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围绕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这一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深入探讨了我国消费需求结构升级的演化规律,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优化我国消费需求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扩大消费需求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本文回顾了建国60年来我国消费政策的变化,分析了制约我国消费需求的主要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11,(24):26-26
在中国历史上,舜是第一个用低调方式成为天子的人。他出牛后不久,母亲便离开了人世。孝顺的舜虽然小心翼翼地侍奉后母但还是屡遭毒打,最后竟被撵出家门。流落在历山脚下开荒种地。  相似文献   

4.
5.
6.
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振坤 《理论视野》2007,88(6):27-29
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这个转变强调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发展空间的战略举措。建立以国内消费需求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7.
扩大内需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扩大国内投资需求,二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为此,增加政府投资和改善消费环境、引导或刺激消费都是重要的,但要真正形成能够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的有效机制,关键还是要鼓励创新创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历史上,舜是第一个用低调方式成为天子的人。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离开了人世。孝顺的舜虽然小心翼翼地侍奉后母但还是屡遭毒打,最后竟被撵出家门,流落在历山脚下开荒种地。在长期的清苦生活中,舜没有一点儿抱怨,他与当地农  相似文献   

9.
乔榛 《理论探讨》2024,(1):136-143
构建新发展格局须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点上,尤其是扩大消费。如何扩大消费?这不仅是一个现实挑战,也是一个理论难题。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生产是消费的基础,分配是消费的前提,从生产和分配的角度去扩大消费是一个基本思路,但是,当出现生产能力过剩和人们储蓄快速攀升的情况时,必须考虑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即消费行为。人们在取得一定收入的情况下消费多少和消费什么,与消费行为有密切的关系。消费行为是人们行为中一个基本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规律性演进,体现为消费的个体生存和群体延续的统一、到消费的个体性凸显和消费主义文化盛行、再到消费理性化倾向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消费需求随之也发生变化,形成消费行为影响消费需求的特殊机制。要充分理解这一机制,找到扩大消费的新路径和有效配套的消费政策,以最大限度地释放消费潜力,拓展消费空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唐春翔 《侨园》2014,(11):72-72
《杂文月刊》2014年第一期发表了拙文《自由比宽容更重要》,驳斥了胡适关于"宽容比自由更重要"之观点。感到意犹未尽,想再补充几句。在自由和宽容的关系上,胡适把宽容放在第一位,作为根本的东西,且把二者对立起来,认为没有宽容就没有自由。胡适的武断在于没有把宽容当做一种权利。在胡适看来,自由与宽容是对立的,因比他得出结论:没有宽容就没有自由。在胡适看来,所谓宽容就是这样的:大家不要都以为自己对,在这种意识下让一步——这就是宽容。  相似文献   

11.
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扩大内需的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内需不仅是当前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良性循环与发展的战略选择。扩大内需的落脚点是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使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然而,近年来收入分配格局的失衡成为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乃至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为此,应采取有力措施,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入手,积极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07,(4):47-47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最近指出,提高管理水平要认真研究解决“相对不满”问题;厉以宁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是绝对不满而是相对不满。相对不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虽然生活比过去有所改善,但注意到其他人生活改善得更快。于是就产生了相对不满。比如说,同一个村子的人,大家过得去都差不多,现在,我虽然改善了,可是你们家改善得比我快,养鱼致富了,养鸡致富了,而我收入提高得不多,这就造成了相对不满。第二,虽然生活比过去有所改善,但欲望增加得更快。他也相对不满。欲望怎么来的呢?来自相互影响。第三,生活一开始有所改善,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生活开始下降。尽管下降后比原来的出发点要高。但是,人们不是同最早的出发点相比。而是同曾经达到的最高峰相比。于是也会产生相对不满。当然,除了这三个主要理由之外,还有可能有其他的原因,例如,需求多样化。我们过去经常听到一句话:你看老百姓都不满足啊,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句话是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不了解人,因为,人不是以吃饭为惟一要求的。不是说有肉吃就什么矛盾都没有了。他还有另外的要求:孩子要上学,上托儿所,考大学更难。他就说,干吗不多办一点。还有,有肉吃了,可是看病、看牙可难着呢。很早就要挂号去,他就不满。又如,过去没有房子住,现在有房子住了。房子比过去宽了,可是这个房子不好,靠马路,汽车多,晚上睡不着觉。他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所以说。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月10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理论视野》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理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举行。与会专家就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我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等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现将研讨会部分专家的发言整理(经作者本人审阅并修改)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徐培华 《学理论》2008,(9):12-13
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人类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灵魂,它是一种文化的自信,它的内容体现在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当今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塑造、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09,(18):55-55
2006年7月,我作为联合国义工服务组织(UNV)的一员,去南非做了半年的义工。 7月的中国,正值盛夏,但远在南半球的南非却正处于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我们的任务就是,尽量帮助那些滞留在首都比勒陀利亚的来自姆普马兰加省的贫民(尤其是小孩),给这些居无定所,在瑟瑟寒风中艰难求生的穷人捐衣捐物,帮助他们度过一年当中最难熬的日子。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脱胎于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母体,经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而来,这使得它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地域性、过渡性、成长性和多元性等多重显著特征.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必须从社会形态的整体入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社会形态特征进行多重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4,(23):53-5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并由此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研究西方国家制度反腐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农村教育倾斜也是一种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县级教育管理机制,强化省级统筹,推进县域内的教育公平,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平平解释她的这条政策建议时强调,我国基础教育公平从这里切入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她说,强化县级管理,首先意味着县级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将教育经费单列专  相似文献   

19.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集中群众的无穷智慧,充分发挥人民在创造历史中的伟大作用,这是我国改革的原动力,是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也是一种执政能力,是一条宝贵的成功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弄清楚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惠荣 《求知》2001,(2):19-20
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显效,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重要转机,消费需求逐步扩大。去年前七个月,市场销售出现了较高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845亿元,同比增长10%,增幅提高了3.7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了0.2%.出现了止跌回稳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