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际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伟大的实践:毛泽东坚持以独立自主为核心的党际关系原则,开创了我党同其他政党交往的历史;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实现了党际关系的历史性跨越;江泽民提出了世界多样性思想,使政党外交以独特的方式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外交评论》2017,(1):107-128
冷战时期,分属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在互相交往时,同样会面临如何处理党际关系和国家关系的问题。从中法关系的发展过程来看,存在中国(中共)—法共—法国三者间的互动关系,形成此消彼长的局面:从中法两国关系对立、党际关系占主导地位,到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改善但受到法国政府限制,再到党际关系制约国家关系多层面发展,最终到党际关系破裂、国家外交关系确立。这种变化反映了跨阵营国家交往时党际关系和国家关系之间所存在的张力,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阶级对抗性、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利益的错位以及冷战国际因素的影响。随着时代和观念的转变,这种张力得到了化解。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促使政党外交成为国家总体外交中的重要部分,为国家的整体利益而服务。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路线的独特贡献:精心策划,力挽狂澜,扭转会议方向;高瞻远瞩,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审势渡时,提出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特殊贡献的实质是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的特殊贡献决定他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回顾、总结和深化这一理论的研究 ,对于我们全面、准确、深刻地领会这一理论的科学精神和丰富内涵 ,并以之指引我们各项教育改革与发展事业的深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研究状况作了简要梳理 ,并对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的趋势及进一步深化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群众路线思想先后经历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阶段。其内容丰富,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之群众史观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变化,紧贴人民切身利益,从朴素的“为了群众”到成熟的群众观点,从碎片化的只言片语到完善的体系规章,邓小平同志有关群众路线的思想日趋丰富、日趋贴近时代,是新时期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同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当前如火如荼进行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亦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和毛泽东思想,全面启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成功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现代从传统政治逐步进入现代政治的历史中,贯穿着党政关系和党际关系这两种关系的变化与演进。确立良性的党政关系和党际关系,充分发挥参政党的作用,才能促进执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沈彤 《外交评论》2001,(2):12-16
邓小平是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卓越的外交家,他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在对美外交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指导中国对美政策的原则和方针.从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成为我国第二代领导核心到他去逝,在近20年的时间里,邓小平始终从世界的全局着眼,用长远的政治和战略观点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已初步建立和谐的政党关系,邓小平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表现为:确立了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为构建和谐政党关系提供了前提和保证;确立了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稳定的合作方针——“十六字”方针;提出了和谐政党关系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高度重视。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他不仅亲自关注《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强调《论十大关系》的地位,而且还努力完善《论十大关系》的局限,使得《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典文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及国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对执政党建设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和举措,其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吸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深化了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奠定了执政党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加强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和专断,扩大党内民主,巩固了政党的组织基础;反对官僚主义,切实搞好党风,加强了执政党的作风建设;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调整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加强民主监督及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执政党的制度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我有幸列席中纪委今年1月11日至13日召开的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吴官正同志所作的题为<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证>的工作报告,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作的关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重要讲话,深受教育,深受启发,深受鼓舞.通过深入思考,我有三点粗浅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3.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具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是破解农村发展现状和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举办第4期高级专家理论研究班,十分有意义。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虽然时间上相距80余年,发生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完全不同,但二者在本质、任务和内涵等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说,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结的六条基本经验,每一条都能在井冈山精神中找到源头,与井冈山精神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2005年10月8日-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改革总体设想和发展模式,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为了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本刊约请了我院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就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各项事业成功的保证。推动当下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关键在党。在当前改革处于攻坚的时期,面对全新的任务和挑战,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也是中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一。为此,要坚持思想建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确保正确改革方向;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加强党风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发展廉洁政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试图突破苏联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曾有过几次下放经济管理权的改革尝试,但均未能从根本上突破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中国"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看是不成功的。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初始阶段,受历史条件所限,中共领导人不可能认识到经济运行中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还不具备超越苏联模式框架的实践基础,但这种探索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18.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是党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会议,会议批准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的政治路线,基本上克服了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错误,完全确立了毛泽东的最高领袖地位。本文认为,共产国际的正确指示是毛泽东领导地位确立的组织保证;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思想为他领导地位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遵义会议以来中共的正确领导为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民生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关注的焦点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重申和强调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首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新形势下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认真理析我党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从而为当前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探索可行性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