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撾王国政府在挑起內战,企圖一举消灭前寮国战斗部队的阴謀失敗后,又在美帝国主义积極策动下,加紧扩軍、制造国际紧張局势和鎮压老撾爱国力量。6、7月間在美国的策划下,老撾政府分別同南越当局和泰国政府締結了帶有軍事性質的双边协定,进一步把老撾和东南亞侵略集团挂上了鈎。接着,薩納尼空政府同法国政府签訂了一項协定,把美国对老撾的軍事干涉合法化,使印度支那局势进一步恶化。7月28日,薩納  相似文献   

2.
美帝国主义导演的老撾“选举”丑剧已于5月8日結束。选举結果,極端亲美的“保衛国家利益委員会”霸占了新国会中的絕大多数席位,而深获人民信任的老撾爱国战綫党、拥护和平中立政策委員会以及少数民族的代表均受到排挤。老撾国民議会的这次“选举”,是美国为挽  相似文献   

3.
石油是伊拉克的重要經济資源。帝国主义在伊拉克进行經济掠夺的主要目标是石油。伊拉克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的掠夺一直进行着頑强的斗爭。为了爭夺伊拉克的石油,帝国主义之間也进行着尖銳的斗爭。1958年伊拉克革命后,收回国家的石油权益,仍然是伊拉克人民反帝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了解一下伊拉克石油的基本情况,回顧伊拉克人民过去的英勇斗爭史,以及1958年后圍繞石油問題的斗爭,对研究目前伊拉克局势是会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導言泰國王國,或如泰人所称的“自由國家”,位于东南亞中印半島,北面和老撾及緬甸交界,西面和緬甸、东面和老撾及東埔寨、南面和馬來亞交界。泰國的海岸綫延伸达2,600公里。东南面海岸綫濒臨中國南海,南面濒臨暹罗灣,西南面沿馬六甲半島西部濒臨安德曼海。  相似文献   

5.
战后和当前国际局势中主要特征之一是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斗爭的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英国是拥有殖民地最多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殖民地至今仍分布世界各洲,因此,民族解放斗爭的高涨首先重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者的殖民利益。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帝国主义一方面扶植西德以准备反苏战爭和排挤英、法帝国主义的势力;另方面又要控制西德,以避免重新树立一个危险的竞爭者。战敗的西德  相似文献   

7.
帝国主义各国在西欧的矛盾正在急剧發展,帝国主义陣营走向四分五裂的过程正在加速之中。在东風压倒西風、整个帝国主义陣营的力量空前削弱的同时,由于資本主义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帝国主义陣营內部的力量消長也起了变化。这种变化已經打破了战后以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間原有的关系,使它們之間的明爭暗斗極大地尖銳起来。  相似文献   

8.
野心勃勃的西德新殖民主义非洲历来是德国帝国主义垂涎的地区。1884年,后起的德国帝国主义在非洲攫取了第一块殖民地多哥和喀麦隆沿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敗,退出了非洲。但是,一心向往爭夺“太阳下地盘”的德国帝国主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反法西斯战爭胜利的影响和社会主义陣营有力的支援下,印度国大党領导的民族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947年8月15日,英国殖民当局正式将政权移交給印度政府。但是,由于印度的反英斗爭和反封建斗爭最后是以妥协結束的,在印度留下了强大的帝国主义势力(特别是經济势力)和封建  相似文献   

10.
美国进步作家威廉·艾菲厄斯·韓頓所著的“非洲的命运”一書,叙述了帝国主义对非洲国家的大規模掠夺,非洲蓬勃發展着的民族解放斗爭以及这一斗爭的前景,內容丰富,对我們了解非洲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美帝国主义策动下,老撾王国政府繼2月11日撕毁日內瓦协議以后,竟在最近公然挑起內战,向寮国战斗部队發动了大規模的武裝进攻。寮国战斗部队为了自衛和保衛民族利益,被迫坚决进行反击。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苏联以及  相似文献   

12.
当历史进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时候,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开了爭取和平斗爭的太好形势。由于社会主义力量、民族革命力量和和平力量同帝国主义战爭势力反复进行斗爭的結果,国际局势有了一定程度的和緩。这时,一向穷凶極恶、張牙舞爪的美帝国主义也更多地唱起和平的調子了。美国总統艾森豪威尔在今年年初向国会宣讀的国情咨文中,一开头就表示,他过去已下定决心,“現在仍然下定决,要使美国成为一支致力于和平事业的越来越强大的力量。”他要人相信,美国是“多么热切地謀求有保証的和  相似文献   

13.
美國总統肯尼迪1963年4月24日在華盛頓同馬來亞联合邦“付总理”拉扎克会談时,重申他对“馬來西亞”計划的支持,这証 实了美帝國主义及其东南亞条約組織的同伙們的意圖,是要利用“馬來西亞”作为当前对东南亞挑釁的一部分。老撾的紧張局势同“馬来西亚”一脈相連 在美國授意下策动出來的老撾緊張局势的重演,是1963年4月3日在巴黎举行的半年一度的东南亞条約組織第18次軍事顧問会議,和4月8日举行的东南亞条約組織部長理事会会議的  相似文献   

14.
奴隶主和封建主統治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金錢拜物教便是帝国主义者从自由資本主义胎里带来的《祀》。核武器战爭便是今天帝国主义的,特別是帝国主义霸主的美国帝国主义的“戎”的“尖端”。这两种剝削阶級之間的“戎”还有不同之点。奴隶主、封建主披坚执銳,躬冒矢石,出生入死,至少創业中兴之主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西藏少数上層反动分子勾結帝国主义和外国反动派發动的一場叛乱战爭,已經基本上平息了。这将加速西藏革命的进程。帝国主义和外国反动派对純屬我国內政的西藏叛乱事件企圖横加干涉,也由于我們的反击,遭到了可耻的失敗。在西藏叛乱事件發生之初,帝国主义者及其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爭日益發展壮大。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最近又有了新的高涨。仅在今年6、7月間就有馬里联邦、馬达加斯加、刚果、索馬里兰四个国家宣布独立。到今年10月尼日利亞独立后,在非洲二亿四千万人民中,就有三分之二以上取得了政治独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也在加紧进行斗爭,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人民經过近四十年的艰苦革命斗爭,終于在1958年7月14日推翻了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費薩尔王朝的反动統治,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共和国。在旧日的伊拉克,外国  相似文献   

18.
在六十年代开始的第一天,黑非洲又出現了一个新独立的国家。法屬喀麦隆結束了托管,取得了独立。这是帝国主义在非洲被迫敗退的又一例証。喀麦隆人民为了摆脫殖民統治,取得民族独立,进行了長期的斗爭。近三年多以来,喀麦隆人民所进行的反帝武装斗爭,也有了进一步的發展,从根本上动搖了帝国主义統治。法帝国主义者在这种情况下,被迫于1958年同意喀麦隆在1960年获得独立。1959年3月联合国大会在西方殖民国家操縱下又通过了美国等国的提案,  相似文献   

19.
一光輝燦烂的1959年已經过去了,人們正滿怀信心地进入了二十世紀的六十年代。 1959年国际形势的特点,是世界力量对比更加有利于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陣营而更加不利于帝国主义陣营,以至于帝国主义头子也不得不标榜和平,并在某些問題上暫时地表示一下緩和。这一有利的国际形势是以社会主义陣营为主力的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力量不断斗爭的結果。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国家垄断資本主义,列宁在二十年代前后曾经做了許多論述。关于国家垄断資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他說:“客观情况表明,战爭加速了資本主义的发展,資本主义已经发展为帝国主义,一般垄断已经发展为国家垄断。”在《論修改党纲》一文中,他又指出:“战爭和经济破坏逼迫各国垄断資本主义走向国家垄断資本主义。这是客观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