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唐山出差时,有一位老者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放生的故事,说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听着有点儿玄,可我宁愿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这位老人告诉我,在1976年以前,他是唐山某水库的管理员,经常  相似文献   

2.
泽义 《中国减灾》2008,(11):38-39
中国:唐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 唐山正式的震后重建从1979年开始,历时7年多,直到1986年底才基本完成。据统计,自大地震发生以来.中国用于唐山恢复建设的总投资为43.57亿元。历经7年的建设,唐山已建成为一座功能、布局良好的新城。  相似文献   

3.
1962年我随军调到了丈夫左洪庭所在的部队生活,先后到过北京、遵化,1971年随部队迁到唐山市,居住在唐山市路北区部队家属区。当时的唐山市是华北地区著名的工业城市。素有中国“煤都”之称,我国最大的火力发电站——徒河发电站也在唐山。唐山有人口上百万,是一个工矿企业集中、人口稠密的城市,经济状况、城市建设都好于河北省其它地市乃至周边省的地区。我没有想到,在唐山我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灾难——唐山大地震。  相似文献   

4.
辛华 《中国减灾》2008,(4):58-58
30多年前,一场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废墟;30多年后,新城崛起.废墟不再。对更多的人来说.“唐山大地震”已成为一段冰冷的历史。有关这场灾难.究竟留给今天的人们多少清晰的图像.难忘的瞬间和震撼人心的细节?  相似文献   

5.
<正>从唐山到汶川,到玉树,地震震塌了房屋,震逝了生命,却没震断我们血肉相连的感情——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有24.2万人遇难,16.4万人重伤,唐山瞬间被夷为平地。7月29日上午8时,大庆领导决定派出一个车队去支援唐山救援工作。当时我正担任大庆石油管理局运输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6,(5):36-37
30年前那场7.8级的强烈地震让百年工业城市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24万城乡居民遇难,16万多人伤残。30年过去了.唐山没有被这场灾难毁灭.而是在一片瓦砾上创造了奇迹。  相似文献   

7.
唐宋 《时代主人》2006,(8):24-24
“如果我们之前的防灾减灾科普工作能够做好。唐山人民或许能减少伤亡。”在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天灾预测专家依然为当年的劫难痛悔。  相似文献   

8.
唐山,一座英雄的城市,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这里不仅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历史悠久,而且在科技文化历史上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九三学社就有几位著名的专家学者在这里工作生活过.在唐山的科技文化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爸爸带我们到新加坡东海岸,手指着北方的海域说,在那遥远的北方,就是唐山,也就是我们的祖国。唐山与祖国的联系,就这么产生。然而,为什么国外华侨会把祖国称之为唐山,我不太了解。长大了,听老师说,我们中国人称自己为唐人,是中国唐代人的后裔,为此华侨在侨居国住的地方有唐人街、唐城,对自己的祖国也称之为唐山了。如果此话  相似文献   

10.
吴孟樵 《台声》2010,(9):47-48
8月20日,《唐山大地震》在台湾地区上映,仅一周时间,票房就已突破了1200万元(新台币)。该票房成绩不仅荣登台湾华语片票房的榜首.而且影片通过生动地刻画出灾难的冷与人间的暖,深深地感动了广大的台湾观众……身为台湾作家、影评人、该文的作者吴孟樵.即有幸随台湾作家团河北采风行在《唐山大地震》的发生地唐山.在影片地震中那个百货大楼的边上新华剧院,先前观看了这部震撼人心的2010年华语巨片。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超越     
李平 《中国减灾》2005,(7):55-55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我们唯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这句话,从我读到它的那天起就一直撼动着我的心旌,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不懂得它的含义。后来,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唐山大地震前,在唐山的一所小学里,一年级的班中有一对龙凤胎姐弟,聪明漂亮的姐姐是班长,健壮憨厚的弟弟总是面带笑容。当大地震来  相似文献   

12.
一生中看过许多喜欢的影片。但是我要说,《唐山大地震》是最好的,我最喜欢的。因为它最“真实”。  相似文献   

13.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唐山一带发生7.8级的强烈地震。笔者作为山东省赴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临时党委副书记、泰安中队的队长,亲历了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唐山抗震救灾30周年到来之际,把亲身经历的24个日日夜夜奋斗场景记录下来,算作是对那场伟大斗争的一个纪念吧!  相似文献   

14.
佚名 《中国减灾》2004,(9):58-58
并不是想再一次拥有它,我却非常地怀恋它。在废墟上小屋生活的岁月,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点点滴滴的事情都尘封在我的记忆最深处。废墟上的小屋叫简易房,又称地震棚。震憾全球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几乎使所有的唐山人都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时值酷暑盛夏,幸存者擦干了身上的血迹,葬埋了震亡的亲人,搭起形态各异的窝棚栖身。残垣断壁,废墟茫茫。一座拥有百万人口、千万平方米建筑的城市重建,岂非易事?而且,窝棚是不能保护灾民过冬的。唐山人正站在激流滚滚的河边,眺望理想的彼岸——重建后的新家园。有多少眉头紧锁了那么长的时间,才有了那么多…  相似文献   

15.
在看《唐山大地震》之前,冯小刚是我最喜爱的中国电影导演之一,但我完全没有想到他会拍出来这样一部灾难片——除了把亲情作为支撑人生活的支柱,超越了以往的歌功颂德模式外,整部片子既缺乏起码的对灾难成因的反思,也缺乏对自然的内心敬畏。特别是在唐山大地震中,许多人为的因素其实是对灾难的严重后果负有责任的。遗憾的是,这些本来是灾难片通常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天津市人大代表、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春军的心。吴春军自幼生长在河北唐山,经历过1976年“7.28”大地震,他深知地震灾害的惨重。同时,他对全国人民给予唐山的援助和温暖满怀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7.
据报载,全国许多城市相继取消花圈店,面对这殡浴改革的又一新举措,笔者采访了唐山一家个体花圈店的女老板.现实录如下:她的铺面是两间座北朝南的房子,中间用灭墙隔汗,前厅摆放着花圈、寿衣等商品,后厅就是制做间了,采访是在制做间进行的。卖了多年的花圈,这行当挺好的当笔者问及女老板从事这一行的经历时,她很有些感慨,话匣子也就打开了:‘“不瞒你说,我干这一行当已有10多年f,我原住农村,1984年来到唐山,投一位家亲戚,我这亲戚只有老两口儿,没儿没女的,打早次做花圈生意,过去也糊过纸扎,卖过鬼钱(冥币)什么自,我…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7,(1):67-68
鼓吹“宪改”的台湾当局近来显得急迫狂妄.就在吕秀莲通过视频会议公然向美方喊话“台湾有能力制造核武”风波未平之际.1月18日陈水扁幕僚长、现任“总统府秘书长”的陈唐山在台南市举行的一场“宪政”座谈中又口出狂言,宣称为了“宪改”.台湾要不惜与美国翻脸.要准备跟美国“冲突一次”。“台湾不只是好孩子,也要让美国知道.有时候也是麻烦制造者”。陈唐山这番言论着实让岛内外引起强烈震动。  相似文献   

19.
“唐山过台湾开基创业”,“台湾同唐山寻根认祖”,有多少动人的故事在大陆和台湾流传啊!我是福建省同安县陈氏家族的後裔。在我的家乡,父老们时常把这些故事挂在嘴边,茶馀饭後,滔滔不绝地讲给晚辈们听。早在十三世纪中叶,元朝政府设立机构管辖台湾等岛屿,台湾即隶属於同安县。同安陆续有许多人移居台湾,拓垦种植,其中  相似文献   

20.
信息窗     
《乡音》2006,(12)
我省市县级政协认真学习贯彻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近来,我省市县级政协兴起学习贯彻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大家说,省委作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宏伟目标,鼓舞人心。各级政协组织和委员表示:要紧紧围绕省委工作中心,转变观念,顺势而上,切实做好履职工作,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作出贡献。唐山市政协通过学习,围绕市委提出的“跳出唐山看唐山,跳出唐山发展唐山”的决策,积极谋划明年的视察调研课题,表示在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秦皇岛市政协、沧州市政协均召开不同层次的学习讨论会议,广大政协工作者和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