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午中日战争的胜利、《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巨额的赔款,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转折点。日本女性地位也受此影响,日本资本主义工厂的增设提供了女性就业的岗位,免费初级教育的实施增加了女子教育的机会,但是女工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教育敕语》渗透在学校教育中,女性家庭地位更加低下,无参政权。  相似文献   

2.
明治时期的日本教育经历了一个由欧化主义到传统主义再到国家主义,各种教育理念相互冲突、相互交融的发展演变过程。1890年《教育敕语》的颁布,标志着日本以"忠孝"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基本确立。教育思想转变的过程也是国内政治思潮发展变化的真实写照。通过分析日本明治时期各个阶段教育理念及其在不同教育理念下所制定的教育政策,进一步剖析了日本由传统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变过程中传统与近代、东方与西方思想文化冲突及其融合的过程,以及各种思想与政治力量相互结合对日本近代走向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二战前的日本教育是以《教育敕语》为模本建立起来的国家军事主义教育体制,整个教育体制的异化使学校教育的正常教学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到战争结束时,整个国民教育系统已处于瘫痪状态。1945年10月22日,币原内阁发布《关于日本教育政策》的指令,该令以铲除教育领域中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内容为目的,要求禁止极端国家主义思想的继续传播,废除军事教育和各种军事训练。不久,又要求从各学校驱逐军国主义者和法西斯分子,立即停止讲授修身、  相似文献   

4.
明治二、三十年代,日本经移植、改造西方文物制度和价值观念,成立了以《帝国宪法》、《明治民法》和《教育敕语》为标志的近代天皇制立宪主义体制。由于这一体制从根本上规定着日本近代化的性格,因此有必要对其成立的历史过程及特点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泽柳政太郎是日本明治与大正时期新教育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实际教育学"思想的倡导者。他的"实际教育学"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现象以及与教育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问题。泽柳政太郎的"实际教育学"思想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在日本教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是日本教育学研究史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6.
罗振玉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在清末民初新旧交替时代、对社会影响较为复杂的罗振玉,由于其晚年的保皇行为,以及"硬把日本的军阀与日本的学者等类齐观,进而又勾结日本军阀,建立伪满洲国",的行为,为世人所不齿,因而他在辛亥革命之前的教育活动及思想等也少有人注意。但作者认为,对于历史人物,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其思想变化及对社会的影响。本文主要利用第一手资料,通过罗振玉的教育活动及在《教育世界》上发表的相关教育文论,来研究其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探讨其思想形成的渊源。罗振玉教育思想的发展,根据其教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01年11月赴日考察之前为其教育思想初步形成时期:1901年-1902年在日本的实地教育考察,在江苏、广东等地的教育实践活动,无疑使其摆脱了前期主要从译书、文论等有限空间来间接了解新  相似文献   

7.
兰学是指日本在 18世纪后半叶形成的通过荷兰语学习和西方近代学术的学问。兰学家讲授兰学知识、从事兰学研究的学塾称为兰塾。兰学塾以 1786年 (天明六年 )大玄泽在江户开办的芝兰堂为起点 ,并以江户为中心 ,不断向外扩展 ,到 19世纪初已遍布长崎、大阪、京都等地 ,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力量 ,在江户时代的学塾教育中占一席之地。兰学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些较为先进且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那么 ,兰学塾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其影响如何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和分析。一 兰学塾教育的概况兰学塾教育作为一种新…  相似文献   

8.
甲午战后,遭到惨败的清王朝再也不敢以“蕞尔小国”来小觑日本,而代之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正视和学习。日本对执弟子礼的过去先生在教育方面的取经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合作。教育成了日本影响清政府的最佳方式,而这种影响方式是在中国主动学习前提下,通过多种  相似文献   

9.
日本高等教育立法 ,是保障日本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立法体系 ,是以包括纲领性的《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为核心并包括其他有关教育法规以及高教立法的综合性法域。这一教育立法多年来在促进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很好地效果 ,也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当前我们正处于大规模、多层次建立健全教育立法特别是高教立法之际 ,把它加以介绍 ,“他山之石”想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分以下几方面加以析述一、日本教育立法与高教立法在现代日本教育立法的以下三方面立法中 ,对高教立法 ,都作了较广泛地明确规定 ,主…  相似文献   

10.
小原国芳(1887-1977)是二十世纪初日本乃至世界知名的教育家。他全身心致力于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活动,并且写下了大量教育著作,对日本及世界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代表作《全人教育论》内容丰富,思想深远,该书提出的全人教育思想以及他在玉川学园进行的全人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在日本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其中关于艺术教育的论述相当全面、深刻,颇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日俄战争胜利后,攫取了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一切权益,同时开始了殖民统治。为了巩固殖民地的统治,使"关东州"彻底成为日本对外侵略的根据地,殖民地当局开设了较为完善的从小学到大学的殖民主义教育机构。为了达到侵略中国和对中国人进行殖民统治的目的,当局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汉语教育的制度,鼓励学习汉语的政策,并在各个学校设置了汉语课程,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不借助翻译与被殖民者进行交流,对殖民地人民进行统治。通过剖析殖民当局对日本人进行汉语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从本质上认清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永久霸占中国东北的野心。  相似文献   

12.
日本企业家对教育相当重视,松下幸之助可谓其中代表。他将企业首先当作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然后才是生产经营场所,在重视"人"的基础上培养人的"才能",在强调经验型知识与反省型知识的同时兼顾理论知识的获得,在重视实践与反思的同时兼顾教学。依据这种教育思想,松下幸之助对日本的"教育荒废""学历社会"等问题做出分析评判。这种分析和评判,对处于追赶阶段的中国教育改革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的教育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古代教育对日本教育的思想、制度及方法给予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清朝的闭关锁国束缚了中国教育的发展。近代日本教育在中国的教育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结合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各阶段日本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扩大,国家与地区之间在经济、科技领域等合作日益广泛,同时在文化、教育等诸领域的交往也不断扩展。在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前景的差异,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碰撞与冲突。由此,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展开了国际理解教育、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教育,以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适应。其中,在国际理解教育中,日本提出的"异文化间教育"的概论可谓颇具新意,确立了与以往国际理解教育、多文化教育不同的内涵与主旨。  相似文献   

15.
日本教育考察对清末教育改革影响深远。除影响学制外,对清末地方兴学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在教育考察影响下,地方兴学成就比较突出的有张之洞的湖北兴学、严修直隶兴学和张窖的江苏通州(即南通)兴学。前两者的兴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支持下的官方行为,唯有通州兴学,几乎是张謇先生"凭一已之力,赤手空拳,于民智闭塞之情况下,艰苦开拓"  相似文献   

16.
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国家创新能力不足.日本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并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改革的核心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本文分析了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和动因,探讨了日本研究生教育在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经验与做法.以期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代日本的一些女教育家们参与或独立创办女子学校,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实施各具特色的教育方针,为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日本女子教育史乃至日本教育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本文将从教育思想和理念、学校的影响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来说明这些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在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史上的地位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女性与教育的互动作用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作为素质教育中有机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尽管如此,艺术教育在我国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小学艺术教育,目前这一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在此方面,日本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日本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日本的小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的教育目的是适应儿童的心身发展,实施初等普通教育。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日本的《学校教育法》规定了小学阶段的8个方面的教育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于能使生活明朗快活、丰富充…  相似文献   

19.
近代日本借鉴欧美教育的过程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一个勇于和善于借鉴外国教育经验的国家,日本的历史就是一部借鉴和学习外国经验的历史。尤其是近代的日本,更是通过"明治维新"借鉴和学习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将"他们的文化和组织结构提高到欧洲列强的水平"。…近代日本对欧美教育的借鉴大致呈现了一个由"移植与模仿"阶段到"消化与自立"阶段,再到"吸收与创新"阶段的逐渐成熟的过程。研究近代日本借鉴欧美教育的过程、总结日本借鉴欧美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对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和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日本问题研究》全新改版,常设栏目有本期头条、教育评论、经济研究、学人论坛、文学评论、法学研究、哲学研究、史学纵横、管理研究、政法视野、特别推荐等。本刊的目标是"办一流刊物、发一流文章"。所有关于日本研究方面的佳作均是本刊刊载的范围。"重名人,不薄新人;重独创,不喜平庸"是本刊一贯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