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威胁论”的渊源存在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各流派中, 而进攻性现实主义又是最 新的理论版本。该理论认为大国关系是永远的悲剧, 并根据其逻辑提出了“中国威胁论”。这种观 点仅仅从国际社会无政府结构的角度分析, 忽视了对中国国家意图的考察;停留在“循环的”、“宿 命的”历史观上, 忽视了各国强调发展和国际机制约束力日益加强这一现实;关于中国“修正主义 国家”的论述也存在严重错误。  相似文献   

2.
<正>日本同中国一样也分四个节气,即“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如今,只有“立春”还受到重视,其中最盛大的活动就是“撒豆节”。 日本人每年一到“立春”时节,便会在家门口挂上串有沙丁鱼头的桂花树枝,然后抓一把大豆,手里  相似文献   

3.
陈扬 《国际观察》2005,(1):53-59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第一次朝鲜核危机发生以来 ,中美之间围绕着朝核问题展开了越来越频繁的互动。这是一种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的关系。一开始 ,中国对美朝就核问题达成框架协议是“静观其成” ;在美朝双方僵持不下时中国出面斡旋 ,促成了“四方会谈”;当“四方会谈”陷入僵局时 ,中国便与周边利益相关国家一起促成了“六方会谈”。很大程度上 ,可控的朝核危机对于中美之间关于安全合作领域交流机制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 ,也必须认识到中美之间存在的战略层次上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根据历史资料,今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千禧龙年。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是公元前 841年,即西周庚申年。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始于商代,十二生肖纪年法始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诗经·小雅·吉日》中有“吉日庚午,既差我马”之句,又《左传·僖公五年》有“龙尾伏辰”之语,分别把“午”与“马”、“龙”与“辰”相联,有些人根据这些记载,认为周代已有十二兽纪年法。从各种资料来看,十二兽纪法不是外来的,而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先有十二地支,后有十二兽与之相配。由于十二兽纪年法十二年一轮回,轮回时间太短,不易区分确切年份,容…  相似文献   

5.
刘强  王铭灏 《新青年》2023,(6):12-13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贯穿到共青团工作全过程,精准找到主题教育与团学工作契合点,哈尔滨师范大学团委在“青年思想引领”“基层团组织建设”“青年理论宣讲”“社区实践计划”等工作领域着重发力,从四个维度,精心打造“入味”更“入心”的学习盛宴,推动主题教育向青年学生延伸。  相似文献   

6.
刘昌明  张佳 《东北亚论坛》2024,(1):3-17+127
从话语到身份再到对外政策,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逻辑。日本在选择与调整对华政策的过程中,实际上便在体系、国家与政策议题三个话语层次上,通过“联系”和“区分”两种方式分别构建了中日差异化的类属身份、角色身份和集体身份。借此中国在类属身份上被置于“民主国家”的对立面;在角色身份上被建构为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冲击者”与“威胁者”、自由经济的“破坏者”;在集体身份上被置于“民主阵营”的对立面,并被排除在“全球南方”之外。在这样的基础上,日本以秩序为“名”,增强防卫建设,协调伙伴关系;以安全为“由”,开展针对性的军事部署,并加强对华经济对冲;以议题为“用”,实行对华软制衡,同时拉拢“全球南方”国家,以将对华政策“合法化”。  相似文献   

7.
"民主和平论"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后 ,“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持续升温。持此观点的人一直运用作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铁律”的“民主和平论”来论证所谓“中国威胁”。文章认为 ,“民主和平论”及其演绎出的“中国威胁论” ,从本质上看是在宣扬一种历史上一直存在的“西优东劣”的“善恶对立”式的寓言。文章得出结论认为 ,依据“民主和平论”推断“中国威胁论” ,其自身恰恰体现出的是其反民主、反和平和对当今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李兴 《国际观察》2024,(1):48-66
本文从“睦邻”概念出发,分析了中国睦邻外交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创新。睦邻外交是中国周边外交的特色和亮点。与倡导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相比,睦邻外交加重了“以邻为亲”的分量,新增了“与邻为友”“心心相印”等情感和内涵,感情上更互信,地位上更平等,态度上更亲和,关系上更紧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从“周边”向“睦邻”的转型和深化。睦邻外交秉持周边共同体和“大家庭”精神,是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中国周边区域合乎逻辑的自然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为睦邻外交的提出与践行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特色的睦邻外交急需理论建构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9.
关于实施“早期收获计划”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所规定的“早期收获计划”(Early H arvest Program m e,EHP)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有两年多。该计划的实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产生较大的影响。政治上,加深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互信;经济上,双方扩大了交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早期收获计划”也给我国特别是与东盟邻近的省、区经济带来一定冲击,中国要积极应对这个冲击。本文主要从经济层面上对“早期收获计划”的效果及其带来的冲击进行回顾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的建议。一、“早期收获计划”初显效果“早期收获计划”是根据…  相似文献   

10.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方针及其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政府上台以来在对华关系上的所作所为同克林顿政府时期相比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比较明确地把中国作为今后对美国的主要威胁和对手 ,加强了对中国的种种防范和相关部署 ;第二 ,在台湾问题上正在改变“一个中国”的基本政策方针 ,试图长期维持“一中一台”的局面 ,并使之逐渐合法化 ,迎合乃至怂恿目前台湾当局的“台独”路线 ;第三 ,以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强大地位为后盾 ,对中国采取一系列强硬的做法 ,全然不顾中美关系的趋冷和恶化 ,甚至是有意诱导中国与美国对抗 ,从而成为真正的敌手。发生这种变化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