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毕竞悦 《法人》2023,(2):12-15
<正>有人在支付宝的蚂蚁森林上收集通过低碳行为获得的能量,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兑换成树木,此为碳普惠制的一种形式。如今,使用共享单车、乘坐公交地铁、点外卖备注“不要餐具”等行为,都可被视作参与绿色低碳生活,这是碳普惠制发展下消费者参与“双碳”发展的典型场景。  相似文献   

2.
于珂 《法制与社会》2011,(36):86-87
近期,国际社会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关注使得“低碳经济”再次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作为一项实践性的提议,“低碳经济”不仅对全球及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了明确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它对于国际经济法这门学科有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即是从这一点出发,浅析了“低碳经济”对于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体系以及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是一位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亲历飓风后,她感慨万千。应本刊的约请,她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写下了飓风前后他们一家、当地民众、美国政府的种种经历、想法和表现。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正在见证全球经济复苏、城市化急速发展新阶段以及新一轮绿色科技革命这三大历史转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注定将满载着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标准化"创新硕果,透过"城市最佳实践区"精选案例中低碳生活的样板与剪影呈现,揭示出"绿色财富"生成与演进的国际化进路,并给出属于"后世博"时代上海城市生活的法律指引。  相似文献   

5.
林梵 《江淮法治》2013,(11):52-52
多年来,以"年味儿"为核心的民俗文化和以"安全"为核心的限制措施,一直是民众关于春节期间到底应不应该燃放烟花爆竹争论的焦点。此前,虽然多个城市专门出台"禁放令"或者"限放令",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可我发现,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现在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除了"安全",大家更顾及的是空气质量,谁也不想在过年的时候,生活在暮霭的环境之中,不少朋友都说,使用电子鞭炮"年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使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平添更多人格魅力,使中央与普通民众的心理距离进一步拉近,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7.
一份“故意伤害致死案”的卷宗,两份按满鲜红手印的“民众联名请愿书”。到底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正当防卫?、这看似平淡无奇的案件,如若处理不当。可能会放纵一个罪犯,更有可能给群众造成这样的误解,合法保护自身的权益也会犯罪。发生在黑山县无梁殿镇:大民村的一起刑事案件,让人们对“正当防卫”这个法律上的字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张明志 《法制与社会》2011,(22):281-282
低碳经济是一种更高级的循环经济模式,更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因而需要综合各种措施去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当然更需要法律去规制,本文从刑法角度探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低碳的面子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研究和舆论渐成热点、渐成时尚。这是好消息。不但是因为有关的技术、政策,确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更因为这样做会有助于社会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公务员招录考试一直是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热议话题和关注焦点。这既反映了我国目前就业的严峻局面,也反映了广大民众对国家政治领域关注度在日益加强。公务员是国家和政府机构的管理人员,对他们的录用和管理必须要有较高的素质要  相似文献   

11.
薛晨 《江淮法治》2010,(17):8-12
今年是我省实现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规划目标任务的最后之年,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为促进全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江淮环保世纪行”组委会研究决定,2010年“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以“推动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  相似文献   

12.
所谓低碳,很可能是一些有心人拿人们的良知做武器,去扼杀别人发展进程的一种方式我们仍然要谈及低碳——这个词听起来非常美丽,而且无懈可击,以保护气候、保护地球为目的。但我仔细一想,却品  相似文献   

13.
看报纸,很想知道真实情况。虽然真实情况总在身边,只要眼明,会分析,不凭报纸传,也不至于就成聋子瞎子;然报纸“传”的是“真”,人的主要信息来源靠传媒,那是顺理成章的事。个人的视野有限,一城之域,举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市民生活等等,一切消息都翔实无假,则读者可以专心于自己的工作,报纸“真”,庶可体现出生活的质量,成为所谓民众喉舌。  相似文献   

14.
“清官情结”一直被认为是信访产生的文化成因之一。如有学者认为:“在传统中国民众的眼里,清官是可亲的,但他们总在遥远的地方,只有上访才能找到。清官抽象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而身边更多的是贪官污吏,这才是具体的存在。因此‘小民’希望有明君和清官出来为他们‘做主’,以便民间的冤情和疾苦能上达天庭;又如应星教授在其对信访制度的调查中将下层民众心中的国家形象归纳为:“闪着神奇光辉的党中央+损公肥私的多数地方贪官+为民做主的少数清官”;  相似文献   

15.
“和为贵,谐为美”,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广大民众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更是法院工作者为之努力践行的目标。近年来,海口中院在吴剑平院长和中院党组一班人的带领下,为这一目标且行且进,  相似文献   

16.
阿碧 《检察风云》2010,(9):12-14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隆重揭幕.开始了为期半年的世博会展出。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中展示的低碳创意也会让生活更美好。世博科技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低碳排放”,包括园区内客运交通工具“零排放”,以及建筑和照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此外,园区还将实现生态和谐和资源综合利用、管理运营的便捷高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引发众多生态灾难和社会问题,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正成为一股新的世界潮流。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经济的目的。要把低碳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大力推进低碳发展,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8.
纵观2010年上海世博会,低碳环保成为最大亮点,各个场馆和站台使用和展出的各种低碳新技术、新材料,令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了低碳为生活带来的益处。安装容量达2825千瓦的中国馆太阳能屋面,利用地源热泵和江水源热泵技术的世博轴中央空调。以及穿梭在世博园区的新能源汽车等等,都向我们展示着“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19.
《政府法制》2012,(6):14-14
2011年12月20日《南方日报》刊登的《“微博问政”不是终点》一文指出:“一些地方的官方微博内容空洞,用语官腔,对于民众提问多以事不关己敷衍塞责,对于民众建议也常没了下文。”笔者认为这句话说明了“微博问政”要有恤民味道,不能仅停留于“说学逗唱”,只有恤民不倦,善政不止,为民众排忧解难不怠,才能消除“微博问政”过程中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20.
在平常的写作和谈话中,每当涉及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称谓时,我习惯用“公民”或者“民众”的概念,除非是引用或者遇到某些特定的情形,我不会使用“老百姓”或者“人民群众”之类的词汇。有细心的朋友对此不解,我向他们解释: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一个崇尚法治的国家,我们理当多使用法律概念。按照宪法学的观点,“公民”是指拥有一国国籍,并依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据此可以清楚地知道,“公民”的概念,集中体现了自然人基于一国法律所处的地位,它不仅表明自然人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更体现自然人享有的法定权利。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