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人大监督是制度性和法律性的统一,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人大在人大监督中处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人大监督的主要实践者。对县乡基层人大监督实践及时予以总结、剖析,对于完善基层人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层人大监督的经验总结坚持党的领导是人大监督工作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人大监督工作必须遵守的  相似文献   

2.
监督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的国家监督体制中,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最高层次、最具权威的监督。特别是监督法颁布实施后,人大监督有了法律保障,其监督程序、范围、重点更为具体。创新人大监督手段,增强人大监督实效,业已成为人大工作探索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利与弊—谈宪法监督与人大监督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嗣元 《人大研究》2004,9(7):24-28
在理论与实践中 ,人们一谈到宪法监督往往想到的是人大监督。那么 ,宪法监督是否就是指人大监督 ?宪法监督是否可以作为人大监督的一个组成部分 ?宪法监督权由人大行使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相似文献   

4.
王忠祥  韦宝平 《前沿》2012,(3):24-28
党与人大的政治法律关系是: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人大监督党,党接受人大的监督。但在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往往片面强调“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而对“人大监督党,党接受人大的监督”往往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本文力图通过对人大对党的法律监督进行法理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操作性的综合分析,增强党接受人大法律监督的自觉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人大利用个案监督这种形式对法院审判工作进行监督已有几年的历史。从各地人大反映的情况看,在一些地区,有的法院领导和干警对人大的个案监督持不欢迎态度,主要表现是配合不够,有的甚至故意设置障碍,使人大的个案监督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人大成功的个案监督多数并非一帆风顺。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而法院认识不到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是对人大监督的作用、意义认识不到位;二是对人大开展个案监督的依据有模糊认识,认为个案监督不是人大的份内之事,人大个案监督是越俎代庖。笔者认为,各级法院都应认真接受人大的个案监督。  相似文献   

6.
监督不力是目前一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程序性监督多、实质性监督少;软性监督多、硬性监督少;事后认定多、事前介人少;对块块管理的部门监督多、对条条管理的部门监督少。笔者认为解决微观监督浅、宏观监督空的局面,应在加大人大监督力度、保证监督效果方面拿出切实举措。加大人大监督力度的现实性思考——加强监督主体自身建设是加大人大监督力度的前提。各级人大代表和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是人大监督的主体。搞好人大监督工作,首先要从自身建设着手。其一,强化人大意识。只有具备强烈的人大意识,才会有自觉的监督行动。目前,一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人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大意识淡薄的现象。由于人大意识淡薄,有些该监督的事项未能监督,已监督的事项由于监督不力导致效果  相似文献   

7.
人大信访工作和人大监督工作密不可分,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基础环节和来源,两者有效对接,整合资源,能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促进人大信访工作实效性提高。人大信访工作与人大监督工作应从四个方面有效对接,实行互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博兴县法院牢固树立"监督就是爱护、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促进"的理念,高度重视人大监督,健全和完善接受人大监督的工作制度,实现了接受人大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在全院范围形成尊重人大、自觉接受监督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9.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同级法院的工作实施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人民法院作为由人大产生的国家审判机关,应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切实把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之下,以实际行动配合人大的各项监督工作。——摆正监督与支持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大的监督权。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在这个问题上,有人认为,人大监督"一府两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神圣职责,与人大支持"一府两院"是两码事。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曲解了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博兴县法院牢固树立“监督就是爱护、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促进”的理念,高度重视人大监督,健全和完善接受人大监督的工作制度,实现了接受人大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在全院范围形成尊重人大、自觉接受监督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1.
章群 《人民论坛》2014,(7):117-119
人大对检察工作的监督与检察权的独立行使并不矛盾,在制度层面上,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当前,人大对检察工作的监督存在监督信息不通畅,监督效果不明显,个案监督不当影响检察权独立性等问题。为此,应当健全人大对检察官的考核机制,进一步探索人大对检察工作的监督方式,以完善人大对检察权行使动态监督。  相似文献   

12.
人大的监督工作公开透明了.公众就能知道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有没有到位,是不是严格依法办事。从而让全社会都了解人大监督,关注人大监督,支持人大监督。  相似文献   

13.
人大财经监督与政府审计监督,是两个不同层面的监督主体。人大财经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大实现国家经济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属于最高层、具有强制力、权威性的监督。它依据宪法和监督法、预算  相似文献   

14.
金石 《人大研究》2022,(1):44-48
人大监督关系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稳定与发展,是国家监督体制中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工作的核心内容,对于保障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大监督决定了诉讼监督的性质和方向,诉讼监督应受人大监督的制约和影响.从权力属性看,诉讼监督所属的法律监督权来源于人大的授权,这种权力的派生性、从属性决定了诉讼监督与人大监督在国家监督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层次.检察机关作为诉讼监督机关,开展诉讼监督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人大监督的关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检察机关只有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才能正确行使国家检察权,发挥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人大监督实效评价,是指对人大作为公共机关依法行使监督职权情况的判断。由于人大监督有其自身的规律、特点和要求,人大监督工作开展可简可  相似文献   

16.
拙文 《人大建设》2007,(2):12-13
监督法是规范人大监督工作的法律。人大监督工作又是人大行使监督职权的载体和具体实践形式。所以,实施监督法.开展人大监督工作。最重要的是了解和把握什么是人大监督权。  相似文献   

17.
一、进一步深化对人大监督重要意义的认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行政机关是同级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人大对政府实行监督,是法定的职权;政府接受人大监督,是法定的义务。人大与政府这种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是由国家的政体所决定的,是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18.
把人大监督和审计监督以及行政监察部门的监督结合起来,这种新的监督模式,是人大监督机制创新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不仅增加了人大监督的深度,而且找到了一条通过整合其它监督资源、提高人大监督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王瑾  米睿民 《中国人大》2010,(20):30-32
"人大专题新闻聚焦"是太原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为提高监督实效进行的有益尝试。它刚性柔显,实现了监督内容公开化、监督方式多样化、监督过程延伸化、监督行为常态化,不仅拓宽了人大监督方式,同时也延伸了人大监督的触角,使人大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监督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0.
监督是人大的基本职能,也是人大的基本功。要搞好人大的监督工作,达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并能取得监督实效,首先要对人大监督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定位。人大的监督工作是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需要。所以,人大与所相应的“一府两院”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是目标前提完全一致下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不存在人大对“一府两院”找茬子、添麻烦、加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