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共同上水平,统筹人和事业的共同发展,兼顾知识产权局强局建设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兼顾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协调发展,兼顾国内和国外知识产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实现知识产权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如果是,其理论基础和框架体系是什么?与其它学科的边界和关系是什么?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这些问题仍然争论不休,并将继续争论下去.然而,争论问题必须有共同的基础或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争论的观点是按照科学理论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可检测其真伪,具有科学性.知识产权理论作为科学理论,应当有自己的一套严谨的概念,以及由这些概念构成的严密逻辑体系.概念应当采用规范的方式来定义.科学理论的内容是客观的、唯一的,但这并不排斥其应用的功利性和表达的多样性.真正的学者应该不为功利所动,执著地追求理论的客观性,弄清存在于表达多样性之中的一致性.与其它社会科学理论相比,知识产权实践极大地依赖于知识产权理论,因此,构建科学的知识产权理论的意义尤其重大.唯有科学的知识产权理论才能指导实践,以发挥巨大作用;也唯有遵循科学的方法,才能构建科学的知识产权理论.  相似文献   

6.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先驱孟德斯鸠在构建自己理论体系的同时,汲取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滋养,并由此而塑造出他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在他最有影响力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更是使用了大量的文字来评述了中国传统法律的一些基本特征。虽然有必不可免的"误释"、"误读",使得孟德斯鸠所设想的中国和所观照的中国文化呈现出自相矛盾的现象。但是其对中国法律的阐述不仅影响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看法,也影响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观感。由于孟德斯鸠对中国的这种偏见与卓识并存、想象与智慧同在的互为矛盾的文化观及构成这种文化观的否定思维和哲学价值,从而也决定了这位西方巨子在中法文化关系史上所占据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重塑以民法为核心的整体性知识产权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法定主义要求我国知识产权法学界树立以民法为核心的整体性知识产权法观念。以民法为核心的整体性知识产权法观念,要求对知识性权利和知识性利益进行区分,主张民法才是知识产权权益的兜底保护法,并且要求民法建立与利益保护相适应的不法行为责任制度,只授予利益享有者债权性质的请求权。我国当下的知识产权法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司法实践都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以民法为核心,重塑整体性知识产权法。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现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法律制度始于前苏联,由于科学发现权客体的特殊性,我国理论界对科学发现权的性质一直存在争论。科学发现权性质的认定是解决科学发现权制度其他一切问题的关键。通过考察国内外有关科学发现权的立法实践和比较分析国内诸多学者的观点,结合知识产权法领域内的最新理论发展,我们认为,科学发现权之知识产权属性是有其理论上和现实中的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9.
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就以可贵的科学精神来建设我们的地球家园。科学精神历来是我们所崇尚的主题,不仅在西方科学家身上,也同样在我国科学家身上都有很好的体现。本文从求真求实、怀疑、宽容、奉献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徐光启科学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以及它对于我们当今文化发展、建设和普及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扬 《科技与法律》2006,1(3):28-38
知识产权法定主义观念要求我国知识产权法学界树立以民法为核心的整体性知识产权法观念。以民法为核心的整体性知识产权法观念,要求对知识性权利和知识性利益进行区分,认为民法才是知识产权权益的兜底保护法,并且要求民法建立与利益保护相适应的不法行为责任制度,只授予利益享有者债权性质的请求权。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世纪伊始,举国上下正在为实现“十五”计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的新形势下,我们要认真贯彻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和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经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任务,为应对入世做好司法准备,贯彻执行新修改的专利法及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和司法解释,研究在大民事审判格局下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整体职能作用,解决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更加适应新世纪人民法院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经认可了知识产权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传承、高效利用的一条路径.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受现代文明的影响、流行文化的冲击、商业利益的驱使,其生存和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纠纷日益增多,凸显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具有内源性力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框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可行性,主要的路径包括著作权保护、商标权保护、专利权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  相似文献   

13.
一、体系化及其意义体系化是科学的重要特征。对于一项科学而言,休系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总结功能。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一、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关系的传统论述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学者关注的焦点,相关著述也不胜枚举.一般认为,在法律适用上,知识产权法是特别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一般法."商标法、专利法和著作权法好比浮在海面上的三座冰山,反不正当竞争法则是拖着冰山的海水."~[1]根据"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反垄断法以禁止滥用垄断地位为名对一些具有知识产权的企业施加强制许可令。强制许可令直接威胁垄断和创新都赖以生存的技术秘密,在破除垄断的同时有可能伤及创新动力。依据欧洲法院的判例,这样的许可令被要求是克制的,使用时必须满足"例外的情形"的四项条件。但是仍然有许多反垄断案的判决引起了很大争议。无论如何,反垄断的强制许可令对知识产权的限制不应当是自动上位的,而应当是相互协调的。这一经验对所有实施反垄断法的国家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标准正在展现诸多的功能,而且在知识产权许可和技术创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但有正面的影响,而且还有负面的影响,知识产权人利用技术标准有可能利用技术标准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滥用其技术标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施加法律上的管制。  相似文献   

17.
立法和主流观点以激励论为依据,将知识产权设定为一种垄断权,然而,这种纯粹向激励创新倾斜的制度,并不能实现最终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激励论本身以及新的经济理论和现实社会生活证明激励论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是不成功的。知识产权应该仅是一种收益权或征收权,而非垄断权。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法为中心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宗辉 《知识产权》2005,15(6):54-57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于2004年8月加入该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维护中华文明之必须,也是我们所应当承担的国际法上的义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是人类既有精神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以精神成果为保护对象的知识产权法的关系如何,我国知识产权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怎样,知识产权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笔者也希望可以借助这种探讨促进理论界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整体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各国知识产权战略部署:以美日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国际专利申请总数为155,900件,低于2008年的164,000件,知识产权制度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积极调整知识产权战略部署,其中以日本、美国和西班牙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20.
王莹 《法制与社会》2013,(10):179-180
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和灵魂。高等学校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中,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刻把握民族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通过高校从理论到实践、从传统方式到新兴方式,从日常事件到重大事件,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