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涉黑性质组织与相关的涉黑公司之间的关系问题,理论界的普遍观点认为涉黑相关公司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就有可能发展成为黑社会性质组织,而司法实践中审结的案件没有一家涉黑相关的公司被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理论观点与实践做法相差甚远,正确厘分涉黑性质组织与涉黑相关公司之间关系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涉黑性质组织所依托的相关合法公司只是其借以进行非法经营活动的一个平台,涉黑相关公司可成为涉黑性质组织犯罪的单位犯罪主体,或者涉黑相关公司内部职员成为涉黑性质组织的自然人犯罪主体,该相关公司本身并非为黑社会性质组织.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确认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地位。由于一人公司能否构成单位犯罪直接关系到能否构成犯罪、量刑的轻重和处罚范围的大小,对当事人关系重大,所以一人公司的承认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其能否成为单位犯罪主体呢?该文认为一人公司能成为单位犯罪主体,并列举了其单位犯罪主体适格的理由。  相似文献   

3.
公司为第三人提供担保往往不会给公司带来明显受益反而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风险,可能成为公司控制者掠夺公司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非法手段。在我国股权结构集中和公司治理尚未完善的条件下,公司对外担保更是成了严重的问题。公司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对外的代表,其越权对外担保的效力如何?公司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随着IP摄像机产业的兴起,接口标准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解决互通性问题。安讯士、博世和索尼这三家公司于2008年创立了ONVIF(开放式网络视频接口)论坛,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其成员公司已经发展到了90多个,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司法的全面修订,一人公司在我国取得合法地位,如何对这一优越性与缺陷并存的新的公司形式进行规制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人公司的特点使其公司法人资格极易被股东滥用,而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对一人公司人格滥用行为进行事后矫正、克服一人公司弊端的最后的、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司作为以盈利为目的团体,由成员——股东组成,是股东获取利益的工具。所以,股东作为公司的成员,为获得相应利益,其只有对公司事务的不断“关心”,方才能够有效行使管理决策权,维护股东自身利益。而股东作为公司所有者,关心公司事务的基础同样来源于对公司事务的知悉,有权知悉公司内部信息的权利——知情权,也就必然成为股东的基本权利。但是,因利益的追求而引发冲突同样是公司内部永恒的规律。公司之中,股东与公司之间、股东与股东之间,以及股东与公司董事或公司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也就必然存在,从而导致股东知悉公司事务的权利屡受侵害,股东知情权的保护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司法问题,下面的具体案例则是对这一问题的较好诠释。  相似文献   

7.
杨兢 《法制与经济》2001,(12):37-40
一、问题的提出——郑百文重组与公司重整2000年3月3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郑百文公司破产还债。正当许多人认为郑百文公司将成为上市公司中的第一家破产的公司时,2000年11月30日,郑百文董事会宣布其资产重组方案已获公司董事会通过。12月2日,郑百文公司在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公司推出与山东三联集团的重组方案,  相似文献   

8.
陈宝珠 《法制与社会》2011,(2):96-97,107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司成为市场活动中的主体,董事掌握公司的重要权力,其经营活动直接决定着公司的经营成果、发展前途和命运。竞业禁止是禁止公司董事实施与其所在公司营业有竞争性质的行为。竞业禁止义务是公司董事忠实义务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公司、股东利益的保护和劳动者权利保障之间的平衡协调,以及社会公正问题。然而,我国当前无论立法还是司法都没有对董事竞业禁止制度给予应有的重视。本文试从董事竞业禁止制度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完善我国现行董事竞业禁止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公司法》确立了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作为一种特殊的法人形态而存在。与之相对应的,在刑事法律中一人公司的主体地位应如何认定,其是否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这就成了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通过本文研讨,得出了一人公司应当作为单位犯罪主体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商业贿赂已成为我国一大社会隐患。如何治理商业贿赂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事实证明,仅仅依靠舆论和反商业贿赂立法已经无法真正消除商业贿赂。通过天津德普诊断产品有限公司与其员工因商业贿赂而发生的劳资纠纷案,说明公司制定内部的规章制度在反商业贿赂中的重要作用,并首次系统地提出公司反商业贿赂规章制度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公司社会责任是20世纪以来突现于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构建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现代公司是以赢利为其存在目标的一种综合性财产组织。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的力量逐步地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由它造成的劳资问题、环境问题等等,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公司负担怎样的社会责任,怎样负担社会责任,这些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将详细地叙述公司社会责任的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并对我国当前的立法现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公司秘书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富青 《法律科学》2002,(3):92-100
公司秘书是公司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秘书不仅是公司治理的守门人 ,而且在公司与其成员之间 ,公司内部各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协调中发挥着桥梁作用。我国公司中的秘书仍然囿于传统的观念 ,其地位和职责远未法律化 ,抑制了其在公司治理中应有的作用。因此 ,需要从立法的高度对公司秘书进行角色定位 ,使其成为公司的法定机关  相似文献   

13.
穆榕 《法制与社会》2010,(30):298-298
合并与分立是公司适应经济全球化浪潮,应对金融海啸的有力手段,然而在公司合并与分立中,小股东往往成为了牺牲品。在公司合并与分立过程中小股东群体处于弱势地位是因为在资本多数决定原则下,大股东能运用其优势地位并结合公司管理阶层或中介机构对小股东进行掠夺。我国公司法在公司合并与分立制度上保护小股东利益也存在着信义义务不完整、信息不对称、提案权规定不明、股东决议制的比例瑕疵,以及股份回购请求权规定过于简略的问题与不足,所以应当对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股东关系维度代理问题及其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青松 《政法论丛》2012,(4):101-107
股东“异质化”的现实演进和股东关系的弱式平等使得股东关系维度代理问题日渐成为公司治理的重点与难点。股东关系维度代理问题在中国股份公司中有其特殊性,如股东间的代理关系情境极其复杂、控制权私利攫取成本较低、中小股东消极主义尤为明显、多元维度代理问题相互交织等。公司立法必须注重强化自治和利益平衡,多措并举构建防范股东关系维度代理问题的结构性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多数股份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现出集中的特点,在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下,控制股东操纵和控制着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并伴随控制力的增强,而将其他非控制股东排挤于公司之外,将公司置于任其摆布的地位,滥用控制权掏空上市公司侵害中小股东及公司相对人的现象不断发生。规制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利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对于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借鉴国外控制股东诚信义务的立法经  相似文献   

16.
一、公司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的法律思考(一)公司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存在的问题及不同见解公司是企业法人,其所有权与经营权大多处于分离状态,公司能否与自然人一样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我国《担保法》实施后几年来的审判实践表明,担保纠纷问题多发生在公司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方面。如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表现为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互保行为。这种互保行为形成一个互有债务链条,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则会影响到这一批企业的正常运作。有资料显示,某家上市公司的担保问题所涉及的上市公司多达十几家,如此严重的问题再不引起重视并及早加以解决,最终将会引发大的市场震荡。可见规范公司担保,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吕俊玲 《法制与社会》2012,(15):199-200
公司作为市场运行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中国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核心载体.因此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不仅是公司增强竞争力的制度保障,而且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良好的运行的基础,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郑玄 《法制与社会》2010,(30):99-99
近年来,公司合并成为众多公司扩大规模,实现增长,提高竞争力的最佳选择。公司税务筹划在为公司带来节税收益的同时也蕴含着风险,怎样面对潜在的风险和如何预防风险的发生,是企业需要正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公司合并中的税务筹划及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如何防范的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律师在执业中经常要办理或查询工商登记,如何准确把握和审查登记注册事项显得尤为重要,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及1998年1月7日发布的《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公司登记注册事项作了详细规定,但公司登记管理工作中仍遇到不少法律问题需要在理论上予以澄清。一、股东的资格问题1.合伙企业能否成为公司股东?《合伙企业法》并未明确,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拥有相对稳定财产和独立商号的合伙企业越来越多,合伙已逐渐成为或事实上已经成为与自然人、法人相并列的第三类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20.
竞争与发展:公司法改革面临的主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保树 《现代法学》2003,25(3):15-26
公司法改革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在全球经济竞争体制下 ,中国公司法的改革应着眼于对全球经济竞争的适应性。其改革的主题是竞争与发展 ,其着重点是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减少公司经营风险。其采用的理念应着眼于公司的私主体性质 ,注意较多采用任意性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