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汞中毒对肾小球内皮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建立慢性汞中毒模型,HE、PAS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氯化汞刺激人肾小球内皮细胞观察对内皮细胞的影响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慢性汞中毒可致肾小管、肾小球广泛变性坏死,内皮细胞运动、迁移能力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蛋白表达异常,并有剂量依赖性。结论根据汞致肾损伤的变化为法医诊断慢性汞中毒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汞中毒对肾小球内皮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建立慢性汞中毒模型,HE、PAS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氯化汞刺激人肾小球内皮细胞观察对内皮细胞的影响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慢性汞中毒可致肾小管、肾小球广泛变性坏死,内皮细胞运动、迁移能力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蛋白表达异常,并有剂量依赖性。结论根据汞致肾损伤的变化为法医诊断慢性汞中毒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微波消解ICP-MS法检测生物检材中汞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 D  Zhang D  Zhuo XY  Liu W  Shen BH  Shen M 《法医学杂志》2011,27(3):193-195
目的 建立生物检材中汞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以铟(115In)作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血液、尿液和头发中的汞含量进行分析.选择金与汞形成金汞齐,对金消除汞记忆效应的能力进行考察.结果 方法检出限为0.01μg/L,准确度为97.0%~107.1%.检测中添加金质量浓度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因不合格化妆品导致汞中毒的人身损害民事和刑事案例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此类损伤的人体损伤程度及其因果关系的分析已成为司法鉴定中新的重点及难点。通过对7例经由化妆品汞含量超标导致人体损伤的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被鉴定人接触含汞化妆品后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以及生化检验结果,对以化妆品涂抹面部方式所导致的汞中毒进行逐一研究。结果发现,受害人均为(37±5)岁的中年女性,中毒后发病时间不等,均出现以肾毒性为主的临床表现,且尿液及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均为异常,其中兼有神经系统症状者占71.4%,经明确诊断并行规律的驱汞治疗后预后良好。通过总结化妆品汞超标导致汞中毒后人体受损的主要器官、临床特征及此类案件法医临床鉴定分析的着重点,以期为此类案件的法医临床鉴定分析提供一定的经验及思路。  相似文献   

5.
汞 (Hg) ,在常温下为银白色液体金属 ,俗称水银。原子量 2 0 0 6 ,比重 13 6 ,熔点 - 38 97,沸点35 6、9℃。金属室温下有挥发性 ,温度升高时更易挥发。汞蒸气不溶于水 ,溶于脂质。溶解度为 2 5~5 0mg/L。2 0 0 1年 2月 2 5日 ,村民谢某 (女 ,30岁 )因患妇科病 ,从民间医生处取来含水银等的药物采用封闭式蒸气法治疗 ,2 0分钟出现呕吐等症状 ,送医院治疗 ,当时因汞中毒症状不明显 ,医院以为是CO中毒 ,采取对症方法治疗 ,谢某于同年 3月 2日医治无效死亡。经法医检验尸体 ,符合汞中毒症状 ,遂提取了心血、膀胱内尿液、肾、药物的包装纸 ,…  相似文献   

6.
<正> 金属汞中毒常常是由于使用不当所致,国内、外文献皆有记载。短时间吸入大量汞蒸气中毒致死的病例,国内很少报道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吸入性汞蒸气中毒死亡病例报道如下:例1、吴某、女、80天,因误吸入高浓度汞蒸气而腹泻、发热一天后入院。入院前  相似文献   

7.
某日,某灯具厂的工人杨某某在灯管车间工作时,喝了放于工作台上的水瓶(娃哈哈冰红茶塑料瓶)里的水后,发现水里有水银状物体,遂后出现中毒现象,经医院诊断系汞中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人发中汞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以铟(115In)作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人发中的汞含量。结果方法检出限为0.0032μg/g,准确度通过测定人发标准物质GBW07601、GBW09101b进行验证,检测结果与标准参考值相符。结论该方法快捷、高效,灵敏度、准确度高,适用于人发中汞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急性金属汞中毒少见,主要由于意外事故,短时内吸入大量汞蒸气所致.由于滥用含汞偏方治疗疾病引起汞蒸气吸入而致非职业性汞中毒,近年来国内已有少数临床病例报告,但尚未见有尸检报告.作者等曾尸检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金属及其化合物中毒在法医学实践中以砷、汞等较多见,而过量注射钾盐溶液自杀罕见。现报道1例。 1 案例资料 案情简介 谢某,女,23岁,护士。2001年5月1日17时余,被人发现其仰卧于房内床上死亡。据调查:谢某于4月30日在家留下3封遗书后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11.
水俣病是因有机汞中毒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公害病,因最先发现于日本熊本县水俣市,故称为水俣病。其直接的起因,是由于位于熊本县水俣市的日本氮素公司水俣工厂,连续向不知火海的水俣湾排放含有水银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使周围海域鱼类受到污染;沿岸居民捕捞并食用受到污染的鱼类,引起有机汞中毒,遂发生水俣病。罹患水俣病的人,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12.
<正> 作者遇一非法行医者,用自制“轻槐散”(主药轻粉、槐米等)治疗银屑病和关节炎,先后引起4人汞中毒,现报道如下。1 案例资料 案例1 徐某,女,34岁。1997年3月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马某的“轻槐散”。当服至第10付时出现听力下降,鼻出血,牙龈肿痛,口腔内溃疡,双眼有摩擦异物感,直至双眼角膜溃疡,视力障碍。同年9月12日到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查体:眼结膜充血,干燥,有粘连,口腔溃疡,牙龈红肿,尿汞1226.3nmol/L,诊断“医源性汞中毒,干燥综合症”。  相似文献   

13.
黄天德 《法医学杂志》2001,17(4):238-238,241
氯化钡中毒并致死亡的报道较为少见,本文收集1例群体性食物中毒检案,谈谈对氯化钡中毒的法医学鉴定。1案例1.1案情某年5月6日晚,某个体商贩将售余的4kg左右的焦黄褐色豆腐干放入盛有冷水及少许工业盐的容器中,致使7日和8日9户人家共22人食用自此个体商贩摊点购买的豆腐干后,5人因食入量少未出现中毒症状,17人出现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四肢发麻、全身无力等中毒症状,其中一人经救治无效死亡,其余患者经对症及支持治疗,症状明显缓解消失。中毒者男9人,女8人。年龄最小1岁8个月,最大73岁。中毒潜伏期:最…  相似文献   

14.
毒鼠强中毒9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毒鼠强中毒案件时有发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观察了9例毒鼠强中毒案例,拟通过中毒后临床症状、中毒死亡尸体征象的观察,对现场案件性质、中毒原因的分析以及现场抢救有所帮助。1资料介绍收集的9例中毒人员年龄在2.5岁53岁,其中男性5人,女性4人;死亡6人,存活3人,死亡6人中男性5人,女性1人,存活的3人均为女性;9例中毒人员中,被他人投毒而中毒(死亡)8人,服毒自杀1人。2临床症状中毒死亡6人中,有3人分别在医院抢救3h、36h、20d后死亡,2人为当场死亡,1人中毒后死亡时间不详。中…  相似文献   

15.
作者曾遇一宗80余人集体毒鼠强中毒,无一例死亡的案件。现将有完整临床资料的51例,整理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997年11月3日中午,某医院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案,该食堂售出饭菜20多分钟后,发现80余人有程度不等的呕吐、抽搐、昏迷、大汗淋漓等中毒症状。当地公安局经过数月侦察,证明该案是食堂工人席××蓄意投毒所为,经检验证实为毒鼠强。该案实际中毒人数为83人,该院统计为75人,医院提供完整病历51份,中毒51人中,有以下特征。1-51名中毒者主要是医院病员、陪伴、医生、护士。年龄最大的是64岁,最小…  相似文献   

16.
汞中毒案件的传统分析是将洁净的铜片或铜丝放入酸性检材试料中煮沸,如表面被一层银灰色沉积物所覆盖,则可以证实检材中含有汞。也可做汞的升华实验来确定汞的存在。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发射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离子色谱法等分析技术来确定汞的存在与定量,检材需要一定的前处理,有些只能进行半定量分析。本文在改进湿法消化人体生物组织样品(肝、肾)方法的同时,应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技术测定人体组织中的汞含量,此法具有可靠、准确、简便、快速、抗干扰性强等特点,同时还可对多种有毒金属元素进行定性、定量。  相似文献   

17.
基本案情!""#年$月%日,某镇一煤矿(属挂靠无证矿)发生特大水害事故,造成井下20名矿工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395万元。经省、市联合调查组调查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事故矿矿长、主要股东及市、县、镇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人都受到了责任追究。该矿总股金1500余万元。谭某是事故矿所在地的村党支部书记,在该矿入股8万余元,未在矿上担任职务,至事故发生时未分得红利。省、市联合调查组在调查这起责任事故时,未认定谭某对事故负有责任。事故发生后,谭某能够积极协助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事故抢险。事故发生后,该镇党委于4月7日以谭某犯有非法投资入股…  相似文献   

18.
[案情]果农顾某在自家柚园内用农药杀虫,并剩余药水喷洒在尚未完全成熟的枇杷果上。顾某将结有枇杷果而下垂的果枝捆扎上树梢顶端,使他人难以偷摘到枇杷果。次日,中午放学的小学生偷食,8名学生不同程度中毒,经送医院治疗后痊愈。调查显示,几天前顾某果园也出现过小学生偷食枇杷果后出现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9.
1947年,上海金号业公会和银楼业公会的成员,其中很多人摇身一变,成了金苍蝇、金老虎、金黄牛,形成金牛党,在数月之间,张开血盆大口,吞掉国民党中央银行库存的黄金800余万两,制造成国民政府最大的金融案!  相似文献   

20.
<正> 1案例1.1 简要案情金某,男,38岁。1994年12月6日晨被张某发现其一氧化碳中毒后呈昏迷状态,即送往本村卫生所救治。因了解到金患有癫痫病史,为逃避责任,2d后用车将其送回老家,并对金的家属谎称因突然犯病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