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了1999年8月号《中国残疾人》上的一封读者来信《爱骗上当的滋味》,我心里不禁一动。这封读者雷小建写的信,直来直去,倾诉牢骚,让人感到身处生活底层,做小生意的雷小建“粒粒皆辛苦“挣来的小钱的来之不易。《中国残疾人》1999年一下子涨了一块两毛钱确实猛了点,这对一个  相似文献   

2.
从2001年第1期《中国残疾人》看到,本刊又要推出一个全新的栏目“读者俱乐部”,我非常高兴。 此后,我就想象着“读者俱乐部”会是怎样的一副面容,盼望着能够早一天见到她。终于,在2001年2月21日,我收到了第2期《中国残疾人》,如  相似文献   

3.
1月20日,寒风刺骨,我正趴在床上赶写一篇稿子,“突突突“的摩托声在我的窗前戛然而止,乡邮员小于推门走进屋来。“大哥,你盼的《中国残疾人》杂志来啦。“没等摘下头盔,他便大声地对我说。“是嘛,我都等得有点急了呢。“我边说边从小于手中接过2000年第1期《中国残疾人》,这可是我们残疾人自己  相似文献   

4.
忘不了你,《中国残疾人》。那还是去年上半年,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残疾人之友节目孙大姐信箱里,听到国家对残疾人扶贫贷款的事。于是,开店资金拮据的我就打报告,去找县残联帮忙。在残联办公桌上,第一次见到了你。我的心哪,是那样的激动!“终于有了自己的刊物!”我心里说。因激动,看刊物的时候,我的手都在发抖。 后来几经周折,也未办成贷款的事。但结识了你,就使我生了订阅  相似文献   

5.
我在《中国残疾人》1999年第9期及2001年第4期中,曾两次谈到各地聋人报出版情况。当时,各地出版的聋人报数量还不多,有的出了一两期就没办下去。如今进入2002年,再回顾一下2001年聋人报出版情况,应该说和2000年已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 您好! 《中国残疾人》今年第1期首页《辞旧迎新 更上层楼》我不知看了多少遍,谢谢编辑部同志对我们残疾人的亲切问候!说心里话,我是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的。这首“祝辞”虽短,但是字字句句充满了对我们残疾人一片真情。在这里我代表我们聋哑朋友再次向编辑部同志衣示感谢。你们为宣传报道我们残疾人事业辛苦了! 我和《中国残疾人》相识是在1992年,那年我在  相似文献   

7.
韩伟是《中国残疾人》杂志1999年第11期报道的人物,那时,他组建的“心连心志愿者服务队”方兴未艾。15年后,当《中国残疾人》杂志记者再次与他面对面,他已经是“全国十大志愿者”称号获得者,“心连心志愿者服务队”也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民间志愿者组织。15年白驹过隙,他说,1999年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点,是最艰难的时期,他挺过来了,就收获了事业和人生的硕果。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激动但认真地读完了今年《中国残疾人》1至6期,今年调价后的贵刊。您们确实把读者当成了“上帝”。在第3、5和6期上开了“编读往来”栏目,杨春锋、冯占伟、冯高平三位同志与您们推心置腹的“交谈”,令人感到自然、亲切、有味。 今年前6期刊物的封面色彩明  相似文献   

9.
在为数不多的残疾人刊物中,我钟爱《中国残疾人》。我不知道《中国残疾人》创刊的具体日期,但是,她和我相逢相伴已有十七个春秋了。 最早看到《中国残疾人》,是在1991年的春天。那是我出外矫治残腿时,在火车上看到的。我当时就被他丰富多彩的栏目、新颖实用的内容所吸引,仿佛是走进了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数字提要     
《中国残疾人》2007,(5):3-3
From:To:Sent:2007-03-1510:20:44新春上班伊始,我就收到市残联赠订的一本《中国残疾人》(第三期)杂志。我难得收到赠阅杂志,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残疾人》这本刊物。这既是自  相似文献   

11.
或许因为自己是大学教师的缘故,打开《同舟共进》第6期,我的心就被专题策划“知识分子,你在哪里”牢牢抓住了。一口气读下来,我心戚戚,感慨万端。在信息过剩的时代,一本刊物的专题能够给人带来如此强烈的冲击,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策划。  相似文献   

12.
在为数不多的残疾人刊物中,我钟爱《中国残疾人》。我不知道《中国残疾人》创刊的具体日期,但是,她和我相逢相伴已有十七个春秋了。  相似文献   

13.
我是1999年8月初由县农机局副局长调到县残联理事长的位置上来的,初来乍到,犹如行至“无声世界“。处理完杂乱的事务,发现办公桌上有一本封面精美的《中国残疾人》,甚是欣慰,迅速让工作人员找来前年和去年的《中国残疾人》。阅读之后,使我知道了《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通过“基层信息波“了解各地残联组织卓有特色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1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从《中国残疾人》2001年第3期开始,中国残联发展部与本刊编辑部联合举办“我与保障法”征文活动。 本次征文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支持。截止2001年9月30日,共收到征文217篇。这些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2008年各级统战刊物都开展了征文活动,《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特别重视,早早发出征文通知。看了通知,我即撰写了《五一口号与联合政府》一文,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寄到《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后来,我惊喜地发现在第9期上竟刊登了。第12期杂志上,我的名字被列在获此次征文二等奖的名单中。这对于一个离岗已经8年的“老统战”来说,有点意外,但更多的是回忆与联想时的激动和欣慰。  相似文献   

16.
欧阳主编:您好!我是一名基层的新闻工作者,我很健康,但我非常关注身边的残疾人,也曾写过许多有关残疾人的报道,同时我也十分关注《中国残疾人》杂志,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出刊200期之际,我想以一个读者的视角提点个人的看法:在我看来《,中国残疾人》理所当然应更多地体现“残疾  相似文献   

17.
康伯:您好。看过2001年第九期《中国残疾人》康复有路栏目中的《漫谈数字式助听器》一文后,我想是否感音性聋戴上这种助听器就如近视眼戴上眼镜一样有效呢?一台数字式助听器约万元左右吧?以前我买过两个耳背式助听器,都不好使,所以现在的数  相似文献   

18.
在我领回“残疾人证”的第4个月,也就是2001年3月,县残联的同志给我送来了一大摞杂志——2000年和2001年的《中国残疾人》。杂志里众多自强不息的残疾人激励着我。有一篇文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贵刊成了小朋友们的安全教科书自从贵刊开设“安全试验场”栏目以来,上一年级的小侄女和她的小朋友们就成了它的忠实“读者”。新的一期《公安月刊》发下来后,小侄女总是组织起小朋友们让我给她们讲里面的故事,并且模仿故事编出了“大灰狼敲门不要开”、“坏巫婆骗我不理睬”等游戏。她们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贵刊简直成了她们的安全教科书。真心希望贵刊的这个栏目越办越活,越办越好。河南省通许县公安局刑警队海静[安全教育,确实应当从娃娃抓起。]读贵刊《副县长之母死在街头》有感最近读了贵刊第六期刊登的《副县长之母死在街…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中国残疾人》编辑部负责人:我是一名《中国残疾人》的忠实读者。在今年的《中国残疾人》第三期上,我看到了农民企业家缪雪龙、养蝎大王刘志刚的先进事迹,他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令我深深敬佩。我也是一名残疾人,很想和他们取得联系。但又不知他们的详细地址,因此特写信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告知与缪雪龙、刘志刚两位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