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谊是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兼文学家,作为儒家的传承大家,深具儒家所倡的忧患意识,贾生之忧患意识与散文的联结体现了其忧国忧君忧民的社会使命感,以及淡淡的忧己情怀。  相似文献   

2.
朱文鸿 《中国监察》2009,(22):49-4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此言既令人警醒,又发人深思。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冷静地观察形势的变化,正确对待前进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养成强烈的忧惠意识,忧民、忧国,同时更忧党。  相似文献   

3.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具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及新时期我们国家所面临的不同危机的基础上,指出正是中国民众或国家领导层对不同时期的社会危机所表现出来的自发或自觉的忧患意识,促使党不断调整执政理念、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忧患意识是推动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警世钟和清醒剂,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4.
一、克服“自我满足”倾向,强化忧患意识 一是强化科学发展理念。树立“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忧患意识,切实增强加快检察事业发展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树立“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的赶超意识,瞄准新目标,实现新跨越;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大胆尝试加快发展的新途径,以积极进取的态度谋求发展、推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公务员法》引咎辞职制度之忧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日开 《法律科学》2007,25(6):60-65
《公务员法》引咎辞职制度引人三忧:一忧含义不明,难以执行;二忧制度运行,变形变质;三忧消极影响,不容忽视.鉴于引咎辞职赖以生成的条件短时期内在我国难以具备,与其去打造一件作用有限的监督武器,不如严格执法,加大对领导干部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这才是打造责任政府,促进民主进程的正道和捷径.故建议在修改《公务员法》时,删除引咎辞职条款,使其回归道义责任之本位.  相似文献   

6.
于丹教授讲授的《论语》在百家讲坛上播出后,引起很大反响。其所谓“君子之道”,应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仁者不忧”,即内心坦荡,没有忧伤、忧恐;二是  相似文献   

7.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也指出,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忧患。两位中央主要领导同时强调忧患意识,内涵深刻,意味深长,令人警  相似文献   

8.
张惠言《词选》:“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这话过于绝对,运用到具体作品的分析上,难免有穿凿牵强之处,王碧山咏物词所寄托的主要是君国之忧,但也还有身世飘零之感,这二首虽有联系,但并不全是一回事。他另有一些咏物词,如《露华·碧桃》二首,赞美碧桃“铅轻黛浅”、“玉奴标格”的清雅神韵,与君国之忧、身世之感都没有什么联系。倒是其集中一些非咏物词,如赠别、题画之类,亦往往寄托着君国之忧和身世之感。  相似文献   

9.
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为"永远在路上"的党风廉政建设再一次发力加压,也要求我们进一步树立和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主业意识、法治意识。增强政治意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要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不折不扣、全面彻底、毫无保留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央纪委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强意志,踩着不变的步伐,把握力度和节奏,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引向深入。增强忧患意识,深刻认识反腐败  相似文献   

10.
智辩罪犯     
《江淮法治》2009,(8):39-39
一天夜里,一个歹徒拦路抢劫侦探忧兰,搏斗中歹徒发现忧兰空手道技艺非常之高,于是转身逃跑。忧兰刚好扭到脚了跑不快,此时碰到警察高木了,他们一起追了好一段路,最后来到火车候车站。  相似文献   

11.
报“忧”信息应做到“五要”□张伯锁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因此,信息报送工作如何努力做到全面、真实、准确,既报喜又报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本文重点谈谈怎样做好报“忧”信息的几点体会。一是要敢报。信息工作者对报忧信息普遍存在“怕”...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22日,对于家住河南省登封市区、4岁的晓钢来说,是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日子。喜的是,他当天终于迎来了胜诉的判决,3名被告共赔偿他家各种损失共计13608元;忧的是,“含冤”死去的父亲,也应对其死亡后果承担主要责任。而更让人忧虑的是,失去父亲,晓钢今后的生活究竟该怎么过?  相似文献   

13.
张明  窦晋阳 《政府法制》2012,(27):36-36
近年来,沁水县端氏国土所对内苦练内功、对外强化服务,积极调动全体所员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忧患意识和总结意识,赢得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4.
法制文摘报     
《光明日报》刊登王衍诗的文章指出,不管从党的自身建设来说,还是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来说,我们党决不能用对群众没有感情的人。文章说,真正的共产党人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忧群众之所忧,乐群众之所乐,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让群众满意,让群众幸福。但不容回避的是,在领导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5.
孙飞 《中国监察》2009,(21):20-23
9.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这个重要论断精辟阐述了脱离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所带来的极端危险性,对增强全党的执政意识和忧患意识,具有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政府法制》2009,(23):42-42
山西省介休市公安局看守所、拘留所为了进一步强化民警的忧患意识,召开了专门会议,通过结合该局实际,就开展内部整顿、加强监管保安全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进一步推动检察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机遇期。全国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人员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努力实现检察职能作用发挥更加充分,科学合理、协调发展的法律监督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检察队伍素质能力和执法公信力明显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持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考察了历史法学派代表人物萨维尼的基本思想,即"民族精神"一说,尤其是体现在《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的理论主张,并拟评析萨维尼提出这一主张所体现的学术情怀和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9.
如此母爱     
丈夫外遇对簿公堂要离婚妻子忧儿夜不能寐争抚养本是爱子心切缘何变成杀手只因此爱是歧途  相似文献   

20.
王和民 《中国监察》2012,(15):38-39
派驻机构了解掌握的情况越全面、越深入、越具体,就越能加深对反腐倡廉建设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以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循序渐进地推进工作;越能产生"聚焦"效应,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