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加强对等同原则在适用中的限制、明确统一的判定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在适用等同原则时应将“整体比较”原则和“逐一要素比较”原则综合起来对案例加以判定;二是对于发明点的技术特征不宜适用等同原则;三是禁止反悔和自由公知技术原则应纳入到等同原则的适用条件中,而不能仅仅作为抗辨原则;四是建立统一的上诉法院,制定统一的等同原则适用标准。  相似文献   

2.
德国法院对专利等同原则的适用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的判例表明,专利的等同保护范围应该及于与权利要求记载的构成虽有差异但又实质相同的技术。德国法院在专利等同原则的适用上建立有积极的等同适用标准与消极的等同适用标准。其中,发明技术思想的实质含义要件、置换的联想容易性要件和现有技术抗辩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专利制度的完善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判定专利侵权的等同原则在我国审判实践中的适用与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淑珠 《法学》2006,(8):153-160
最早由美国法院提出的判定专利侵权的等同原则,其设立初衷是为了避免被控侵权人通过对专利进行非实质性修改来逃避专利侵权责任。等同原则理论的发展、最新动向,以及其具体判定方法,值得我国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借鉴。在借鉴的同时,为避免等同原则的过度扩张而损害公众利益,判定专利侵权的等同原则在我国的适用应受到若干限制:等同侵权的认定要受“禁止反悔原则”和“全部要素原则”这两个法律原则的制约;在进行等同侵权判断时,除“功能—方式—效果”三要素标准外,应增加一些辅助判断方法;应采用侵权行为发生日为等同侵权判定的时间标准,使专利权在保护期内获得一种动态的保护。等同原则在我国审判实践中的适用基础存在诸多问题,应从统一分散的法院审判体制、制定专利侵权判定标准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作为重要的专利系统法律原则,等同原则在保护专利权方面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以实现公平为其最终目的,是一项世界性的法律准则。我国专利法中并没有明确的等同原则规定,但以司法解释的方式将其确定为判定专利侵权的司法准则。等同原则在国外法律系统中规定较为成熟,应积极移植、借鉴先进经验。将等同原则适用于专利侵权案件的审判时,应注意判断主体、侵权时间标准等问题,要做好等同原则立法完善以及适用限制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人民法院在审理专利案件时,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产业发展水平和技术发展现状,适度从严把握等同侵权原则的适用条件,合理确定等同侵权原则的适用范围,防止等同侵权原则的过度适用,防止不适当地扩张专利权保护范围,损害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专利侵权中的等同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的运用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等同原则是该适用整体等同原则还是全部技术特征原则,等同的标准和时间,以及我国有众多的专利二审管辖法院的问题。通过对等同原则在美国的演进的探讨,探讨美国在适用等同原则时出现的问题和值得借鉴的经验,以期对我国在适用等同原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有效的发明专利均已经过专利局的实质审查,其所应得到的法律保护的程度和力度应当是一致的,就等同理论的适用而言,也应该是一致的.一般的发明与有突破性进展的发明相比在质量上显然存在差距,如果将两者等量齐观,于高质量的发明而言显得有些不公平,因此对于不同质量的发明给予不同程度的保护力度具有一定合理性.但等同判定的法律标准应当是一致的,更宽等同范围并非更宽松地适用法律标准,而是先驱发明基于其自身的特性本身即享有更宽的等同范围,因为其完全可以撰写出更宽泛的权利要求,这才是其享有更宽等同范围的根基.由于技术和工艺不断发展变迁和扩散,等同物的范围事实上不断处于扩张之中,在诉讼中以何时的等同物范围来作为判断的基准,将影响到是否落入专利保护范围的最终裁判结论.美国法院在判断基准上几经反复,看似简单的判断时间点问题影响着等同范围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论等同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建军 《知识产权》1997,(4):7-8,13
一、等同原则在美国的新近发展 所谓等同原则,是指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法院对于涉嫌侵权的某项设计,经与已获专利之发明相比,如发现其实质是以相同的方式运作、履行相同的功能且取得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时,则根据该原则可将其视为对已获专利之发明构  相似文献   

9.
专利侵权判定中等同原则的适用将专利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权利要求的字面含义之外,但如果专利申请人对其保护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的限制,将其他变换技术方案特意排除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外,则不能将变换技术认定为等同技术.这一规则就是“特意排除”规则.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都通过判决确立了“特意排除”规则. “特意排除”规则兼顾了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我国应明确确立“特意排除”规则,作为限制等同原则适用的一种情形.  相似文献   

10.
张微 《法制与社会》2014,(13):63-64
等同原则是专利审判适用最为频繁的原则,但由于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其适用标准、限制、程序等问题,使得我国的专利审判实践难以统一。本文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明确等同原则的适用标准、灵活利用限制适用等同原则的相关制度、掌握适用等同原则判定侵权的基本步骤提出完善等同原则适用的相关对策,以期促进等同原则的发展,提高专利案件的审判效率。  相似文献   

11.
等同原则的适用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对于专利权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等同侵权的认定不仅涉及到复杂的专业技术问题,而且还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尽快制定适合于我国的等同判断标准及认定程序,提高专利侵权案件司法的统一性和公正性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朱莉 《法制与经济》2008,(10):20-22
等同原则的适用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对于专利权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等同侵权的认定不仅涉及到复杂的专业技术问题,而且还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尽快制定适合于我国的等同判断标准及认定程序,提高专利侵权案件司法的统一性和公正性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张琼 《法制与社会》2013,(16):123-124
禁止反悔原则是一项重要的权利解释规则,同时也是限制等同原则的一种抗辩规则。我国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具有被动性、适用标准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对等同原则的限制范围不明确等缺点,完善禁止反悔原则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课题。赋予法院主动适用权、借鉴美国"可专利性"的判断标准、采用弹性排除说合理限制等同原则成为完善禁止反悔原则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沈世娟  刘海锋 《知识产权》2012,(2):42-46,89
因文字语言表达的限制,专利权人较难通过权利要求足够好地描述其发明构思,在权利要求公示的基础上,通过引进等同物来扩大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充分保护专利权人的发明构思,成为各国的通行做法。在构建等同侵权的要件、确认等同侵权的例外方面,遵循公平原则始终是平衡专利权人与公众利益的标杆。现有技术抗辩中采用"容易推导"代替"新颖性"标准,等同侵权中以"置换容易性"代替"无创造性"要件,法官在评价"容易推导"及"置换容易"时参考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专家证言,可实现双方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中,涉及等同性范畴侵权的案件占有相当的比重,本文就等同原则在专利侵权的判断中的适用及在司法实践中对等同原则的限制等作出阐述及分析,然后再分析了该原则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及相应的完善办法,以期对目前存在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专利侵权判定中的等同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同原则是相对于字面侵权而言,其来源于美国最高法院专利审判经验的总结,自其提出距今已有半个世纪了,成为了各国专利侵权判定中的主要原则.由于既涉及到法律平衡,又涉及到技术问题,等同原则一直是各国专利审判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因此对专利侵权判定中的等同原则作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反向等同原则——美国专利字面侵权抗辩的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司法实践上对电子、纳米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专利侵权纠纷进行分析,特别是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Texas Instruments案的裁决为例,辨析了专利权利要求的解释、字面(表面)侵权、等同原则以及反向等同原则和技术可实施性对字面侵权的限制,并建议可以在司法实践中更多地适用反向等同原则.  相似文献   

18.
论专利侵权判定中等同原则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甄世辉 《河北法学》2007,25(12):160-165
专利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依法保护专利权、制裁侵犯专利权的行为,首要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对是否为专利侵权进行判定."等同原则"是专利侵权判定的一项重要原则.然而,该原则的合理适用被中外专利、司法界喻为"专利诉讼中最富挑战性的难题",对"等同"的认定产生偏差将导致该原则在适用中标准不统一,严重影响司法的社会效果和司法的统一性.即力图对等同原则这一在国内外专利侵权判定中长期争论的问题再作一思考,以期对等同原则的科学适用和进一步完善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等同原则与公知技术抗辩的交叉和冲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家蔚 《知识产权》2004,14(2):32-36
"等同原则"和"公知技术抗辩"是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已得到普遍认同的两个重要原则."等同原则"适用时所涉及和针对的不是争讼的整体技术方案,而足技术方案中的某个或某些具体技术特征间的替换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权利要求书作为依据来确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当今世界各国专利法普遍采用的作法。权利要求书是用简洁的文字表达的,以它为依据来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就需要对权利要求进行解释。根据世界各国专利法的规定和实践,对权利要求书的解释大致可分为周边限定、中心限定和折衷三种原则。我国专利法在确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采用了折衷原则来解释权利要求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