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播是文化发展演进、传承扩散的途径和手段.文化经典的传播主要指文化的要素、内涵和精神的流传、播散.在实践过程中,不但整体形态的文化必含传播,就是单项的文化要素也必有传播这一运动形式.而任何传播行为必运载着相应的文化则更是显然的事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主要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宗教、道德、教育、艺术等元典.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当代传播,不仅有利于发扬、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振兴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增强国家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为世界瞩目的今天,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必须和硬实力的增长相协调相促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软实力的增强有赖于广泛的传播,尤其是政治文化传播。在众多跨文化传播内容中,政治文化传播对于软实力的提升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当代中国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  相似文献   

3.
刘舸 《求索》2010,(5):183-185
"soft power"概念被引入中国后,学界对其基本概念、内涵存在着较大争议。本文从概念辨证入手提出一条化解当前学界有关软实力概念、内涵论争的路径。我们在定义"soft power"概念时,我们既要考虑约瑟夫.奈的"soft power"论的原意,也要考虑它被引进我国后在中文世界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从而在共同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它的发展。中国对外传播战略的核心是要动用各种传播手段实现既有的软实力,使之权力化。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但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更是落实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我们只有自觉建构文化软实力,才能确保未来中国改革的方向,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才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雷牡丹  陈立强 《前沿》2014,(15):216-217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贯穿整个中国文化体系,“和”文化映射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不同面貌形态展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说,“和”文化代表了中国形象,在现代中国的行为解构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中国人较为相似的特殊集体“情结”都是“和”文化的衍生产品,如春节大团圆、父慈子孝等等。本次论文,首先解析“和”文化的构成形态,即“不崇武”和“重自省”,二者奠定了“和”文化的基石;其次,通过二元对立的结构展现了“不崇武”“重内省”的实施过程,即用“和”来解决二元对立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最后,通过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分析,引导我们善于观察事物背后的文化涵义,以寻求解决当代中国相关问题的更好办法。  相似文献   

6.
刘信言 《传承》2011,(20):60-61
电影诞生百年以来,一直被看作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更是各个国家进行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有力武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影是最有效的传播文化方式,电影所营造出来的虚拟声画世界是电影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从一些优秀电影入手理解和阐述电影国际传播的现象和本质,探讨中国电影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走出国门,让中国文化为世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韩流,如今在中国一枝独秀,影响较大。在我们打开国门,欢迎韩流到来时,也应剖析韩流现象,分析韩流盛行原因。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深厚,但是在文化的海外传播方面还做得不够,我们应总结韩国文化海外扩张之道,从而助推中国文化更好地向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8.
任慧 《人民论坛》2014,(10):183-185
提升我国文化传播能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笔者通过了解我国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分析提升文化传播能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索提升我国文化传播能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掌握主动权,使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相似文献   

9.
智媒时代为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提供了新机遇,“智+媒”的对外传播有利于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世界新秩序建构,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智媒时代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要跨越中西方认知障碍,坚持内外有别和外外有别,推动话语表达的时代化和普适化,不断创新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方式。此外,智媒时代中国故事的传播逻辑要坚持从宏大国家叙事到日常生活实践的传播内容重构,坚持从单一话语主体到多元叙事主体的传播主体重构,坚持从普及化广泛化到智能精准推动的传播对象重构,坚持从单向度独白式到多元化对话式的传播方式重构,坚持从线性信息传播到可视化可触摸的传播环境重构。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建构与中国和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但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更是落实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我们只有自觉建构文化软实力,才能确保未来中国改革的方向,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才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与印度通过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显著影响,向世界宣示了两个亚洲大国的崛起。然而,各自庞大的人口规模、复杂的社会结构以及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国现代化将是一个异常艰巨复杂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道路也决定了双方在文化价值、公民道德以及国家政治理念等方面展现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张帆 《思想战线》2007,33(3):94-98
文化产品是文化认同的载体,文化认同是文化产品得以存在的先决条件。文化贸易,其实质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文化认同的达成与接受,文化贸易的出超和逆超背后是文化认同资源的争夺。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文化贸易平衡的出路在于主动参与国际间的文化竞争,由被动的参与者逐渐成为贸易规则的制定者,改变不利的贸易条件,从而有效地捍卫自己的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3.
文化建设既要坚持民族立场,又要有全球视野;既要加强主流文化的建构,又要注重大众文明的建设;既要传承传统社会的道德精神,又要注重法理社会契约精神的培育;既要提高公民的基本素养,还要培养公民的现代意识。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文化建设四重路向的影响下,具有合理的开放性、不同的凝聚层次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价值取向与新型主体。  相似文献   

14.
徐建 《青年论坛》2014,(1):56-60
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并日渐成为核心竞争力。中国的大国地位要求中国文化生态建设在世界文化体系建构过程中具有更多的话语权利。我们所主张的话语权应具有平等、共同发展的特点,才能找到适合自己情况的文化发展模式和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发展战略,从而探索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现代化建设道路来。  相似文献   

15.
蒋红群  张媛  龙佳解 《桂海论丛》2010,26(4):122-125
文化软实力研究现已成为一门显学,引起了学术界的相当关注。不过,学术界对文化软实力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国家层面,而对于区域文化软实力却缺乏相应的探讨。区域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维度。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案例,对广西文化软实力的优势、劣势和机遇展开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广西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文化是一个特定的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内隐和外显的行为方式和观念。由于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不同,英汉习语表达产生较大的文化差异性,本文试围绕英汉习语表达的文化差异性加以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7.
黄健 《思想战线》2003,29(2):91-94
中国美学"内省"审美意识的生成,直接受到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文化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影响与制约。直观性、理性、意境,是中国美学"内省"审美意识表现出来的三大文化审美要素。中国美学"内省"审美意识所蕴聚的文化美感有机地渗透在中国美学的艺术创造和审美之中,不仅更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美学的文化审美感染力,而且也形成了中国美学宏观认识与整体把握相结合、精致构造与抒情表现相结合、伦理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超越现实与主体自由相结合的文化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文化现代化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经过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文化安全"的概念,但是他提出了一系列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理念的观点。本文认为,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历史和文化伤害,是毛泽东思考新中国文化安全的历史起点;捍卫共产党安身立命的信仰系统和价值追求,是毛泽东对国家文化安全的现实考虑;维护民族利益,捍卫国家文化主权,是毛泽东提出文化安全思想的深层涵义。由于毛泽东对文化安全形势的估计过于严重,反而导致了新的文化不安全。  相似文献   

20.
张锦文 《桂海论丛》2007,23(4):70-72
“软实力”主要包括相对“硬实力”而言的文化观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近年来,中国的“软实力”正在逐渐形成和强大。进一步构建和强化中国的“软实力”,要靠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还要善于施展和平外交影响力,充分发挥中国文化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