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承》2016,(11)
中越边境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是中越边境民族地区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灵魂。当前中越边境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出现了新的变化,即战略机遇和新的挑战并存。为此,必须采取应对措施:加强中越边境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经验交流互鉴和方法创新,优先在意识形态领域中解决影响中越边境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全面实现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运用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上的活跃度,并附加意识形态安全的渗透方式参与国际竞争,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局势。本文通过对非国家行为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方面,突出表明非国家行为体是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因素,鉴于当前的国内外局势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具备一套切实有效的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措施,是当前加强意识形态安全维护和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面对错误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法治是坚决同错误思潮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司法实践中涉意识形态案件的不断出现、霸权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采取的所谓“法治”行为等决定了以法治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必要性,以法律手段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也是各个国家的通行做法。另一方面,在理论上法律自身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其具有保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功能;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要实践探索、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的法治化进程,决定了以法治手段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可能性。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立法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进展,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进程中,既要完善意识形态安全相关立法,也要形成满足意识形态需求的司法政策、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面对当前意识形态斗争异常复杂和尖锐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日趋严峻。为了有效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主流媒体需成为意识形态建设和斗争的生力军和排头兵,建设和守卫好意识形态宣传主阵地,始终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打好打赢意识形态建设和斗争主动仗。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国家的安全稳定,以内蒙部分高校为例,当前民族地区大学生存在着政治认同情绪化、情感淡漠以及在多元社会思潮影响下理念不清晰等趋向。结合当前社会现实,高校应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积极延伸网络教育平台,实践层面上,有效应对高校民族方面的矛盾和纠纷,以实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团结。  相似文献   

6.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佩芬 《思想战线》2011,37(5):79-8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向上的灵魂和动力。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又是一把"双刃剑",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产业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具有正效应,反之则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具有负效应。为此,我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建立体现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模式、正确处理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构架国家文化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等,以实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地处边疆,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民族文化特色和区域差异,与其他地区相比,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从西北民族特色因素中找准理路。首先,从认识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特点出发,重点考虑西北跨界民族身份、民族文化、地区差异、宗教信仰等因素;其次,着重考虑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准确把握民族成员的认知和认同、建设的制度化、个体化的过程,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西北跨界民族地区构建的规律,最后找准建设的着力点。新时代,西北跨界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要突出四个方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话语权和加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武峥 《长白学刊》2023,(2):49-57
全媒体时代的网络谣言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在网络舆论场域,网络谣言呈现出谣言传播强效化、谣言目标普世化、谣言界定多元化、谣言内容政治化等新特质。全媒体时代网络谣言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构带来严峻挑战:与主流意识形态功能的“分离”,离散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使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消隐。为了守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我们应从技术、道德和制度三个向度强化工作,从根本上守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9.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指人们对以马克思主义为内核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认可、内化乃至尊崇、欣赏的心理倾向,最终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有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我们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增进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吸引力和渗透力,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要敢于亮剑。  相似文献   

10.
黄静婧 《传承》2014,(6):116-117
当前,高校民族文化教育面临着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弱化、主流意识形态漂浮化、精神生活空虚化等困境,针对引发困境的原因,高校应大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文化,批判摒弃异质文化和辩证"扬弃"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11.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是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媒体以其特有的传播特点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创造了新条件,它丰富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资源、扩大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受众、拓宽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路径、创新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方式。在新媒体条件下,我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必须遵循主导性、开放性和渗透性原则,依托自媒体拓展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主体,运用大数据优化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路径,建设宣传阵地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平台,完善管理制度保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12.
刘梅 《求索》2008,(9):91-93
和谐社会的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地位;要重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确保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要发展先进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化格局中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新东方》2021,(1)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校是人才汇集、思想交流、理论传播的重要平台,是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干部培训、理论研究、意识形态建设的职责与使命。做好党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选择、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培养优秀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新时代党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包括多元化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冲击、西方敌对势力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及互联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等。因此,必须通过掌握党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落实党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及创新党校意识形态工作方法等,全面加强新时代党校意识形态工作。  相似文献   

14.
姜胜洪 《前沿》2012,(21):33-35
意识形态问题是直指国家核心利益、关乎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其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但同时,新媒体技术对于意识形态的构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在加大.正确认识、妥善应对新媒体对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当前,要重视发挥主流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有效发挥微博时代“意见领袖”的作用;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加强和完善互联网等新媒体服务管理,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冲击、新科技革命竞争、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干扰、非主流思潮蔓延等诸多挑战。直面挑战,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就需要多部门联手,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加强思想文化领域建设,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巩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相似文献   

16.
边境地区历来是各种文化思潮和民族主义思潮交融、碰撞的敏感地区,是境外文化渗透的前沿阵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广西边境地区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文化安全问题,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及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必须加强边境民族地区文化领域安全,以确保边境民族地区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地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云南以民族工作促进党建工作方面取得很大成绩,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其中关键是"四个坚持":坚持民族工作的领导主体是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民族地区党的建设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在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坚持党在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张桂珍 《创造》2010,(11):62-63
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有重大的作用。充分重视领导干部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准确把握领导干部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方式,探求发挥领导干部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作用途径,是当前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因此意识形态工作也日益呈现出总体性、多维性和复杂性特征。要区别意识形态安全与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以丰富安全视角下意识形态研究的层次内涵。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可以阐述为主体安全、秩序安全和效果安全三个向度。主体安全向度是指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秩序安全向度是指保障和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所需的思想秩序;效果安全向度是指合理疏导异质性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主流意识形态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不断建设、调整和完善的过程。针对当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主流意识形态构建面临的严峻挑战,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无疑是边疆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路径选择。我们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内容创新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中影视传媒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