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出口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逐年递增的反倾销案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的瓶颈.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诉讼,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我国企业面临的反倾销调查现状,深入探讨和分析我国不断遭受国际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以及国外反倾销措施给我国企业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防止和减轻反倾销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论建立与完善我国反倾销诉讼体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结合我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行政诉讼法》与《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 ,针对反倾销主管机构所进行的反倾销调查或采取的反倾销措施 ,利害关系方不服所提起的反倾销诉讼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全文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 ,就我国反倾销诉讼的依据、诉讼主体、受案范围以及管辖法院等几个方面提出看法。建立与完善我国反倾销诉讼体制 ,对于遵循国际惯例、遵守即将对我国生效的WTO相关协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入世以来,我国已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与此同时,在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中,国外的反倾销诉讼成为我国出口企业的一大障碍,我国是世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而我国企业又大多消极应诉,因此,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对我国出口企业加强应诉工作,促进贸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出口倾销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是保护国内市场、反对不正当竞争的手段之一,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反倾销税从性质看与关税不同.在其他方面也有着诸多的不同之处,但在阻止倾销产品甚至正常进口货物等功能方面.却比关税有过之而无不及。目前,我国的110种出口产品被指控为倾销产品.截止1990年4月,欧共体对我国的三十余种商品提起了反倾销诉讼达43起.居西方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案件之首,涉及出口金额高达3亿美元。占我国对欧共体出口总额的5%左右,是造成我国与欧共体大量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①我国被诉企业常常被动应诉.消极等待,甚至耽误了答辩期限,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②这固然与法制观念淡薄有  相似文献   

5.
张勇 《研究生法学》2007,22(1):110-116
近年来,反倾销问题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热门话题。西方国家利用其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条款对非市场经济国家或经济体制转型国家实施歧视性的不公平措施,在反倾销的调查中使用替代国制度,中国往往成为受害国之一。面对这种局面,通过研究欧美的反倾销制度,从欧美对华进行反倾销调查频频使用替代国制度概况及其原因,欧美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确定的标准,分析替代国制度的不合理性,提出中国对替代国问题的应对措施,这些对我国企业应对外国反倾销诉讼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同时,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协调配合,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促进与国外的沟通与合作;企业应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出口结构,建立灵活的经营策略,积极应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反倾销问题,从理论层面上论述了我国财务会计准则与欧盟、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及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沟通。同时,在实务上,针对我国"反倾销"环境及"反倾销"在会计领域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对策,以提高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的成功机率,为改善企业会计环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反倾销诉讼,又称司法审查。按照国际惯例和WTO关于司法审查的规定。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反倾销纠纷由国内司法部门审查,但这种纠纷一旦发展成为成员国之间的纠纷。则由WT0争端解决机构审查。不论是国内司法审查还是WTO争端解决机构审查。都需要建立健全我国反倾销案件的诉讼体制,也即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8.
论加入WTO后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嵘 《河北法学》2003,21(2):63-66
WTO《反倾销协议》对反倾销司法审查做出了强制性规定。我国《反倾销条例》对司法审查的规定尚不具体、不完善。就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的机构设置、诉讼主体资格、受案范围及法律适用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在国际上遭遇的反倾销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其中殴美等发达国家占对华反倾销的一半。反倾销诉讼的核心理由主要指责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一指控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发展国际贸易、进而和平崛起的巨大障碍。本文对非市场经济地位在反倾销中的法律依据问题简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必须尽快扭转反倾销案应诉不力的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我国出口商品在欧美等国被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案件急剧增多。其涉及的商品种类之广、国家之多,被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之高,在我国乃至世界外贸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1993年4月,墨西哥工商部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宣布对我国10大类4000多种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征收最高税率高达1105%的临时反倾销税,这一案件已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案。1995年2月,欧盟委员会正式立案,对涉及三个税则号的中国出口鞋类提起反倾销诉讼。涉诉的中国出口企业近2000家,出口金额近5亿美元。43家企业被迫应诉,该案已成为目  相似文献   

11.
马丽 《法人》2010,(1):54-55
通信企业首遭印度反倾销诉讼,给中兴、华为提了个大大的醒:停止双方在海外的对垒血杀,默契协作,或是抵御下一轮可能遭受反倾销诉讼的良方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国有企业自主权的完善──兼评欧美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诉讼的不公平性马俊驹,彭庆伟自1979年我国出口闹钟在欧共体遭受反倾销调查以来,中国出口商品在欧美受到反倾销诉讼的数量呈递增趋势。目前我国产品被判征反倾销税的已有160多种,这严重影响着我国的...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 ,我国屡遭反倾销调查 ,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出口产品中存在低价倾销行为 ,出口企业对反倾销案应诉不力 ,以及有关方面对反倾销性质的认识存在偏差。因此 ,现实条件下我国面对国际反倾销的对策 ,从宏观上讲必须以GATT和 WTO反倾销守则为指导 ,以规范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行为为核心 ;从微观上看必须以实现出口企业的依法竞争和依法应诉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田果 《法制与社会》2010,(31):90-91
企业是反倾销的法律和事实主体,本文以围绕后危机时代企业法治化反倾销策略这一主题,分析了后危机时代针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居高不下的原因,并从树立积极应对理念、现代企业理念和创新发展理念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反倾销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中运用最多的非关税壁垒,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面临的反倾销形势日益严峻,根据WTO秘书处公布的反倾销统计报告,我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这种严峻的形势对我国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对我国出口商品被反倾销原因的深入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对此局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应对国外反倾销与加强反倾销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凛 《金陵法律评论》2004,(1):45-50,69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赋予进口国自我保护的一项合法权利,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制止不正当竞争、规范国际贸易秩序的重要手段.多年来,中国经济深受外国反倾销指控之害.加入WTO 以后,中国的企业仍将面临反倾销与倾销的双重考验与挑战.中国应该在符合世贸组织反倾销法律框架内构筑反倾销机制.一方面,建立正确的价格战略和反倾销预警机制,制定完备的反倾销应诉法规,尽量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和控制,努力摆脱"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被动地位,充分利用WTO规则应对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以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律体系,调整反倾销机构的职权,对外国产品在中国的倾销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我国的国内产业.  相似文献   

17.
替代国制度是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计算正常价值的一种方案,由于美国一直没有承认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在美国绝大部分对华反倾销案中,我国产品的价值通常要以替代国的产品价格来计算,这是造成我国企业在美屡屡遭受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家,而美国又是我国最大的贸易出口国,因此对美出口贸易的增长趋势不可能在一时之间得到转变,加上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势必会引发美国更大范围的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以维护美国相关行业的利益.所以,透视美国对华反倾销中的替代国制度并提出相关对策尤显紧迫.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国际上最大的反倾销受害国,其最主要的原因是WTO的许多成员方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但《中国入世议定书》中第15条仍规定其他成员国可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本文将对该条签订的原因及该条有关反倾销的规则作详细的剖析,分析其内容、各款之间的关系及适用条件,以指导我国企业在反倾销诉讼中正确适用该条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美贸易发展迅速,而中关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频繁发生,美国已成为对华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之一。这篇文章先时倾销和反倾销的含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继而分析了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政府、行业协会及我国企业在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的建议,使我国经济顺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宋华安 《法人》2009,(5):58-58
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依然不明朗,在跨境贸易中,反倾销交锋显得越来越烈,企业的出口风险或将增加。《法人》记者日前从接近商务部的人士获悉,今年1月至4月,国外企业已累计提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90多起,中国提起的对外国企业的反倾销案达48起,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相比而言,中国仍是遭受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