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承》2015,(8)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农业生产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的法律法规,取得显著的成效。边区农业生产中的法规建设是边区法制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边区经济建设发展和巩固边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生问题和法制建设中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2.
春耕生产季节已近,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生产运动,即将进入全面的紧张的阶段。为了帮助农民搞好春耕生产,支持灾区农民生产自救和支持农业增产任务的完成,并促进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顺利发展,及时发放农业生产贷款是很重要的一项措施。一九五五年中央拨给我省的农贷总指针为六一○○亿元,除去去年旧贷外,实际投放力量为三六○○亿元,这是一个不小的力量,只要运用得好,是能在春耕生产中发挥出重大作用的。但必须认识判由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发展,给本省农业贷款工作上带来了新情况兴新任务。这就要求各地必须加强领导,认真研究分析,务求把这一工作做好。现在人民银行省分行拟具了「湖南省一九五五年农业生产贷款初步方案」,经本府审查同意,特转发各级人民政府,希在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生产运动中,在安排春耕生产准备工作的同时,根据这一方案,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大力领导所属各级银行正确及时地放好农业贷款,以充分发挥国家农贷资金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信 《前进》1996,(12)
好雨润物细无声记文水县信用合作联社文信文水县信用联社坚定大农业观念,响亮地提出了“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业共兴衰”的口号。加大支农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贷规模。1995年共发放农业贷款3660万元,其中,发放春耕、备耕生产贷款820万元,地膜棉花贷款3...  相似文献   

4.
王晋林 《传承》2013,(6):36-3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政策与实施是中国共产党促进边区农业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推动了边区农业生产建设的发展,为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王晋林 《传承》2013,(9):30-3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农业生产建设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符合边区畜牧生产发展实际的政策和措施,有力推动了边区的农业建设和各项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实施农业生产中的互助合作政策,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进行集体生产劳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陕甘宁边区农业生产的互助合作,对促进边区农业发展和边区经济建设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7.
一、一年来农贷发放情况与问题今年农业贷款工作,是在各级党政统一领导下,服务于以发展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积极扶植国营农业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巩固与发展,帮助个体贫农和有困难的中农解决发展生产的资金困难。继秋冬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形势下,全省并大量发放了贫农合作基金贷款,帮助解决贫农入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为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不足,制定和实施了以安置移民、难民为中心的合理调剂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不仅成为边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政策之一,也成为中国共产党解决边区民生问题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9.
现将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农业贷款问题的报告"转发你们,请参照办理.根据国务院的指示,今后农贷资金一般地区不再增加,主要依靠现有贷款的收回,收了再放,放了再收,以达到有效地运用现有资金,保持正常周转,继续为发展农付业生产和巩固农业合作社服务的目的。因此各地应紧密结合当前农村大辩论及冬季生产,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兴修水利的政策,促进了边区粮食产量的迅速增长,推动了边区农业生产建设的快速发展,为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李小娜 《传承》2013,(11):26-2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兴修水利的政策,促进了边区粮食产量的迅速增长,推动了边区农业生产建设的快速发展,为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王晋林 《传承》2014,(8):14-1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工商业经济建设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边区食盐开采生产和运销的政策及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推动了食盐生产和运销的迅速发展,为打破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及促进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小额农业贷款发放中存在着“四种”不良倾向:一是“嫌贫爱富”。小额农贷本应支持经济基础较差的弱势农户发展生产和脱贫致富,但一些基层农村信用社却以贫困农户信用度低、防范贷款风险为由,抑制他们的有效贷款需求,而将小额农贷向经济大户倾斜,导致小额农贷发放的“马太效应”,即富裕的农户容易得到贷款,贫困农户难以得到支持,小额农贷支农功能弱化。二是“化零为整”。少数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较高的农户利用小额农贷政策,“号召”贫困农户到信用社贷款,然后集中转借为我所用,形成多个信用贷款户“化零为整”骗取贷款“垒大…  相似文献   

14.
王晋林 《传承》2013,(6):28-29,5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从农业生产建设的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互助合作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劳动率,促进了边区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王晋林 《传承》2013,(4):28-29,5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从农业生产建设的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互助合作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劳动率,促进了边区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依靠贫农(包括土地改革后变为新中农的老贫农),巩固地与中农联合,逐步发展互助合作,逐步由限制富农剥削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这是过渡时期党在农村工作中的阶级路线。一切农村工作,都必须以此为准绳。发放农业贷款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政策,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项重要措施。因之,必须正确贯彻农业贷款政策,通过发放农业贷款来巩固贫农与中农的联盟并限制富农剥削。真正做到如中央人员政府政务院关于发放农业贷款的指示中所指出的:人民银行在农村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农业贷款及组织信用合作等农村金融活动,来扶植贫困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并和高利贷作经济斗争。从去年,冬季以来,由于国家实行了统购统销粮食的政策以及总路线的宣传深入人心,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大大提高,农村互助合作运动有了极大的发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积极要求投资扩大再生产。今年,农民所需要和购买的各种生产资料,比以往任何一年  相似文献   

17.
姚顺东 《求索》2011,(11):248-251
作为一种从西方移植过来新型的制度安排,农贷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湖南近代农贷发展概况,剖析了农贷的运作机理。文章认为近代湖南农贷是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农贷的结合体。农贷事业取得了一定的绩效,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农贷金融体系;加强了政府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推动了湖南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使部分农民得到了实惠。但是由于近代农贷缺乏经费、组织、人才支持,尤其缺乏制度移植的经济社会基础,因而导致近代农贷距离制度设计的目标还十分遥远。成效也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农业增产,减轻农民利息负担,根据中央调整农贷利率的决定,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对调整银行现行农贷利率和信用社存放款利率作如下指示:一、银行农业贷款利率,除贫农合作基金贷款为月息千分之四,农业生产合作社贷款及移民垦荒贷款均为月息千分之四点八不变外。(1)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互助组组员个人和个体农民(包括个体手工业者)的各种贷款,一律降为月息千分之七点二。  相似文献   

19.
王晋林 《传承》2013,(5):34-3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土地政策,是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实践,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边区农业建设的迅速发展,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王晋林 《传承》2013,(7):34-3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土地政策,是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实践,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边区农业建设的迅速发展,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