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法学刊》2019,(5):19-24
当前恐怖主义活动呈现出社会影响深远、武装程度和突发性增强等特点。相应地,与之相抗衡的反恐作战能力必须得到提升,反恐工作中警察武力应得到提升和应受到重视。我国警察使用武器的法律规定在理论上存在着一定的模糊地带,如实战中警察使用武器时暴露出来的难以操作问题,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反恐工作的现实需要。因此,在反恐背景下,修改相关警察使用武器的部分法律规定,保护警察人身安全,确立用枪原则;通过司法解释等形式,明确相关武器使用法律条款的内涵;细化民警使用武器的制度、条件和程序,在实践中建立适应反恐需求的科学管理机制和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安系统教育训练体制日臻完善,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各省、市、自治区对新警培训、警衔晋升培训、任职培训、专业培训等制度的建立落实,进一步规范了教育训练体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金融领域的犯罪呈现出激增和蔓延之势。由于金融犯罪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因此在法律适用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制定金融犯罪特别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民警察警械和武器的正当使用,主要是为了有效的制止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是为了确保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还是维护人民警察自身的合法权益的需求。在人民警察警械和武器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其法律依据。本文就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应该遵循的原则和使用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规范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行为,从而有效的确保各方面的利益,有效的提高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陶婧源 《法制与社会》2012,(20):284-285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保护日益得到重视,而一些企图不劳而获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也应运而生.但目前刑法相关规定存在一些缺陷,导致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全面,时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力度不足的现象.本文试图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问题出发,提出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使知识产权能够得到更全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屈广清 《海峡法学》2011,13(2):74-85
海事法律适用法是解决涉外海事法律冲突的重要法律。我国海事法律适用法立法总体模式是专章式立法,内容集中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14章中,但在其他法律中也有散见。我国海事法律适用法条文数量少、范围不周延、内容不具体、适用不灵活,需要及时进行修改与完善。在以上问题基础上展开,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草案)》,包括一般规定、海事物权、海事债仅、附则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对于"招标投标法"与"政府采购法"部分内容的冲突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地方各级政府采购人员的重要问题。"立法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是法律专业人员尽知的法律适用原则。本文试以这个规定为法律依据,从法律实践的角度对所列举的"招标投标法"与"政府采购法"的若干冲突问题的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石娜 《法制与经济》2008,(10):38-39,42
对于“招标投标法”与“政府采购法”部分内容的冲突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地方各级政府采购人员的重要问题。“立法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是法律专业人员尽知的法律适用原则。本文试以这个规定为法律依据,从法律实践的角度对所列举的“招标投标法”与“政府采购法”的若干冲突问题的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英国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英美法系的主要代表国家和欧盟的重要成员国,英国有关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立法,无疑对于我国构建相关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遵循欧盟相关立法和实施诸多国际公约的基础上,英国国内已形成了较为完备并具有英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法律适用体系,体现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知识产权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法律适用方法与规则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行政机关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逆位选择的情况,因此对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准确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认为应该侧重于通过备案及行政复议制度对行政机关的法律适用问题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1.
地方立法的地方特色及其实现之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琼雯 《行政与法》2008,(6):115-117
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生命,是衡量地方立法质量的主要标志。“有特色”的地方立法就是在不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前提下,能充分体现地方的个性、差异性和特殊性,从而反映地方需求,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当前,地方立法存在着无特色或特色不够鲜明等诸多问题,而要实现地方立法,反映地方特色,必须更新立法理念,将立法的民主性、科学性和程序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Preliminary question, a legal problem often involved in foreign marriage and foreign succession relations, has ever been discussed by masters i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 field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study in China, the research on preliminary question has been the receiving and continuing of the British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expert, Morris. But his theory of preliminary question is open to question. This article restates the condi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law of preliminary question of from both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and raises the author's new points and propositions.  相似文献   

13.
船舶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审判和实体法律适用存在误区。我国《海商法》未就该类合同作出明确的立法规定,我国《合同法》确立了适用法律的框架,但其与我国《海商法》、《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等金融法律法规的衔接以及该类合同在实践中的变异性等问题,在海事审判中把握不易,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浅析中华民国卫生法制之得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别从立法和法律实施的角度评价了中华民国卫生法制之得失,指出了卫生立法上的三项显著成就与四点明显不足,及法律实施过程中的成效与不足。通过对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卫生法制得失的深入分析,旨在为当今卫生法制建设提供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   

15.
多式联运是将多种运输方式联合起来进行运输的一种独立的运输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单式运输的特点,决定了多式联运合同法律适用更为复杂。目前有关多式联运合同法律适用的研究大多只针对国际多式联运合同。从国际多式联运合同和国内多式联运合同角度对多式联运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论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洋油污问题,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若干国际公约,这些公约在充分赔偿污染受害人和修复海洋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就油污损害赔偿而言,公约与公约之间的选择适用、公约与国内法之间的选择适用,尤其是中国沿海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以及公约体制之外不同法域之间法律的选择适用对确定责任人及赔偿范围等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自2001年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先后加入WTO以来,两岸实现三通乃是双方责无旁贷的义务。尽管从2000年修改后的台湾地区"海商法"各方面着眼,两岸海事法律领域日趋接近,并渐与国际接轨,但针对两岸海事冲突依然存在的现状,以两岸海事法律冲突独特性为切入点,参考国际通行区际法律冲突解决模式,进而提出实体法融合和特别法先行的具体冲突解决模式,以期为两岸海事规范冲突的早日解决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鹿特丹规则》是联合国贸法会组织制定的旨在调整以海上货物运输为主的门到门运输的国际公约,是国际社会继《海牙规则》和《汉堡规则》之后,在统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方面的最新成果。各国就其中涉及的多个重大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在非海运区段应取消抑或保留"国内法的适用"即是其中之一。最终,《鹿特丹规则》第26条没有规定国内法的优先适用,但相关的争论并未因此结束。在厘清第26条沿革脉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取消"国内法适用"的利弊,进而指出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美国电子商务法评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美国各地及企业集团的利益之争 ,是美国目前电子商务立法分歧的重要原因 ,而立法的统一化 ,则是其电子商务法的必然趋势 ,无论是通过联邦立法 ,还是走统一州法的道路。在借鉴美国电子商务法的经验方面加州的技术中立原则和尤他州的政府干预方法 ,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书庵 《行政与法》2006,(7):103-105
行政立法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分别于2000年和2002生效,但由于行政立法主体的多层次性和立法内容的广泛多样性,在实际生活中出现了行政机关所立之法相互矛盾、相互重叠的现象,甚至出现了行政机关超越自己的立法权限进行立法、所立之法与国家的宪法和基本法律相抵触的现象,直接给公民和有关组织的权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为了防止行政机关滥用立法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