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韩国能源安全的脆弱性及其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进一步暴露了东北亚地区能源安全的脆弱性.韩国因自身能源消费特点和比较竞争弱势,其脆弱性最为突出,其战略选择也最值得关注.东北亚地区局部高强度能源竞争压力、能源竞争的零和属性、朝鲜半岛复杂地缘政治局势、能源严重依赖进口以及能源进口对特定地区依赖性过高等因素成为韩国能源安全脆弱性的根源.韩国应对能源安全脆弱性的战略选择科学务实.在国际层面,推动能源外交与国际能源合作,实施兼顾地缘政治的能源安全战略;在国内层面.推行摆脱能源安全脆弱性的一揽子计划.  相似文献   

2.
随着东北亚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区域内对能源的需求也开始急剧增长,因此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在逐渐提高。现阶段,东北亚地区还存在能源开发成本高、制度不完备等障碍,东北亚的能源供给条件较为薄弱,主要依赖于中东地区通过海路进行运输,而俄罗斯远东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将是确保东北亚地区能源供需稳定的重要突破口,由此需要东北亚各国通过政府间的合作与协商共同构筑有利于地区能源投资稳定和能源流动的多边能源合作机制,针对能源共同利用、运输、环保、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3.
韩国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力量,是当今世界的能源消耗大国,其主要能源基本依赖国外,石油进口量世界排名第四。长期以来,韩国经济发展都面临着能源短缺带来的巨大挑战,因而韩国历届政府都把制定正确的能源战略摆在首位。保证能源安全、制定正确的能源政策、开展积极的“能源外交”是韩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韩国面临的能源挑战韩国是世界第七石油消费大国,年进口石油和天然气超过1亿吨。但是韩国是贫油国,石油自给率只有3.1%,其余96.9%依赖进口,是世界第四大石油进口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韩国能源消费呈迅速上升趋势。全国一次…  相似文献   

4.
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世界能源市场的行情变化直接影响着伊朗经济走势。21世纪初期世界石油价格暴涨为伊朗推行“石油外交”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加上伊朗的地缘政治优势,“石油牌”成为新时期伊朗推行对外战略的重要手段。伊朗能源外交的主要特点有:支持本国能源巨头开展境外活动来扩大伊朗的影响和捍卫伊朗的利益;加强与近邻合作,稳定区域局势,为自身安全创造良好环境;通过与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等国和地区政治实体发展能源合作,以达到深化合作、保持能源外交的多种选择和抗衡美国全面遏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从能源联系看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互利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光 《西亚非洲》2004,(5):52-58
21世纪头 2 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关键时期 ,也是国内石油能源缺口不断扩大和对进口石油依赖不断增长的时期。中东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对中东石油进口依赖程度的增加 ,双方关系中开始出现下列问题 :中国与石油输出国的贸易平衡问题 ;与中东原油进口相关的环境安全问题 ;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对石油供应的影响。面对这些新问题 ,中国在发展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时 ,需要重视扩大出口规模、消除“亚洲升水”、扩大投资合作、维护地区和平、开展战略对话 ,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 ,并使中国与中东石油输出国的关系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6.
试析卢武铉政府的"均衡者外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韩国卢武铉政府提出"东北亚均衡者外交"战略,其主要内容为维系、发展韩美同盟关系,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深化韩朝和解合作,平衡发展与中、日、俄的双边关系,谋求建立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这一战略的实施主要缘于卢武铉政府对往届政府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和卢武铉总统独特的地缘政治观,同时也是韩在综合研判自身国力及其战略环境后做出的战略抉择.这一战略的推行将给朝鲜半岛形势、韩美同盟关系及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国际机制理论与东北亚能源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北亚地区,由于中国、日本、韩国等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的日益增长、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的异军突起以及东北亚内部因能源而起的各种争端,能源外交成为东北亚外交中的重点和热点。开展东北亚能源外交的目的是通过政策协调构建一个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在东北亚地区不存在霸权国家提供合作机制的背景下,可以考虑运用国际机制理论,通过能源外交特别是多边能源外交构建本地区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并充分发挥能源外交的"外溢"功能,借机推进东北亚整体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面对严峻的能源形势,中国通过海外投资获取“权益”油气资源已成为当前保障中国能源供应稳定的有效途径。中东、非洲等动荡地区是中国油气公司海外投资合作的主要对象,风险难以回避。中国油气公司的海外投资合作因带有“国家色彩”引发了西方社会的诸多猜忌和干扰,使中国能源国际合作面临西方的战略“挤压”。中国应审时度势,转变能源国际合作的单一模式,采取“双边纵向合作”与“多边横向合作”“纵横”运用的“复合模式”,在同资源国保持良好双边关系的同时,通过加强与西方能源消费大国的协调与合作,积极融入全球能源市场。  相似文献   

9.
许亮 《东北亚论坛》2007,16(4):64-69
卢武铉主义是卢武铉就任总统后,对韩国外交安保政策进行的大胆革新,它包括自主国防、自主外交、反对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调整和"东北亚均衡者论"等政策理念。卢武铉主义是在个人与民族、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它一出台就引起了国内外的争议。面对质疑和批评,卢武铉不得不对其新外交安保政策做出调整,以致卢武铉主义的原则理念大打折扣,而其后续影响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东部地区:日本石油进口战略的新视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既是世界经济大国,也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和能源进口大国之一,长期以来日本的石油供给一直主要依赖中东地区。美国占领伊拉克后,中东地区将更加动荡,这将给日本石油稳定的供给带来极大的威胁,进一步开展对俄能源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1.
行政改革曾经是卢武铉政府执政伊始即推出的众多雄心勃勃的施政目标之一。早在2003年2月25日的总统就职演说中,卢武铉即提出了建立"参与式政府"的愿望,为此新政府将严格奉行"原则与信任、公正与透明、对话与妥协、分权和自律"四大原则进行施政。为了将"参与式政府"的愿景转化为现实,卢武铉政府设立了五大行政改革目标,即效率的行政、服务的行政、透明的行政、清廉的行政和参与的行政。构筑参与式政府实质是卢武铉政府在新世纪初通过对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通盘考量,将民众要求完善民主、参与国家政治、获得更多优质公共服务的要求与政府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目标相结合的一次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贸易通道的复兴,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已经开展了大量关于"新丝路"的外交活动,但中国更需要将"丝路外交"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原因在于"丝路外交"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中国突破当前的贸易和能源困境,而且也可以极大地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实质性地改善中国的安全处境。中国在"新丝路外交"中应该注意防范非传统安全威胁,利用好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各种国际协调机制,并避免恶性的大国竞争。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eals with Korea’s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PKO) activities that are important to assess its middle power activism. The numbers of Korean PKO troops lessened drastically during the period 2003–2007.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s analysis is to discover the determinants of this drastic change. For the analysis, economic growth and state budgets are classified as economic factors, while partisanship and political leadership are classified as political factors. The analysis led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Regarding economic factors,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state and defense budget stay relatively constant and do not match the fluctuation of the PKO activities in Korea. Regarding political factors, there is no correspondence between partisanship and the PKO policy, because the liberal governments of Kim Dae Jung and Roh Moo Hyun implemented different PKO policies. The political leadership factor appears to be rather significant. Both Kim Dae Jung and Lee Myung Bak eagerly seek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contrast, Roh Moo Hyun emphasizes self-reliance. Thus, we conclude that the political leadership factor is most likely to influence the fluctuation of PKO activities in Korea.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能源贫乏的国家,韩国十分重视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新能源领域的知识产权发展已经成为韩国应对能源问题的重要国策。在韩国政府的系统规划和具体产业政策引导下,韩国大型集团和高科技企业主导了新能源领域五大产业,即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和新能源汽车的知识产权发展,并通过技术转化促进了新能源各个产业产能水平和科技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韩国的外交困境:一个概括性框架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韩国外交面临着一种两难选择的困境。通过对60余年来韩国外交历程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以政权存续为主要目标的安保外交时期,这种困境是不存在的;而进入冷战后的统一外交时期之后,韩国在包括对美外交与对朝外交、和平外交与统一外交、同盟外交与均衡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的处理原则上在全社会(包括政治精英和社会大众)还没有形成广泛而稳定的共识,从而使韩国的对外政策在近年来表现出随着政府的换届而不断摇摆、缺乏稳定性的特征,整体反映出韩国在处理朝韩关系及统一问题上的不自信。韩国只有在这些重大的外交原则问题上形成广泛而稳定的共识才有可能摆脱目前的困境,进一步推进统一外交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战略稳定性要求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必须实现燃料—能源资源的部门结构和分布多元化。煤炭运输未来发展的预测是根据“2 0 2 0年前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制定的 ,该战略确定了燃料由目前占绝对优势的碳氢化合物 (石油和天然气 )向煤炭、核能和再生材料过渡的进程。同时 ,能源战略的一些指标应该考虑到经济和能源中长期发展计划的可行性和实现性。建立国家未来的起支撑作用的运输网的首要任务 ,是修筑北西伯利亚铁路线  相似文献   

17.
西伯利亚联邦区能源综合体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它也是环境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尽管西伯利亚联邦区在实施燃料能源综合体项目时采用了净化设施,但目前还不可能完全消除燃料能源部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能源综合体必须加强环保工作,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Yooil Bae 《Democratization》2013,20(2):260-286
Recent studies on causes of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ormation in old and new democracies have found that decentralization is often the outcome of negotiations between national and local political interests. South Korea is commonly believed to be an exception because local elections and institutions introduced in the early 1990s were, by and large, the product of negotiations among political elites at the centre, without significant inclusion of local actors. However,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icate a hitherto ignored aspect of decentralization reform in Korea: the role of civil society and local activism in the politics of decentralization. In the 2000s, several ‘triggering events’ such as economic instability,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emergence of civilian leaders, and the growth of civil society provided a strong momentum for the decentralization movement. We demonstrate how civic organizations at both national and local levels have played significant roles in proposing and pushing for decentralization, and argue that the bottom-up movement for decentralization under the Roh Moo-hyun administration was surprisingly well mobil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especially at the agenda-setting stage.  相似文献   

19.
朝鲜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近年来朝鲜借鉴中国的经验 ,走朝鲜式改革开放之路的动向看 ,对内主要体现在“7·1措施”等一系列的改革 ,对外开放主要体现在建设四足鼎立的经济特区等重大举措上。“7·1措施”是朝鲜改革进入实质性进展划时代标志 ,4大特区建设是对外开放战略的主要载体 ,这两方面的战略措施支持着朝鲜的全方位改革开放 ,但其战略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经济困境 ,除本国因素外 ,关键取决于能否获得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