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雪 《瞭望》2021,(21):48-50
特斯拉再陷舆论漩涡.5月5日,美国加州一条高速路上,一辆特斯拉Model 3与一辆侧翻在路上的半挂货车相撞,一死两伤.5月7日,广东韶关一辆特斯拉Model 3追尾一辆货车,特斯拉驾驶入当场死亡.5月17日,浙江台州两名正在处置交通事故的交警,被一辆特斯拉轿车撞伤,其中一人不幸殉职.  相似文献   

2.
张宁 《瞭望》2003,(28)
巴基斯坦西南部的俾路支省首府奎达市一座清真寺7月4日遭受恐怖分子袭击,死亡人数达50人,受伤人数超过60人。此间分析人士认为,这不是一起普通伊斯兰教派冲突,幕后可能有看不见的“黑手”主使。  相似文献   

3.
建设廉政,已经提出多时,有关的思想教育也搞了不少,然而至今收效不大。原因何在?我以为,是严刑峻法没有认真实施。当然,对各级公务员来说,廉与贪是个职业道德问题,但又不仅仅是道德问题,因为道德败坏可以通过社会舆论去谴责,通过思想教育来改变,而建设廉政必须从铲除贪官污吏这样一个基本环节做起。没有这一点,思想教育也会失去令人信服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腐败行为的背后是腐败心理的逐渐形成.官员腐败心理形成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政治认知的变化,即世界观和价值观已经开始扭曲;而客观环境,则应注意社会民众对于腐败的麻木、冷漠甚至羡慕对腐败心理形成的外围支持作用.腐败心理如任其蔓延,极有可能形成腐败文化.铲除腐败心理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一种新的腐败类型逐渐浮现,这就是信息腐败。信息资源的独特性,使得信息腐败与备受公众关注的贪污挪用公款、卖官  相似文献   

6.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市场化交换。当法制不完善、腐败惩治机制存在一定漏洞时,政府当局严厉的反腐政策在短期之内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腐败政策也因此陷入两难困境。遏制腐败的方式各种各样。而制度反腐败是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从成本一收益的角度看,可采取如下对策:削减公权,减少腐败产生的机会,降低监督和惩罚腐败的社会总成本;加强事前管理,提高腐败产生的风险成本;加大对腐败者的惩罚力度,提升腐败者的受惩成本;提高司法、执法水平。增加腐败的机会成本;强化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提高腐败行为的心理成本。最后,要理顺监督体制,提高反腐败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腐败的本质是权力的滥用和异化,腐败的发生具有其内在机理。权力是腐败发生的根本性基础,制度或体制的缺陷是腐败发生的客观条件,腐败动机和成分分析是腐败发生的决定性因素。预防腐败的重点是能够发现腐败的苗头、把握腐败的发展趋势。因此,构建腐败风险预警机制就十分必要,腐败风险防范机制、发现机制和警示机制构成了腐败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结构。结合教育、制度、监督等反腐败途径,以预防腐败为工作重点,依据腐败行为的发生过程,科学设定腐败风险预警机制的运行程序,保证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8.
高雅的腐败     
这题目也许会令人嘀咕:腐败还有雅俗之分么?高雅与腐败本是风马牛不相及呀!事实上,这种扁败的确存在,君不见: 某长将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汇编成书,无论是秘书代笔的,还是文人墨客润色的,统统归到自己名下,美其名曰“著书立说”,实际上沽名钓誉名利双收。书出版后不愁销路,或强行摊派,或暗示下属用公款购买,或作为学习资料发行……胡建学就搞过这种腐败,出版过《胡建学文集》,还发文号召全市学习。某长业余学点书法、绘画,自然是业余水平、初级阶段,但捧场者众多,今日商场开业讨赏墨宝,明天酒楼开张求赐丹青。当然不会是无偿劳驾,贵人不可贱用,酬金比真正的大师还高。醉翁之意不在酒,讨墨宝的是在讨权势觅保护伞,献墨宝的恐怕也不是没有自  相似文献   

9.
文章立足于新时代正风肃纪反腐的大背景,运用案例分析方法,从新型腐败嬗变的过程与方式、新型腐败的基本特征和新型腐败的主要类型等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新型腐败嬗变的三个阶段:腐败个体的蛰伏期、腐败文化的内化期和腐败互联攀爬期。嬗变的主要方式包括:替代、转化和混搭。新型腐败的主要特征体现为四个方面。腐败主体的逻辑关联:从线性结构向网络结构嬗变;腐败收益的因果关系:从显性因果向隐性因果嬗变;腐败的利益属性:从违法利益向合法利益嬗变;腐败工具:从传统化工具向智能化工具嬗变。提出新型腐败的四种基本类型:“隧道挖掘”利益输送型腐败、“俄罗斯套娃”隐匿型腐败、“未公开信息”套利型腐败和“软权力”影响力型腐败。研究证明,党的十九大以来,新型腐败占比增大是导致腐败存量还未清底和腐败增量仍有发生的重要原因。加大对新型腐败案件的查办力度,完善新型腐败治理的体制机制,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0.
疑云扫尽是蓝天──评朱镕基访日本刊特约记者张焕利东京专电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朱基副总理旋风般地访问了东邻日本列岛。时间不长,从2月23日至3月4日,共9天,却在日本掀起了一股热风,即“中国热”。朱基此次访日正值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时期。冷战结束了,经济因...  相似文献   

11.
提升腐败惩治力度对于我国当前遏制腐败蔓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近年来的反腐倡廉实践来看,我国却出现了与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南辕北辙的腐败惩治力度下降趋势、腐败案件刑事转化偏低。为了坚决遏制腐败和为提升腐败惩治力度提供坚实保障,我国亟待推进反腐败机构改革、反腐败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反腐败法律改革。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交通局副局长因经济问题接受调查时开枪自杀。事发后,该局竟为其举行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并对其“生平事迹”大加赞扬,让人匪夷所思。此事虽属个案,但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少数领导干部对反腐问题的麻木程度,政治敏感性的缺失程度。  相似文献   

13.
简析腐败     
分析起来,腐败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从政治方面看,腐败是指那些在政治生活中违反党的纪律和原则的现象。诸如,投机钻营,拉帮结伙,任人唯亲,无视原则,吹吹拍拍,官官相护,弄虚做假,欺上瞒下,贪大喜功,嫉贤妒能。其实,这些现象仅仅是追求或维护某种肮脏利益的准备形态,其真实目的并没有“到位”。二是从经济方面看,腐败表现为利用职权获取非原则允许利益的现象,这是一种裸  相似文献   

14.
程士华 《党政论坛》2011,(12):26-26
随着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一种新的腐败类型逐渐浮现,这就是信息腐败。信息资源的独特性,使得信息腐败与备受公众关注的贪污挪用公款、卖官买官等腐败行为相比,更具隐蔽性,是一种难以察觉的腐败新“黑洞”。  相似文献   

15.
赵敏 《理论探讨》2007,3(6):118-121
腐败在党内和政府内滋长蔓延的深层次原因是精神文化的病变。这种病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廉耻心的丧失;义利观的扭曲;安贫乐道精神的沉沦;修齐治平传统的失落;封建特权和"官本位"意识的固化。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大大发展了,引起分配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当然也大大增加了。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些高消费现象,可以说是必然的,其主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但不能不看到在体制急剧变化的过程中,社会消费存在着许多畸形状况,既不利于社会风气、政风和党风的正气养成,也对调动各个层次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不利;从消费反过来促进生产和理顺分配来说也是不利的。社会消费究竟存在什么问题,算不算腐败呢?有很多现象,人们忽视了。一、公款消费奢华超前改革开放和经济形势仅仅是稍微好转,有的党政机关,国家财政支出的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7.
王乾荣 《民主》2011,(5):49-49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花生于泥水之中,其花其叶,却那么美丽高洁,引得历代骚人墨客赞颂不已。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3,(34)
在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尽管还存在着滋生腐败现象的多方面复杂因素,但经过有效预防和打击,可以确保将腐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致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杜欣庭 《学理论》2013,(9):17-18
当今社会腐败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进步、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大严重问题。腐败现象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它正在侵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想要根除并加以遏制这一重大问题,必须将视角先转向对其根源的分析,才能进而对削除腐败现象起到切实可行的效用。  相似文献   

20.
腐败的人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关注个人的情感和欲望 ,认为人本身才是目的。本文试图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分析政府官员自身对利益的本能追求、公共权力本身的特点、顾客群体的诱导、正式组织的失灵、官僚制的非人格化、文化价值的深层引导等因素对腐败行为的影响 ,试图从根本上寻找腐败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